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为了解隐孢子虫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房炎的影响,选取14头隐孢子虫感染强阳性奶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极显著下降,乳房炎感染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2.
猪链球菌2型安徽株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8月,安徽某地出现1例猪急性死亡病例,通过对猪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及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诊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分离菌株被命名为SSah0501。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小鼠有致病性,但无致死性。药敏试验显示SSah0501对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63.
选取干扰素、黄芪多糖、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利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通过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病毒在细胞中复制、药物直接和病毒作用三个环节,对药物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种药物体外对PRRSV的都具有抑制作用,干扰素、黄芪多糖体外对PRRSV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利巴韦林体外对PRRSV具有杀灭作用。因此,这3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均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为防控PRRS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PRRSV安徽分离株NSP2和ORF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从安徽两个发病猪场采集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在Marc-145细胞上盲传4代~5代,发现明显细胞病变,各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S08株和ZJ08株)。用RT-PCR扩增这两个分离毒株的NSP2和ORF7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9.0%;在NSP2基因上,这两个分离毒株均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它们与CH-1a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7%和80.2%;在ORF7基因上,与2007年国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HuN4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4%和99.5%,且ORF7基因均存在K46→R46,H109→Q109,V117→A117氨基酸突变。这些信息显示这两个安徽分离株属美洲型毒株,具有高致病性特征,与国内高致病性毒株位于同一基因群。  相似文献   
65.
随着贸易和运输物流网络的发展,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移动更加快速和频繁,因而畜牧业面临的外源和内源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日渐加剧,使得风险评估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技术支撑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本文概述了国际、国内和安徽省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应用现状,分析了在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监测体系、人才队伍和经费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体系,完善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完善监测体系和大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建设的建议,以期为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通过收集安徽省统计局牛羊生产数据以及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数据,分析当前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2020年,安徽省淮北地区牛羊饲养量占全省81.25%、江淮之间约占16.59%、江南地区约占2.16%。2016—2019年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09%、0.14%、0.59%,呈小幅上升趋势;2015—2019年全省人间布病发病数分别是76、78、146、156、136人,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当前牛羊布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薄弱,牛羊调运监管存在漏洞;畜间布病流行状况底数不清;饲养方式落后,防疫意识淡薄。由此提出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夯实基层防控队伍,积极推进布病净化工作,以保障养殖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67.
安徽省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免疫效果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科学、客观评价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应用效果,对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40家规模养殖场,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4种蓝耳病疫苗分别为普通蓝耳灭活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国产弱毒疫苗与进口蓝耳病弱毒疫苗进行疫苗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受蓝耳病污染的猪场使用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较好,普通灭活疫苗效果不明显,高致病性灭活疫苗针对猪蓝耳病阴性猪群免疫效果较好;[结论]弱毒疫苗效果较好,但接种后可在体内增毒。猪蓝耳病的预防关键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8.
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为病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作者通过对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防控经验,探索人与动物感染狂犬病的内在联系,找出狂犬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69.
2020年6月28日,安徽省在排查中发现,黄山市休宁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安徽省相关部门随即组成专项工作组赴现场开展了暴发调查,并采集牛全血、皮肤结节、鼻/口腔拭子样品进行了PCR检测。综合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复检,证实该暴发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牛结节性皮肤病。调查推测,本暴发很可能是由虫媒或进出人员、交通工具等带入病毒引起的。建议加强对节肢动物的控制和扑灭,对养殖场、周围河流、农田等区域采取灭蚊、灭蝇措施;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严格人员及车辆的进出场控制与消毒;全面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的宣传和培训,让养殖户深入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从而更好地开展疫病防控工作。本调查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马传染性贫血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传染病.安徽省1968年首次确诊马传染性贫血,随后通过养、检、隔、封、消、处六字综合性防控措施,到1988年扑杀最后1匹病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全省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1996年至2007年8月,继续在原疫区开展监测工作,到2007年9月,全省达到消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