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2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稻麦轮作区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与离田综合利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围绕秸秆捆型、收储运模式及作业成本角度分析了对秸秆收储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问题,从政府引导、设备自给率、资金扶持方向和研发投入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秸秆离田方式不仅有利于下茬作物耕种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可为种田主体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为秸秆收储主体通过销售秸秆商品获得经济利润;通过分析打捆秸秆类型对收储运环节的影响,得出大圆捆秸秆是江苏省秸秆收储运作业的优选捆型。同时,针对目前主要的第三方秸秆收储运模式,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式下不同收储运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秸秆收储运各环节作业成本和利润空间,指出在政策引导及政府行政推动下,秸秆离田收储运是容易实现的,并且收储运成本相对比较稳定且透明,而制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的瓶颈在于末端秸秆利用形式及终端产品附加值高低。最后,通过剖析现有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质量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2.
秸秆床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前期研究中发现秸秆床反应器内秸秆在发酵后期上浮、进水短流等问题,采取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在秸秆捆底部预留缓冲空间以及2种方式组合的方式,研究改进措施对秸秆床反应器及整个发酵系统产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等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的处理在猪粪废水有机负荷为2.13 kg/(m3/d)条件下出现轻度酸化,产气受到明显抑制,日产气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继续提高猪粪废水有机负荷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别;采用增加导气管、增加缓冲空间以及导气管+缓冲空间的方式改善了秸秆床反应器内发酵环境,未出现酸化现象,日产气量稳定性明显提高。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秸秆床反应器累积产气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90%、9.05%和22.48%,累积产甲烷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2%、9.34%和25.21%;采用该研究提出的改进措施对二级反应器产气组成无明显影响,各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均在68%左右,对整个秸秆床发酵系统累积产气量、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以及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对提高反应器产气量、甲烷含量及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反应器底部增加缓冲空间。  相似文献   
73.
陈兵  杜静  冯翠  张培通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373-1376
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泰州栽培的慈姑品种,对引进的22份国内慈姑主栽地区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刮老乌相比,鄂-WH、滇-QJ生育期相近,且产量高于对照,可应用于大棚春提早慈姑的生产;浙-JX、苏-SZH属中熟品种,产量较对照高出40%以上,可作为泰州慈姑替代品种应用于生产。研究发现,桂-LP、桂-LZ、桂-GC在黑粉病抗性上表现出免疫,可用于慈姑杂交优势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74.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系固土拉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土壤流失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地上部,而鲜有研究报道玉米大豆间作根系特征对固土拉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坡耕地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MD)、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DD)和裸地(CK)的生物量和根系固土拉力。结果表明:MD处理的玉米根系密度较MM处理增加了19.64%,10—20cm土层深度范围内MD处理与MM和CK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MD处理较MM和CK处理分别高出了4.25%和4.84%,在0—10cm范围内,MD处理较MM和CK处理分别提高了2.49%和15.85%,在20—30cm范围内,MD处理较MM和CK处理分别提高了1.56%和6.25%。MD处理的地上部分鲜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2.46%,干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7.31%,地下部分鲜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5.06%,干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3.17%。在0—30cm土层范围内,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率。MD处理较MM处理、DD处理和CK处理不论在玉米样方还是在大豆样方其固土能力均强,在施加相同荷载情况下,间作处理比单作处理土壤样方的位移偏移量较单作处理时偏移量小。  相似文献   
75.
偏高的收贮运成本制约着秸秆产业化利用可持续发展。为揭示秸秆收贮运成本的构成,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建湖、扬州高邮、无锡宜兴等 3 家秸秆收贮企业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小麦与水稻秸秆收贮运成本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家企业小麦和水稻收贮运成本平均为 148.5 元·t-1 和 116.8 元·t-1,麦秸收贮运成本高于稻秸。在麦秸收贮运成本中,田间收集成本占 52%,运输成本占 21%,贮存成本占 27%;水稻秸秆田间收集成本占 48%,运输成本占 21%,贮存成本占 31%。田间收集成本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贮存成本,再其次是运输成本,提高秸秆田间机械化收集水平是降低收集成本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6.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秸秆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现象激增,随意丢弃和露天直接焚烧的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地力损伤、环境污染,甚至导致火灾及交通事故频发。为了进一步推进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发展,本文对高邮市秸秆产生、利用现状、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秸秆处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7.
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山东沿海主要养殖区贝类[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decussatus)、长牡蛎(Ostrea gigas)等]体内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等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含量,与国内外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污染物在贝类体内的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美国环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推荐的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贝类中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s)、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DDTs)、PCB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n.d.~17.6μg·kg~(–1)、2.68~66.7μg·kg~(–1)和n.d.~36.8μg·kg~(–1)(湿质量,下同)。所有贝类中HCHs均符合国家标准《海洋生物质量》中一类生物质量评价标准;73%的贝样中w(DDTs)介于一类标准与二类标准之间。所有样品OCPs和PCBs均未超过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标准限值。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接触风险。与国内外部分沿海海域贝类相比,山东沿海养殖贝类中HCHs、DDTs和PCBs的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有机废弃物预处理后依然存在高盐分、腐熟不完全以及存在有害物质等问题,探究利用蚯蚓堆肥处理餐厨垃圾与黑水虻虫粪的可行性.试验利用蚯蚓处理餐厨垃圾与黑水虻虫粪,对不同处理的蚯蚓生物学性状以及物料养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蚯蚓堆肥处理后,处理组蚯蚓的日增质量倍数以及日增殖倍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种物料的pH值趋于中性,并且电导率显著下降(P<0.05);餐厨垃圾和黑水虻虫粪的有机质、铵态氮含量等均显著下降(P<0.05);总磷、总钾、腐殖酸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黑水虻虫粪的总氮含量上升,而餐厨垃圾的总氮含量下降;黑水虻虫粪和餐厨垃圾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86.67%、81.33%.通过对物料腐殖酸与种子发芽指数的测定,表明2种物料经过蚯蚓处理后,可用于农用.  相似文献   
79.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对"粮油加工工艺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从2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对从事"粮油加工工艺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另一方面,对"粮油加工工艺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改革,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食品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0.
选择改良去势公牛48头,随机分为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进行70天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增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3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以青贮组效果最好,微贮组次之。青贮组比对照组头日净增重多0.24kg,增重效果提高24.78%。头日净增益1.9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