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最适施药量和施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施药量进行了研究,并对环流熏蒸一次性投药和两次投药两种方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2.
汤勇 《中国蔬菜》2002,1(6):1-3
蔬菜是种植业中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作物 ,蔬菜产业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祖国大陆蔬菜产销业迅猛发展 ,已经成为大陆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 ,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加入WTO ,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大陆蔬菜产业的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 ,同时更为海峡两岸四地蔬菜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下面笔者就近年来大陆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入世后如何加强两岸四地农业合作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仅供参考。1  2 0 0 1年大陆蔬菜产销状况1 .1 播种面积、总产量继续增长据统计 …  相似文献   
73.
基于小型声学标记的花尾胡椒鲷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11月在实验池(70 m×70 m×4 m)内,利用小型超声波标志跟踪技术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进行持续5 d的跟踪研究,对其昼夜活动轨迹与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花尾胡椒鲷在放养前期主要分布于中间水层,深度变化幅度较大,约有2 m,后期集中在中上层游动且深度变化较小;水平方向具有以实验池中部为基准向四周分散游动的规律;从三维空间分布来看,花尾胡椒鲷更适应于活动在实验池中部小范围水域;其夜间游泳速度较白天游速大且波动明显。通过对花尾胡椒鲷的超声波标志跟踪研究,旨在为其增殖放流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4.
颗粒碳铵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颗粒碳铵用作水稻追肥的效果,特进行了其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碳铵能有效控制氮素养分的释放速度,肥效稳且持久,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有利于水稻增粒、增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5.
超声波遥测是研究海洋动物行为和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应用于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以及一些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研究,并在水产增养殖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得到重视。介绍了超声波遥测系统的组成和定位原理,回顾了超声波遥测技术在国内外海洋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中噪声剔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以其无选择性、覆盖面积大、快速准确、不伤资源等优点被应用到多种水生生物的资源评估工作中。但是,在使用回声积分系统采集水体声学信号时,由于受声学仪器、调查船只、周围环境、混在生物等因素影响,会产生很多噪声和混响等干扰信号。在使用声学数据进行资源评估之前,应将数据中的噪声和混响进行剔除,避免对资源量评估产生影响。文章将国内外所使用的各种噪声剔除方法归纳总结为三类:设定积分阈值法、科学渔探仪被动模式噪声剔除法和科学渔探仪主动模式噪声剔除法,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希望对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的数据后处理过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7.
黄河小浪底水库主河道水域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13年11月25日和2014年5月22日,使用分裂式波束科学鱼探仪(Simrad EY60,70 kHz,挪威)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尾大坝至黄河三峡段主河道的渔业资源进行了2次声学调查。通过对鱼类目标强度的现场测量,使用回波积分方法对库区内不同区域鱼类资源平均密度、资源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探查和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11月和2014年5月库区内调查水域声学积分值(nautical area scattering coefficient,NASC)分别为29.38 m2/nm2和49.77 m2/nm2,对应的鱼类资源平均密度分别为0.016 尾/m2和0.290 尾/m2,资源量分别为41.56 t和606.70 t。库区调查区域鱼类密度的空间水平分布,在大坝附近、主河道中游、上游以及黄河三峡2013年11月分别为0.016、0.023、0.024和0.009 尾/m2,2014年5月分别为0.848、0.248、0.077和0.083 尾/m2。2013年11月鱼类资源主要集中于主河道中上游水域,而2014年5月则主要集中于主河道中下游水域。鱼类的垂直分布显示了层状分布特征,黄河三峡段鱼类主要分布于10~20 m水层,其他主河道区域则主要分布在表层以及20~30 m水层。2013年11月和2014年5月鱼类目标强度分别以-59.5 dB和-56.5~-53.5 dB所占比例最高,体长较小且经过半年体长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声学方法适用于黄河小浪底水库渔业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78.
2017年9月在南海北部(18°42.9′N,113°05.5′E)附近的深海海域,利用Simrad EY60型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120 kHz)和自制的鸢乌贼绳系控制装置对25尾鸢乌贼逐尾进行了单体目标强度(TS/dB)的测量,探讨了鸢乌贼单体目标探测中脉冲长度决定水平(PLDL/dB)、最小标准脉宽(min NPL)、最大标准脉宽(max NPL)和短轴角度最大标准偏差(MIA)等参数的变化对鸢乌贼单体目标强度测量的影响,分析了鸢乌贼单体TS的变化规律,并归纳了鸢乌贼TS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①随着PLDL增大,所探测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并在PLDL=6 dB时达到峰值,而平均TS则呈单调增加趋势;随着min NPL增大,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减少,在min NPL0.7范围内,平均TS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当max NPL1.2时,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随max NPL的增大而增加,但平均TS却随之减小,当1.2max NPL1.8时,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呈缓慢增加趋势,但平均TS则基本保持稳定;鸢乌贼单体目标数量随MIA的增大而增加,但平均TS则随之减小。②本研究中鸢乌贼单体目标探测参数的优化组合为PLDL=6.00dB,min NPL=0.7 dB,max NPL=1.8 dB,MIA=0.8°。③活体鸢乌贼单体平均T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8.6 dB和-63.63 dB,其对应鸢乌贼的胴长(ML/cm)分别为25.2 cm和12.4 cm,鸢乌贼TS与其ML的关系为TS=34.22 lg ML–98.23 (N=16,R2=0.603)。本实验首次尝试利用绳系控制法海上现场测量活体鸢乌贼的目标强度,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鸢乌贼声学散射特性积累了资料,亦能为其他头足类或鱼类目标强度的海上现场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地理标志农产品对“三农”工作有着积极的支撑作用,以地理标志为抓手,推进农产品高质量建设,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如东蘘荷”的品质特色、产地范围及特点、人文历史、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指出当前如东蘘荷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旨在为助力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为评估草地贪夜蛾从玉米转移为害水稻的风险,将室内以玉米叶继代饲养10代以上的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分别饲喂玉米叶和水稻叶,其后代为CnC1和CnR1;Cn R1组用水稻叶继代饲养8代后再分为2组,一组继续饲喂水稻叶并繁殖1代(CnR8R1),另一组取食玉米并繁殖1代(CnR8C1),分别观察、记录这4个种群幼虫的历期,计算其存活率、繁殖力,测定其营养效应和中肠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CnC1组的幼虫历期最短(17.46d),而CnR1幼虫历期最长(23.24d),这两者间差异显著;Cn R1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CnC1组单雌产卵量最高(693粒),CnR1组的单雌产卵量最低(384粒);CnR1组和CnR8R1组幼虫的相对取食量均显著低于CnC1组和CnR8C1组的;4个处理组间幼虫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的差异不显著;寄主转换过程中幼虫中肠的胃蛋酶活性的差异显著,但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从幼虫的存活率、繁殖力、营养效应、中肠消化酶活性综合来看,取食水稻叶的种群重新转移为害玉米后不会影响其在玉米上的种群增长速率;水稻虽不是草地贪夜蛾的最适寄主,但草地贪夜蛾从玉米转移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