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尚法 《长江蔬菜》2009,(11):33-33
2009年8月27~28日,由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浙江大学、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水生蔬菜科创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全国10余个水生蔬菜主产省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企业及生产一线共55个单位的125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11人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2.
将采后的鲜食莲子分别放置在1、20、37℃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下1—5h鲜食莲子呼吸强度、失水率和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1℃)的鲜食莲子呼吸强度和失水率显著低于中温(20℃)和高温(37℃),糖含量显著高于中温(20℃)和高温(37℃)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1℃条件下失水率上升较20℃、37℃条件下处理缓慢,而糖含量下降幅度平缓。呼吸强度3个温度条件下都呈下降趋势,1℃条件下降幅明显。因此,低温条件有利于延缓鲜食莲子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73.
通过水生蔬菜栽培技术和模式创新研究,先后总结出单季茭"一茬双收"栽培技术、双季茭"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莲藕"五改"早熟栽培技术、子莲"早鲜多"栽培技术和菱角"带果移栽"长季栽培技术等,并在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4.
张尚法 《长江蔬菜》2013,(18):83-85
浙茭3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为原始材料,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夏、秋季采收始期分别比浙茭2号晚约5d和2d,夏季壳茭产量33000~36000kg/hm2,秋季壳茭产量21000-24000kg/hm。,全年产量比浙茭2号增产7.34%,肉质茎个体较大,光滑细嫩,品质优。  相似文献   
75.
义乌市地处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北缘,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十分适宜莲藕生长。目前全市田藕种植面积达667hm2,年复种面积约1333hm2,平均每1hm2双季田藕产值约105000元,净收入约67500元。双季田藕已成了义乌市高效生态特色农业之一。田藕应用塑料薄膜进行小拱棚保护地栽培,不但上市早、效益高,而且可避开前中期蚜虫等害虫的为害,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提高田藕品质,同时小拱棚建  相似文献   
76.
单季茭白"一茬双收"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我国茭白产业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茭白主产区由江苏、湖北向浙江、安徽一带转移,特别是浙江省,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力量开展茭白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攻关,先后成功选育了浙茭3号、金茭1号、金茭2号和丽茭1号等茭白新品种,研究并推广了大棚双季茭白、高山茭白、冷水茭白等先进技术,茭白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产业效益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特点,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约2.7万hm2,其中单季茭白1.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77.
极多产主要由高纯度低分子量几丁聚糖、柠檬酸等配制而成,是一种植物生化机转激活剂,具有增强植物免疫能力、促进早熟增产、有效降低蔬果农药残留等作用,在国外已有较广泛的应用。极多菁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迅速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使作物正常生长。本试验施用一定浓度的极多产和极多菁,对促进茭白早熟、提高早期产量及增强茭白抗逆能力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等蘖穗定向栽培研究,明确使用穗肥和分蘖期喷施赤霉素,对提高水稻成穗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9.
浙茭3号是从浙茭2号品系中选育而成的。植株矮壮,结茭早,单墩结茭数多,耐高温。茭白长17~20cm,茭肉洁白粗壮,品质优良,单茭质量120~135g。秋茭10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100kg左右;夏茭6月中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400kg左右,采收期较长,适于大棚早熟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80.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茭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获得3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0.26%;通过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能将30份茭白品种区分开,说明ISSR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揭示茭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