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对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的形态特征和在高寒地区的池塘的生长、生活力、抗寒、肌肉营养成分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鲤在生活力、抗寒、肌肉营养成分等经济性状与普通鲤经t值检验均无明显差异。而转基因鲤在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等性状要明显大于普通鲤,主要表现在个体生长差异大,在试验鱼群体中最大个体体重比对照组群体中最大个体体重分别提高了52.5%,46.0%,76.0%,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部分受体鱼有促生长效应,促进了转基因鲤的生长。在所测量的11种可比性状中,体长/体厚、体高/体厚,经数理统计分析与普通鲤均有显著差异,而其它9种性状,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2.
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雌性二倍体鲤鲫杂交分别与雄性鲤鱼和雄性鲫鱼回交,获得了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回交鲤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31~38;下咽齿2行,1.4/4.1;口须2对;肠长44~46 cm;体长为头长的(3.25±0.15)倍,为尾柄长(6.14±0.89)倍;头长为眼径的(4.76±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6±0.16)倍。回交鲫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27~36;下咽齿1行,4/4;口须1对;肠长24~62cm;体长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结果表明,鲤鲫杂交与鲤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鲤鱼;与鲫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鲫鱼。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东北碳酸盐型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因子变化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于2020年8—10月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盐碱水渔业利用(大庆)研究中心对3个中低碱度池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鉴定出浮游植物共计6门、65种,各池塘不同月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但均表现出优势种较多且优势度较低的特点,浮游植物分布较为均匀,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各养殖池塘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1#、2#池塘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4#池塘始终均处于清洁-寡污状态.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池塘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和丰度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氨氮、溶解氧、温度、总磷、总氮、亚硝态氮、碱度、pH均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鲤耐寒性状分子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定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与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 Linnaeus的抗寒性状相关的RAPD标记有6个,其中2个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抗寒性状相关,4个与抗寒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 Tchang的抗寒性状相关,且5N1451c标记被定位在第5号连锁组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鲤的抗寒性状是一种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75.
微卫星DNA标记对乌苏里江哲罗鱼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梁利群 《水产学报》2004,28(3):241-244
从网上查询获得鳟微卫星标记30对,并对乌苏里江哲罗鱼的基因组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10对具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并用其中6对微卫星引物对17尾乌苏里江哲罗鱼进行基因组DNA扫描检测。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标记的PCR扩增产物,并对扩增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6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等。结果表明,乌苏里江哲罗鱼等位基因频率为0.0455~0.785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01~0.6351,杂合度(H)为0.3368~0.6563。统计结果初步表明乌苏里江哲罗鱼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结合资源量下降的事实,建议在保护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对其采取人工繁殖和放流的方法增加其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76.
黑龙江乌苏里白鲑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研究从50对虹鳟(Oncrhynchus mykiss Walbaum)的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在黑龙江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sru-ensis Berg)基因组中扩增出的多态性SSLP标记12对。用其中的6对微卫星标记对15尾黑龙江乌苏里白鲑基因组DNA进行遗传检测。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产物,计算6个SSLP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等。结果显示,最高等位基因频率的范围在0.3750-0.5385,最低为0.0250,说明这个群体为多态群体(群体具有遗传多样性)。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的范围在0.4620-0.7069,说明基因座为高度多态基因座。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群体的杂合度范围在0.5586-0.7282,表明其遗传多样性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遗传多样性角度应引起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其遗传多样性加以保护。结合资源量下降的现实,建议在保护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对其采取人工繁殖放流的方法扩大其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77.
斑马鱼微卫星分子标记检测鲤鱼种间多态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6072对斑马鱼(Danio rerio)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wuyuanensis)和柏氏鲤(Cyprinus pellegrini Tchang)进行种间遗传差异分析,共发现563个斑马鱼微卫星标记在鲤鱼种间表现出多态性。从中随机抽选25个标记,对斑马伍和3种鲤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使用Phylip3.63软件按照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计算种间遗传距离,再用MEGA3.0软件绘制NJ系统发生树,并进行1000次bootstrap检验系统树。结果显示,黑龙江鲤与荷包红鲤首先聚类,然后是柏氏鲤、斑马鱼。这些具有多态性的斑马鱼微卫星标记可用于鲤鱼种间种质鉴定,同时,借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的丰富遗传标记资源,增加同科的鲤鱼遗传连锁图谱上遗传标记的密度,必将对鲤鱼遗传育种进入分子育种时代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鲤鱼抗寒性状的 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鲤鱼抗寒性状的RAPD分析RAPDANALYSISFORTHECHARACTEROFCOLD-TOLERANCEOFTHECOMMONCARP梁利群孙孝文沈俊宝闫学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0)LiangLiqunSun...  相似文献   
79.
显微介导的远缘基因渐渗技术在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外源DNA供体,运用显微介导的远缘杂交技术,将中国明对虾总DNA直接导人鲤(Cyprinus carpio L.)受精卵内,创建鲤外源DNA导人系,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对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进行外源DNA检测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30对AFLP引物中,有8对所扩增带,其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亲本和子代中都有和中国明对虾基因相同而对照鲤没有的带.说明受体鱼中,肯定有一段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研究证明了亲缘关系甚远的异源DNA片段的超远缘杂交的可行性.(2)导人中国明对虾总DNA片段的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7%,18.47%,17.99%,均高于对照组(17.06%);而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17.16%,17.56%,16.92%,也高于对照组((16.13%),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超过对照组,经数理统计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直接导人中国明对虾总DNA对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均产生影响,这可对鲤的品质改进,丰富鲤的遗传基础,为显微介导的超远缘杂交技术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0.
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虽然有单项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未见其生物学意义,未见与喂饲转基因鲤相关的异常改变。经对出现统计学差异的各单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意义分析,对转基因鲤(阳性)各组、普通鲤(阳性对照)各组、阴性对照组各指标综合观察,未发现转基因鲤对二代雌、雄性别小鼠有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