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101篇
综合类   18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基于土地发展权和要素贡献理论构建农地非农化中土地增值收益及合理分配测算模型,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南省的典型土地征收-出让样点为核算单元,对各城市住宅、商业和工业等用地类型土地增值收益及合理分配比例进行测算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土地的增值收益差异较大,商业用地增值收益普遍高于住宅和工业。同时土地增值收益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区域层面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收益高、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增值收益低"的特征,在城市内部区位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区段,其土地增值收益也较大;2)在现状的分配体制下,农民和政府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不足1:9,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远远低于政府;3)在农地发展权和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框架下,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应分配到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比例介于35-45%之间,政府应得到的合理比例介于55-65%之间。  相似文献   
62.
位盼盼    昝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4):158-166
以伊犁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覆被类型数据和植被功能型分类方案为依据,并利用植被固碳模型,分析了近10 a伊犁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林地和建筑用地呈增加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0.007%、0.031%和0.001%,草地和灌木呈减少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0.003%和0.1%。2)10 a增加农业用地的面积为923.9 km2,主要的转化来源为草地,占转化总量的83.9%,同时也有78.8%的农业用地转化为草地。3)由于土地覆被的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以及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碳转化系数的影响,导致植被的碳储量总体上减少了2.48×105 t。从整体上来看,伊犁地区的农业用地和草地的变化最为显著,土地覆被的变化导致的植被碳储量整体呈减少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近10 a伊犁地区草地和农业用地的变化是影响植被碳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采用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水环境保护目标不明确,总量控制政策未能围绕保障人体健康和水生态安全这一目标进行设计,同时总量控制政策法律地位的缺失导致其缺乏制度保障;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的考核体系,以水环境容量为依据进行计算,以行政区为单位、年为时间尺度,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种主要污染物为依据,以水污染物排放量为主实施的总量控制政策不合理且缺乏科学意义,无法保障水质达标。在此评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非法占用耕地、土地补偿不合理等,分析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建议,以为相关部门制订合理有效的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5.
以阳山县江英镇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明显下降,和潜在石漠化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下降16.12%和12.66%、61.97%和56.51%、71.28%和72.11%、80.17%和80.55%;(2)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减少与石漠化过程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的一致性和退化过程的同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6.
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运用软件对山东省1986- 2004年农业技术进步率和贡献率作了一个全面分析,并得出这一时期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3.1%,农业技术进步在劳动力节约、土地节约上比较显著。此文还分析了山东省农业增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并对今后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7.
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全新理念和策略,其内涵随着历史进程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总结了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演进,基于农业基础不牢,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及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的背景,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申俊鹏  秦明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99-4602
综合运用耕地动态平衡指数、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河南省目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状况和耕地利用效益,定性提出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以河南省2005、2010、2015和2018年106个县域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泰尔指数、变异系数、Per-son相关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县域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河南省各县域土地经济密度不断上涨,个别地区略有波动;(2)总体上河南省土地经济密度相对发展速率表现为东北部快于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发展速度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3)河南省县域土地经济密度中部地区明显高于四周,呈团状分布,且东北部地区明显高于西南部地区;(4)河南省县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全局相关性较强,局部相关性比较稳定;(5)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教育资金投入、粮食产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土地经济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水生态足迹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水生态足迹情况,利用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重庆市2000—2014年水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运用GRNN模型预测了2015—2018年城乡人均水生态足迹与人均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重庆市水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093 2亿hm~2增长到0.143 5亿hm~2。水资源承载力受降水量的影响,整体波动较大。水生态压力指数介于0.115 6~0.235 9之间,远小于1,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大。2城乡水生态足迹与水资源承载力有差异:农村总水生态足迹大于城市,但人均水生态足迹小于城市。农村总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均大于城市。城市水生态压力指数大于农村,但二者都小于1,说明城市水资源利用程度高,但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也大。3预计2015—2018年重庆市城乡人均水生态足迹总体上都呈上升态势,城市人均水生态足迹将由0.386 64 hm~2增长到0.409 62 hm~2,增长了6%。农村人均水生态足迹将由0.276 50 hm~2增长到0.336 57 hm~2,增长了22%。城乡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水生态足迹增长将威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充分考虑重庆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布局,可促进重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