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拓宽新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大豆在南繁条件下的杂交结实率,本研究选用7个东北春大豆早熟品种,在海南三亚进行光照处理和杂交技术试验,观察供试品种在长日照(18 h)处理和三亚自然短日照条件下植株形态、生长发育进程、花器官特征和花粉育性的变化,并研究光照处理、母本是否去雄和母本花蕾大小对杂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冬季自然短日照致使大豆开花持续时间缩短,株高、花朵数量和单花重量降低,花朵及其各组成部分变小(P<0.01),花粉败育率上升(P<0.01)。以自然短日照处理植株作母本、长日照处理的材料作父本,在母本植株上选大花蕾,采用不去雄杂交,获得64.36%的杂交结实率,可基本满足杂交育种的需要。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南繁条件下提高大豆杂交成功率的综合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2.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个方面,选取22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中,景观资源质量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的权重值稍低于环境条件;在选取的22个评价指标中,森林植被权重最大,山体的权重略次之,山体与森林植被共同构成景观资源的基本框架;水体的权重位居第三;电讯、供电供水和地方产品对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最终得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等次为二等,说明其景观资源总体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3.
云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α-多样性的尺度效应与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具有环境梯度或小尺度生境异质性的群落,α多样性在不同尺度及不同空间位置上的测定结果将存在差异。基于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条长420m、宽10m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采用分形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云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α多样性测度随空间尺度变化的效应,以及α多样性测度与取样尺度之间的分形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取样尺度逐步扩大,云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值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稳,表现出一定范围内尺度对样带a多样性测度具有强烈影响。综合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尺度变化曲线的估计,云冷杉林样带α多样性研究比较适宜的取样尺度为60m,而针阔叶混交林样带为90m,即云冷杉林样带上比较适宜的取样尺度明显小于针阔叶混交林样带;2)针阔叶混交林样带上α多样性与取样尺度之间的分形关系比云冷杉林样带更趋于多变,表明针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的空间异质性高于云冷杉林。  相似文献   
64.
以甘肃白银屈吴山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方差/均值比(S2/x)、负二项参数(k)、Monisita扩散型指数(I)、丛生指数(I)、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度(m*)和聚块性指标(m*/m)等6项指标来研究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山杨、云杉、华山松、白桦纯林的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混交林中的白桦、山柳、油松、刺柏的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或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65.
针对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种质资源库的规定与标准,在白龙江、洮河林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数据基础上,采用B/S架构,Spring MVC设计模式,使用JSP作为开发语言,后台采用My 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出白龙江、洮河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白龙江、洮河林区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数字化表达和利用,为以后数据融合提供保障,也为甘肃省开启全省范围种质资源普查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以及数据共享、融合的便利。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水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湿地水环境进行质量评价,以期掌握保护区水资源安全状况,为保护区内的人畜饮水安全和下游的安全供水提供依据。[方法]在保护区内采集水样26份,其中,河流湿地水样17份,湖泊湿地水样3份,沼泽湿地水样5份,地热泉水样1份。根据国家标准对采集水样的pH值、总硬度、氨氮含量、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总磷和金属离子锌、铁、铜、镉、六价铬、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分别进行评价。[结果](1)保护区内湿地水均呈弱碱性。(2)保护区内大多数湿地水质较软,属于中硬水以下。(3)小泉沼泽湿地存在氨氮污染;有15处湿地水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小德尔吉湖泊、党河中游和大水河中游均存在镉污染;大水河中游受到轻度铅污染;有11份水样存在铁污染。[结论]保护区内大部分水质较好,达到国家Ⅰ,Ⅱ类地表水标准,为Ⅰ级清洁和Ⅱ级较清洁水质。仅党河中游、大水河中游和小德尔吉湖泊水质稍差,主要是个别水质指标超标导致的。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更加适合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已无法适应管理的要求。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及其应用平台的飞速发展,为诸多领域的管理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通过设备选取、系统搭建、工作原理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无人机+应用平台技术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自然演替的植物进行区系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已有文献资料,进行野外调查,系统整理植物区系信息。【结果】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共有天然植物29科53属68种。火烧迹地分布植物的科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占总科数的51.72%。优势属相对于世界植物区系其物种所占比例并不高,分布于本区的属多为以寒温带地区,特别是以北温带及其高山区的分布为主。属的分析表明,本区属于以北温带成分,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兼具温性、寒温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区系具有年轻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木本类型较少,多年生草本多,缺乏古老和原始的类群。作为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和过渡区系,本区系在受到我国华北区系和西南高山区系双重影响的同时,保持了其高原、高山类型的区系性质。火烧迹地所处的迭山北坡为我国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向黄土高原植物区系过渡的代表区系之一。【结论】在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分区中,本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洮河-岷山亚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