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莲腐败病主要侵害莲地下茎部,造成其变褐腐烂,并导致地上部枯萎,又称枯萎病。本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原以菌丝或厚垣孢子附着于土壤或种藕越冬,多从寄主伤口、吸收根和生长点侵入为害。籽莲产区多为常年连作的老莲田,腐败病发生严重,防治较为困难。本试验运用化学药剂开展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试验,探讨莲腐败病防治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茭白和莲藕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大。在推广茭白和莲藕新品种的过程中,笔者在栽培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对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增加菜农收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主要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鲜食籽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籽莲系以食用嫩莲籽为目的的籽莲品种,食用品质优良、结实率高、莲蓬商品性好。与采摘老莲蓬相比,采摘嫩莲蓬的田块莲蓬总数增加20%以上,鲜售莲蓬价格高,同时又免去大量的加工成本,鲜食籽莲种植效益大幅提高,每1hm2鲜食籽莲的产值达到90000元以上,比加工干莲籽增加约1倍,经济效益十分突出。2001年以来,金华市农科院先后引进国内籽莲优良品种10余个,并开展籽  相似文献   
34.
菱在浙江中部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以水塘深水栽培为主,采摘时间迟,产量低,经济效益较差。2000年以来,随着浅水田菱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采摘时间提早2个多月,早中期产量增加,产值效益大幅提升。大棚田菱栽培,是在浅水田菱栽培技术基础上,集成大棚栽培、无公害栽培、平衡施肥等技术而形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月初菱角开始采摘上市,采收期可  相似文献   
35.
一、环境要求 1.露地栽培自然或通过简易保护措施达到如下要求:种植地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空气湿度较高;冬暖夏凉,最低气温不低于0℃,最高气温不高于40℃,土质疏松、肥沃、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无污染.  相似文献   
36.
双季菜藕高效栽培,就是利用本地特早熟菜藕"东藕1号"的早熟性,对其栽培技术加以改良与配套,实现第一季5月中旬上市,上市早,售价高,亩(1亩=1/15公顷,下同)收入可达万元;第二季8月中旬上市,产量高,亩产3000公斤以上.又因其淀粉含量高达20%以上,极适于加工藕粉,提升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东藕1号"双季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7.
38.
为探索提高秋茭产量和商品性的新技术,以双季茭白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移栽后15、30、45 d割除茭白种茎,考察分析种茎不同割除时间对茭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30、45 d割除茭白种茎,可以提高茭白有效分蘖数、增加壳茭质量、改善茭白商品性、促进增产增收;割除时间过早,分蘖数量过多,不利于培育大分蘖,达不到预期的增产目的.建议双季茭白秋季种茎割除时间以移栽后3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9.
张尚法  郑寨生  张雷 《长江蔬菜》2012,(16):102-104
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莲藕僵藕病发病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程施用腐熟猪粪与全程施用速效化肥相比,植株长势较旺,莲藕个体发育良好,僵藕发病率降低62个百分点,且病害明显减轻,结藕期提早12~18 d,增产229.9 kg/667 m2,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同时提出僵藕病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40.
通过水生蔬菜设施栽培中覆膜时间、温棚调节、水位控制和需肥特性等技术细节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双季茭、双季藕和菱角长季节生产的设施栽培模式,对其特色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