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出口国别、地区出口数量同比出口金额同比日本 3 7,668,474-2 1 63 6,72 1 ,3 95 1 1 3 7德国 1 7,5 0 5 ,75 0 46 681 4,71 3 ,97866 84美国 1 5 ,976,62 2 -3 2 5 5 1 4,3 2 9,1 62 -3 0 2 2英国 1 0 ,5 41 ,2 3 5 -2 0 77 8,3 5 7,969-9 87西班牙 8,971 ,1 5 0 2 4,2 97,45 9,975 3 8 0 1比利时 4,965 ,3 80 2 40 67 4,0 88,3 61 3 0 4 0 3加拿大 4,684,3 72 87 3 7 3 ,970 ,3 42 94 2 2墨西哥 1 ,63 3 ,2 80 2 647 3 2 1 ,3 80 ,63 3 3 3 5 7 1 1香港 1 ,1 99,3 80 1 5 5 1 ,5 3 5 ,2 2 2 4 90马来西亚 5 95 ,40 1 2 1 0 5 66,0…  相似文献   
62.
我国蜂蜜出口受限的严峻现实及目前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 ,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 ,对于我国———一个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养蜂大国来说 ,无疑是件好事 ,它可为我蜂产品打开更多的国际市场 ,使蜂产品销向更多的国家。我国现有 70 0万群蜜蜂 ,仅蜂蜜一项 ,其年产达 2 0万吨 ,1 0万吨用于出口 ,创汇近 1亿美元。其中 ,欧盟是我国蜂蜜主销市场 ,据海关统计 ,2 0 0 1年我国蜂蜜出口欧盟 4 3万吨 ,占出口全球总量的41 % ;日本为我蜂蜜第一大出口国 ,2 0 0 1年 ,我国蜂蜜出口日本 3 8万吨 ,占出口全球总量的 3 5 % ;2 0 0 1年出口其他国家如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等 (含…  相似文献   
63.
 通过2种常用化肥对固氮鱼腥藻(Anabaena azotica Ley),球胞鱼腥藻(Anabaena sphaerica Born),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o Kutzing)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和碳酸氢铵在低浓度(20mg/L以下)表现为促进,当浓度为80mg/L时,则显著抑制其种群生长;且高浓度时,尿素和碳酸氢铵对3种藻产生较强影响,处理96h时的EC50值分别为54.0,67.0,85.7mg/L及73.7,63.1,92.2mg/L。  相似文献   
64.
内源激素对水稻不同外植体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HPLC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有差异的几个水稻品种的不同外植体(花药、幼穗、幼胚和成熟胚)及其愈伤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配比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外植体中的内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表现为:Z ZR呈负效应,IAA呈正效应,GA除成熟胚外呈负效应。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表现为:IAA和GA呈负效应,ABA、Z ZR呈正效应。内源激素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有一定作用,表现为:IAA/Z ZR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有一定的正效应,Z ZR/IAA、ABA/IAA对绿苗分化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食品感官评价”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提出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案例教学、开展双语课程等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食品感官评价人才。  相似文献   
66.
生态退耕背景下甘肃省正宁县耕地保护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正宁县1995,2000和2010年1∶10万的土地利用图和1995—2008年有关耕地利用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以ENVI,ArcGIS和SPSS软件为主要工作平台,对案例区生态退耕前后的耕地分布格局变化及耕地保护压力进行了分析。生态退耕实施后,大部分坡耕地转为林地,建设用地占用平原耕地明显。耕地空间分布表现为由分散向集中,由不规则向规则方向转化。因子分析显示,耕地保护压力主要涉及3方面因素:人们生活和生产水平主导的人文因素,退耕补贴水平体现的政策因素以及成灾面积体现的自然因素。为了缓解生态退耕区的耕地保护压力,需要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平原耕地,稳定生态补偿水平以避免已退耕地的复垦。同时需注意控制农资投入水平,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风险。  相似文献   
67.
中国生态退耕重要阶段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兼顾生态退耕过程中的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开展中国生态退耕政策实施重要阶段(1999—2008)的耕地时空变化特点的研究十分必要。根据各省市级耕地增减变化数据,利用分布重心计算模型和分区比较方法,探讨了中国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从区域尺度分析,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减少幅度排序为:西部>东部>中部;生态退耕政策实施的重要阶段可划分为2个时期:一是生态退耕前期,以耕地面积急剧减少、面积分布重心向东移动为特征;二是生态退耕后期,以耕地面积缓慢减少、面积分布重心向北迁移为特点;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占用所造成的耕地变化,对耕地面积分布重心迁移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提示,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是制约中国耕地整体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耕地分布重心向北移动使生态退耕的成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68.
生态脆弱区耕地集约利用变化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秀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252-256
为了进一步分析生态脆弱区农地集约利用变化对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综合研究方法定量表征农业投入、产出、产投比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以处于典型农牧交错区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区,利用能值分析的计算方法探讨了研究区实施生态退耕后的2001-2008年耕地劳动力和农资投入、产出、产投比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农资投入呈波动上升趋势;单位面积产出大幅度波动,而产投比呈波动下降趋势;产投比的波动方向受劳动力投入、农资投入和降水量的制约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退耕后,单纯注重增加农资投入、扩大种植面积,而忽视高素质劳动力的投入以及因地制宜利用气候条件,可能是耕地产投比波动下降的原因;同时,研究区农资投入强度的增加,使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69.
王秀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96-16898
基于旅游真实性理论和对丽江古城文化型景区进行的田野调查分析,探索我国古城文化型景区旅游者的旅游真实性结构情况,并进一步挖掘了古城文化型景区旅游真实性和旅游动机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古城文化型景区旅游真实性总体上表现为客观真实性最高,依次为存在真实性、建构真实性和后现代真实性。古城文化型景区旅游真实性和旅游动机相关性总体上表现为"知识功能"动机、"奖励最大化"动机、"最小化惩罚"动机、"自尊"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逐步递减趋势;4类不同的旅游真实性与5类不同类型的旅游动机之间的相关性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理论上丰富了国内有关旅游真实性实证定量研究的成果,从实践上对现实的旅游市场研究和基于旅游者的规划活动极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农杆菌介导的抗草甘膦基因(sxglr-11)的玉米遗传转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抗草甘膦基因(sxglr-11)导入优良玉米再生系HiII,共转化幼胚1 673个,分化出再生苗67株,其中,28株移栽成活,经PCR检测13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46.4%。采用草甘膦浓度梯度筛选,确定了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的致死浓度范围为1%~2%。利用2%的草甘膦对T0转基因植株6~8叶龄苗的叶片进行涂抹,结果表明,阳性植株均具有草甘膦抗性。T1植株经2%草甘膦抗性筛选,转基因植株表现出3∶1的孟德尔分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