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0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615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964篇
基础科学   400篇
  1517篇
综合类   7429篇
农作物   1081篇
水产渔业   504篇
畜牧兽医   909篇
园艺   970篇
植物保护   24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877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75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为探究烤烟膜下小苗壮苗培育新途径,本试验选择云南主栽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为试材以常规育苗肥(N:P_2O_5:K_2O=18:12:13)处理为对照,设置减氮处理(T1,N:P_2O_5:K_2O=12:12:13)、增磷处理(T_2,N:P_2O_5:K_2O=18:18:13)和减氮增磷处理(T3,N:P_2O_5:K_2O=12:18:13),研究其对烟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下不同品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天数为红花大金元> K326>云烟87,出苗率为云烟87>红花大金元> K326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红花大金元最高。同一品种而言,减少氮素比例(T1)烟苗的生长发育稍慢,生育进程延缓,壮苗率降低,农艺性状指标减小,烟苗质体色素含量、NR活性降低;增加磷素比例(T2)烟苗的生长发育较好,生育进程较快,壮苗率提高,茎围、主根长、地下鲜重与干重提高,质体色素、NR活性较高;控氮增磷(T3)对烟苗的生育进程影响较小,烟苗质体色素、NR活性接近常规水平,地上部分生长得到控制,根部发育较快,壮苗率提高。综上在烤烟育苗过程中控氮(减少1/3)、增磷(增加1/2)有利于烟苗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3.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其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统一,即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数量及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化学农药与肥料的施用虽然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但不合理、不科学的施药方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开展化肥农药科学使用培训成为当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现实路径。通过对安徽省南陵县、山东省牟平区、山东省莒南县,湖北省夷陵区、湖北省钟祥市等5个地区的546户农民的调查发现,受访农民对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认知程度较低。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施药的培训效果以及影响因素,以认知冲突为理论基础,以农户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药化肥残留认知情况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参与培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年限、是否进行土地流转、对农药化肥科学使用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培训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4.
摘 要: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常年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5.
66.
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石灰、赤泥和高岭土按不同比例混合(施用总量为4500kg hm-2)施加于Cd污染稻田土壤,根据混合比例不同设置CK(常规种植)、T1(1∶7∶4)、T2(3∶5∶4)、T3(4∶4∶4)和T4(6∶2∶4)共5个处理,探究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混施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相比依次降低了28.0%、40.9%、43.4%和57.4%。4种混施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水稻各部位对Cd的吸收累积,籽粒的Cd含量依次降低47.1%、49.2%、55.5%和81.6%,T2、T3和T4处理水稻籽粒中Cd含量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 B27622017,Cd≤0.2mg kg-1)。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Cd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09、0.778和0.532,均达到显著相关。不同处理根系富集系数依次为5.03、1.83、2.22、1.32和0.90,钝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对Cd的富集能力。各处理水稻产量以及籽粒K、Mg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T1到T4处理Ca元素含量依次增加。综合分析,T4处理对于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以及水稻籽粒中Cd含量效果最佳,且没有降低水稻产量和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K、Mg和Ca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67.
利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施用对土壤钾素含量、水稻产量和钾素累积量以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小麦秸秆还田后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配方施肥(K10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钾肥减量10%(K9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钾肥减量20%(K8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钾肥减量30%(K7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不施钾肥(K0)。采集3年水稻不同生育期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和水稻钾素吸收富集规律,并统计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3年试验结果表明,与K100%相比,K90%处理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13%和6.38%,水稻钾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平均提高1.55%和5.13%,水稻平均增产2.19%;K80%和K70%处理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减少12.58%~15.31%和4.26%~10.64%,水稻钾素总累积量平均减少了7.49%~13.62%,水稻净累积量平均增加了0.48%~1.78%,K80%处理的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32%,而K70%处理的水稻产量则平均降低了6.43%。与K100%相比,钾肥减量(K90%、K80%、K70%)能够显著增加水稻钾肥农学效率(15.51%~24.53%)、偏生产力(17.96%~25.40%)和钾素吸收利用率(17.53%~55.36%)(P<0.05)。当钾肥减量大于20%时,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与配方施肥相比(K100%),钾肥减量10%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提高水稻钾素累积量;钾肥减量20%~30%会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以及水稻钾素累积量,提高水稻钾素净累积量;钾肥减量10%~20%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可以增加钾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钾肥吸收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肥料是影响柑橘生长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施肥是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验证百美施®微量元素水溶肥的肥效,作者开展了百美施®微量元素水溶肥对柑橘生长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百美施®微量元素水溶肥可促进柑橘叶片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提高柑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生产中建议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柑橘采收后每667m^2开沟埋施百美施®微量元素水溶肥500 g、开花前和膨果期分别施用百美施®微量元素水溶肥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69.
利用1982—2017年5—9月大山口水文资料及巴音布鲁克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与巴音布鲁克山区降水密切相关的径流量、降水量以及相对湿润指数等指标,对巴音布鲁克山区人工增水业务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人工增水时期,开都河流域有90%概率月均径流量增量为3.01 m~3/s,增率为1.62%,统计显著性水平0.000 1;山区月均降水量增率为2.78%,显著性水平0.023 3;随着年际变化,巴音布鲁克山区相对湿润度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在人工增水时期,干旱程度取得了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揭示还田玉米秸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在马铃薯田间定位试验中,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水平(T1:0 kg·hm~(-2);T2:75 kg·hm~(-2);T3:150 kg·hm~(-2);T4:225 kg·hm~(-2);T5:300 kg·hm~(-2); T6:375 kg·hm~(-2)),研究其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主要发生在前90 d,在此期间玉米秸秆腐解较快,T1~T6处理的玉米秸秆腐解率分别为37.3%、40.3%、44.8%、45.0%、50.8%、48.4%,以T5处理为最高,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T1~T6处理的玉米秸秆碳、氮释放率分别为48.2%~56.6%、33.8%~44.4%,T5处理下秸秆的碳、氮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秸秆磷、钾的释放率分别为43.1%~49.2%、90.5%~93.0%,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还田150 d后,玉米秸秆的腐解率为52.7%~55.8%,养分释放表现为KCPN。综上所述,连续施氮可以显著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前期的腐解及碳氮的释放,但对磷钾的释放无明显影响,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