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0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林业   1132篇
农学   455篇
基础科学   1962篇
  831篇
综合类   6403篇
农作物   462篇
水产渔业   254篇
畜牧兽医   2431篇
园艺   399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608篇
  2022年   654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949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厘清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金融深化理论,利用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系统考察了农村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由2008年的1.029 5和1.039 3上升到2017年的2.717 4和2.604 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9%和10.75%。农村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不断增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62.
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在成为趋势.作为我国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之一,当前科研单位的成果产出数量逐年增多,科研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运用能力凸显不足,严重影响科研管理效率和科技服务水平.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科研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有效利用,建立科研数据治理体系,是我国科研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构建以体制机制建设、标准化数据库建设、数据采集与录入、数据分析与挖掘、科研服务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的科研数据治理体系,并以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为例,对其近几年进行的相关实践探索进行阐述,以期为实施数据治理推进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 进行有效监测和监督日益迫切,这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方法】文章通过文 献梳理,整理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进展,结合调查研究及工作中汇聚的 时空数据资源,提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思路,将对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核查。【结果】该文提出了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数据资源 库、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系统、农村人居环境举报核查系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系统的建 设思路,从而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将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监 测体系建设提供支撑。【结论】利用基于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 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行有效监督和 核查,实现整治效果全过程的在线监管,充分发挥信息化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独特 作用。  相似文献   
64.
土壤有机碳不但是土壤肥力形成、粮食生产和土壤健康的基础,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明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规律对于保障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发挥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估算方法,随后分析了全球及国家等相对较大尺度上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最后从土壤有机碳模型结构改进、驱动数据分辨率提升、不确定性量化评估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未来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研究需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5.
样本点空间分布是样点数据检测评价和挖掘分析的关键因素。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研发了一种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样本点数据精化方法:首先构建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和均匀因子离散图来共同检测样本点数据均匀性,进一步将样本点类型划分为均匀样本点、聚集样本点和稀疏样本点并确定其数量;其次删除聚集样本点,基于研究区历史数据加密稀疏样本点;最后基于地理空间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特征空间偏离指数和插值误差共同评价数据精化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样本点的均匀变异指数为0.429,存在一个聚集样本点和一个稀疏样本点,空间偏离指数为0.327,空间属性插值误差为6.538;冗余数据精化后进行均匀性检测没有发现聚集样本点和稀疏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下降到0.406,特征空间偏离指数微弱下降,空间属性插值误差下降到6.357。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提高采样数据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提供理论指导,可以服务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为更加精确研究土壤空间信息变化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6.
为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贵州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在分析贵州省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人才资源,创新运营模式,奠定产业基础,构建秸秆回收网络,减少秸秆的无效运输,有效降低秸秆回收成本,科技融入,企业兜底,提升有机肥产品附加值,精准发力,助力特色农业的发展的思路,实现秸秆处理与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有机肥为载体进行产业融合,并分析贵州当前实现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提出产业融合路径的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67.
基于MODIS数据的河套灌区遥感干旱监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MODIS数据,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计算灌区2000—2018年作物主要生育期内(5—8月)4种遥感干旱指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植被供水指数(VSWI)、植被状态指数(VCI)、温度状态指数(TCI),并分析了4种干旱指数与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降水量、灌区引水量相关性以及4种干旱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过相关分析,TVDI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相关性优于其他3种遥感干旱指数;在灌溉水量较多的灌区,遥感干旱指数与降雨量相关性较小而与灌区引水量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发现TVDI在河套灌区有着良好的适用性。此外,在干旱监测中综合利用多种干旱指数进行分析对提高监测精度,科学合理地预报旱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师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停课不停学”。应对疫情,学生学习环境复杂,必须认真思考,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组研究分析了目前教学实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将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与助学,结合课程特点,应用网络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居家学习,实现课堂内外的融合,网络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沙坡头区历史悠久、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禀赋独特,农业新业态发展迅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缓慢、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融合度低、农商利益链条松散,极大地降低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加之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综合性人才缺少,在市场开发方面短板明显,本人通过基础条件分析,探求沙波头区农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和限制因素,围绕调优结构活一产、巩固提升联二产、多元发展促三产的优化调整思路,提出通过“四个强化”措施布局,提升优势产业竞争潜力,为沙波头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70.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动力主要来自学校、企业和学生,学院为了寻求教学理念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给实习学生提供具有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创业及实习场所。企业的动力来自于提高林业职工专业素养的需求,培养方案结合林业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文化进校园,提高职工忠诚度。学生的动力来自于工作、学习两不误,相辅相成,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