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4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小麦品种多样性对白粉病及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SSR技术分析5个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2008年和2009年按组合所含品种数为2、3、4和5个进行组合,在田间种植混种组合和单播小区,人工接种白粉菌,比较各小区中小麦白粉病的AUDPC值、产量和蛋白质变化。结果表明,5个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2个品种混合时以抗感搭配较好,随着抗病品种比例增加控病效果增强;2008年混合种植中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54.55%,相对防效为10.02%~47.58%,2009年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23.08%,相对防效在1.85% 到18.96 % 之间;在适当的组合中,如京冬8号/轮选987、京双16/京411/京冬8号对小麦白粉病有控制效果,混种不会影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当有大量能克服本地品种抗性的外来菌源时混合种植的控病效果降低。品种多样性可以用做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62.
2013-2016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穗率为0.1%~3.7%;2015年病田率为32.5%,病田白穗率为0.1%~16.1%;2016年发生最重,病田率为65.1%,病田白穗率为0.1%~31.5%。调查还发现,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特点是北部和西部发生较重;小麦-玉米连作田发生较重,而小麦-水稻连作田块发生较轻;干旱的田块发生危害重。病害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感病最严重的分蘖病茎高度减少55.8%,且不能结实;能结实病茎较健茎高度减少14.0%~18.0%,穗粒数减少22.7%~54.5%,穗粒重减少33.3%~90.5%,千粒重减少3.2%~73.2%;当病田白穗率为22%时,有效穗数减少33.3%,产量损失达51.6%。本文还针对目前国内对小麦茎基腐病研究薄弱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3.
周益林 《植物保护》2016,(3):114-114
<正>据4月28日出版的《Nature》杂志报道,今年2月份在亚洲孟加拉发现的麦瘟病,其病原菌系可能来源于南美的巴西。麦瘟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新病害,由Magnaporthe grisea引起。该病害1985年最早在巴西Parana州的北部被发现,并很快扩散到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目前其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美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巴西的中部和南部、玻利维亚中部、巴拉  相似文献   
64.
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对我国6个省(市)分离的小麦白粉菌108个和104个单孢堆菌株分别对三唑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两者之间的交互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平均EC50为94.34mg/L,平均抗性水平达45.14倍,有97.25%菌株产生了抗性,其中高抗菌株(抗性水平40)占35.19%,中抗菌株占55.56%。河北菌株的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五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喹氧灵的敏感基线为0.0059mg/L,且与三唑酮无交互抗性。此研究信息可为小麦白粉病抗药性持续治理措施的制定以及杀菌剂生产和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小麦雪腐(霉)病发生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雪腐(霉)病是新疆北部冬麦区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给当地小麦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对此病害发生和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6.
我国地方品种是小麦白粉病抗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对地方品种抗源的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感病品种Chancellor分别与我国小麦抗病地方品种蚂蚱麦、小白冬麦、游白兰、红卷芒进行正交和反交,获得F1、F2代。根据白粉菌菌株的毒谱选用E09菌株对Chancellor与小白冬麦、游白兰、红卷芒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统计分析,选用E30菌株对Chancellor与蚂蚱麦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正、反交情况下均表现出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抗性,说明这4个地方品种属于核遗传,其抗性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67.
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号(CYR33)等、叶锈菌PHT、THT等、秆锈菌21C3、34C2等、对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具有毒性的白粉菌混合菌系、赤霉病菌、纹枯病菌强毒力菌株和BYDV-GAV株系对1999-2014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1 815份次试验材料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重要材料连续进行两年试验,以确保结果的重复和可靠。【结果】在所鉴定的品系中,具有3种抗病性以上的品种(系)共250个,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共310个;中抗和高抗条锈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39.8±21.7)%、中感和高感品种占(39.7±27.9)%;赤霉病、纹枯病、秆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1.5±27.5)%、(31.1±35.6)%、(48.2±25.6)%和(25.0±14.6)%、感病品种分别占(68.5±27.5)%、(62.2±38.6)%、(31.3±20.7)%和(70.7±14.6)%;抗叶锈病品种比例仅为(9.9±3.8)%,感病品种高达(70.4±15.1)%;除河农831表现中抗外,所有品种对黄矮病均表现感病,未出现高抗品种。【结论】抗源缺乏的病害未鉴定出抗性强的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主要出现在甘肃、四川等地,抗叶锈小麦品种(系)较少。  相似文献   
68.
小麦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气传真菌病害,该病曾于1990-1991年两年在我国发生大流行,近年来其发生面积也一直维持在500万公顷以上,给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不但影响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温度胁迫作用还会对白粉病菌群体产生影响,从而使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目前已发现在我国白粉病菌群体中存在抗高温或耐高温的菌株,而且这些菌株在较高的温度下其寄生适合度要高于对温度高敏感性的菌株[1].由于病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的变化有可能影响病害越夏和越冬的范围,进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因此,有必要对其耐高温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这对于了解小麦白粉菌对温度的适应性以及气候变暖对此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长期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基于PCR技术的植物病原菌分子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菌的菌源量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子之一,对其精准的定量测定或检测可大大提高植物病害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与数字PCR在植物病原菌定量检测、以及基于RNA水平的real-time PCR和基于核酸染料(EMA/PMA)与qPCR相结合的技术在植物病原菌活体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在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为全面了解现有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收集整理了全国9个省31个县(市)46个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在对其实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其中6个模型进行了优化、简化或重建,共获得4省7市12个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此研究结果对于这些模型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