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7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829篇
林业   2489篇
农学   1734篇
基础科学   441篇
  790篇
综合类   10044篇
农作物   1398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2540篇
园艺   1127篇
植物保护   36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747篇
  2015年   843篇
  2014年   1236篇
  2013年   1139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390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226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815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环境温度导致的气云密度差和大气湍流变化是LNG泄漏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LNG扩散规律的影响尤为重要。采用Fluent软件中组分输运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建立LNG地面泄漏气云扩散数值模型,探究环境温度对LNG泄漏扩散过程中甲烷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气云密度、大气湍流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较低时,LNG气云中各甲烷体积分数线出现"锯齿状"现象,造成甲烷爆炸下限(Low Flammability Limit,LFL)、1/2 LFL的水平扩散范围均增大;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甲烷LFL最远扩散距离较低温环境多115 m,造成甲烷1/2 LFL的水平顺风方向扩散距离增大;甲烷体积分数大于1/2 LFL的区域的大气湍流强度增幅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甲烷体积分数小于1/2 LFL的区域的大气湍流强度增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泄漏源周围100~200 m内,由于"逆温"所造成的大气湍流强度的增幅达0.79倍。研究结果可为LNG泄漏危害区域预测、安全储运、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论述了黄檗的播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以满足黄檗在医药市场的需求。并对黄檗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在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美国白蛾的基础上,研究了饲养温度、密度以及容器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最适饲养温度为26~28℃;1~3龄幼虫最佳饲养密度为1头·cm~(-2),3龄以上幼虫最佳饲养密度为0.2头·cm~(-2);1~3龄幼虫宜选择塑料养虫杯和塑料养虫盒等较为封闭的小型饲养容器,3龄以上幼虫可转移到木制周转箱等透气性较好的大型饲养容器中饲养。研究结果为建立美国白蛾室内繁育体系以及为其深入研究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76.
77.
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132.16 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著(P0.05),但是地下植被碳库的差异并不显著。除栓皮栎林以外,各林型器官碳库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10 cm]个体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地上、地下、总植被碳库,1~20 cm径级个体的碳库贡献率都呈现出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50~60 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  相似文献   
78.
针对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增加、栽植密度越来越低等问题,深入探究水稻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减少施氮、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找出水稻栽植密度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试验田种植的第2季水稻圣稻1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处理,施氮量设4个水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高密度,30万穴/hm~2。共12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水稻的株高、鲜质量、叶面积及分蘖数均以30N3处理为最佳。对于水稻养分吸收,中氮中密度下的水稻氮素含量最高,其中27N2处理在抽穗期比24N2处理高出20. 2%,27N3处理在灌浆期比27N1处理高出1. 30%。而水稻全磷、全钾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在中密度条件下,288 kg/hm~2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肥产量提高12. 1%;在中氮条件下,27万穴/hm~2的栽植密度比低密度处理产量提高18. 5%。因此,氮肥水平与栽培密度的最优组合为288 kg/hm~2和27万穴/hm~2,该组合在降低施氮量,控制合理密度的同时,产量实现最优,达到14 615. 3 kg/hm~2。  相似文献   
79.
春尺蠖生物学特性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尺蠖属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的发育阶段。越冬蛹羽化成虫时期早,幼虫不仅活动能力强,而且取食量极大,三龄后进入暴食期,当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将整株树叶食光,使树木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持续受害可导致植株死亡。其取食为害的树种约20余种,还为害小麦、玉米、苜蓿等,当食物短缺时,也取食苦豆子,为害部位为叶片和花蕾,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