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3篇
  60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机械深松整地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深松技术可以大幅增加作物的产量,是深根系作物的产量,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文章对实地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整一些措施来达到作物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明耕作方式转变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监测长期旋耕转变为免耕和深松耕后土壤容重、水分和穿透阻力的变化特征。试验设免耕(no tillage,NT)、深松(subsoiling,SS)、旋耕(rotary tillage,RT)3个处理,在玉米生长季监测土壤含水量、容重和穿透阻力动态,定量并分析土壤穿透阻力对含水量和容重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NT处理的土壤容重保持相对稳定,RT和SS处理容重逐渐增大;与RT和SS处理相比,NT处理增加0—30 cm的容重、0—45 cm的含水量和0—15 cm的穿透阻力,但在干旱时期降低15—45 cm的穿透阻力,避免了土壤紧实对玉米的胁迫。基于含水量和容重参数,建立了预测土壤穿透阻力的指数模型,其P<0.001,R2为0.77。模型结果表明,当容重>1.4 g/cm3且含水量<0.13 cm3/cm3时,土壤穿透阻力将大于限制作物生长的阈值(2 MPa);在含水量<0.2 cm3/cm3时,土壤穿透阻力对含水量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容重,说明该区域干旱(水分)引起的土壤紧实度增加比压实更为重要。免耕有助于该区域保持土壤水分,同时降低容重增加导致的土壤紧实效应,有利于避免土壤紧实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新疆旱地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及小麦生长的影响,在免耕、传统耕作和深松3种耕作方式下,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烘干称重测得新疆旱地农田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三相比值及小麦产量数据。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三相比R值和产量表现出一定差异。相比于免耕,传统耕作和深松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改善了土壤三相比例,尤其深松处理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显著改善。小麦产量以深松处理最高,分别比传统耕作、免耕增加20.71%、24.28%。因此,深松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小麦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4.
针对江苏省土壤结构和连年浅层旋耕作业引起的土壤板结、蓄水能力差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深松碎茬平整机。该机采用双翼式凿形铲与波纹式滚笼状碎茬部件,经集成设计的整机一次完成深松、碎茬和平整等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55 kW以上的拖拉机配套使用,机具结构设计合理,耕作后地表平整,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为江苏省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机械化深松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5.
分析深松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从深松铲类型、施肥装置、护苗装置3方面,探讨玉米中耕深松机具的选择原则,论述玉米机械中耕深松的作业要求和规程.为推广应用玉米中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中国北方地区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下,深松旋耕(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age,SSRT)、深松免耕(subsoiling and no tillage,SSNT)对小麦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以旋耕(rotary tillage,RT)作为深松旋耕(SSRT)对照;以免耕(no tillage,NT)作为深松免耕(SSNT)的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SSRT与RT、SSNT与NT处理中作物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RT、NT相比,SSRT、SSNT分别使玉米小麦总体增产8.62%和10.17%;深松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均能提高玉米小麦产量;SSNT年降雨量≥600 mm和年平均气温12℃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增产量;持续深松免耕2~3 a比≥4 a增产显著。因此,在中国北方免耕农业区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采用深松免耕有利于作物的增产,并建议可隔年或2a深松1次。该研究成果可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9,他引:5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可以通过深松作业来消除因多年免耕出现的土壤变硬问题。目前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的效应和经济效益缺乏深入的研究,在玉米深松过程中还出现的伤苗,功耗大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该文试验研究了在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上,从1993年开始,通过10多年的时间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深松效应,测定了传统耕作、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容重、含水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每4年对土壤深松一次可以解决土壤变硬问题,持续保持作物高的水分利用率和产量,并不需要年年深松。相对深松覆盖(年年深松),4年免耕覆盖+1年深松的耕作方式能提高25%左右的经济效益。同时,针对玉米深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联合作业的方案,试验表明,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联合作业能有效解决玉米深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建议在中国北方玉米产区推广这一联合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78.
潘金华  庄舜尧  曹志洪  蔡宪杰  程森 《土壤》2016,48(3):559-564
为改善皖南地区旱坡地烟叶土壤环境,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本研究引入条状超深耕技术(DC),探讨该技术对红壤旱坡地土壤性状改良、烤烟产量和质量的综合效应。结果显示,DC处理较烟农常规种植方法处理(CK)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含水量增加8.54%,土壤总孔隙度增加7.46%,土壤体积质量降低7.99%,土壤pH上升了0.71个单位(P0.05)。从产量看,DC较CK处理上等烟叶增产134.2 kg/hm~2;从烟叶化学指标看,DC处理的烟碱含量降低了10.81%,全氮含量降低了27.04%,全钾和还原糖增加了4.35%和10.24%,DC处理对提升烟叶品质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条状超深耕技术对皖南旱坡地烤烟种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为全国旱坡地烤烟种植提供新的有效措施,并对其他类似作物的种植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9.
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为研究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旋耕(R)、深松加旋耕(S+R)2个处理,于2012和2013年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可以显著提高2个品种春玉米实测产量(P0.05)、春玉米乳熟期和完熟期根干质量(P0.05)且40 cm以下土层尤为明显。2个品种春玉米30 cm土层处的株、行间根幅均表现为S+R小于R处理,其中行间根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单株根条数和比根长均表现为S+R显著高于R处理(P0.05)。乳熟期60 cm以下土层根系活力S+R高于R处理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差异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物酶活性在吐丝期和乳熟期各土层S+R均高于R处理,而丙二醛含量低于旋耕处理。深松促进根系特别是下层根系干质量的增加,增加根系纵深分布,春玉米根系重心下移,并保持较高的生理活性,是其能够增产的重要原因。该文可为春玉米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微孔深松耕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棉花产量与种籽品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长期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形成犁底层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山西运城南花农场开展为期1 a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微孔深松耕技术和旋耕机旋耕15~20 cm的传统耕作方法对土壤紧实度以及棉籽品质性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深松耕技术较传统耕作方式,棉花苗期犁底层40 cm处土壤紧实度由9 069.70降低到558.80 k Pa,吐絮期犁底层40 cm处的土壤紧实度由8 089.70降低到1 174.20 k Pa,吐絮期0~40 cm土层中微孔深松耕土壤容重最大为1.05 g/cm3,传统耕作最大为1.56 g/cm3;在30 cm土层中,微孔深松耕的总根量比传统耕作方式多187.03%;微孔深松耕处理棉株棉铃的5室铃率较传统耕作增加15.00%,每个棉瓤的种子数平均增加1~2粒;棉籽的籽指、密度、绒长均明显增加,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单株铃数比传统耕作增加6.34%,铃质量增加5.75%,皮棉产量增加10.12%。效益分析表明,采用微孔穴深松耕作种植棉花,每公顷净收益增加3 338.00元。该研究揭示了微孔深松耕作可有效打破犁底层,具有疏松土壤紧实度,并提高棉籽品质增加棉花产量,为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