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3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麦玉棉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王少华唐仕芳吴永红①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武汉4300641麦玉棉双膜高产栽培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市场经济和棉田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麦棉两熟比较效益低,严重影响棉田面积的相对稳定,使棉田面积呈逐年下滑趋势。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62.
2004年5月、8月和10月,对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龙门、风陵渡、三门峡3个断面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并应用方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相关模型对溶解氧(DO)、pH、总硬度(T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碱度(TAlk)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段河流DO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断面之间,龙门与风陵渡、三门峡差异显著(P<0.05),风陵渡与三门峡之间差异不显著,且2者略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分别为渔业水质标准限值的88%和90%;pH、TH、TAlk均与DO的相关性不显著(r<r0.05且r<r0.01);CODMn与DO相比较,相关系数r为-0.857,相关性极显著(r>r0.01).从所分析因子来看,DO的变异平方和有73.50%是由CODMn的不同而引起的,CODMn是影响DO的主要因素.从DO的平均含量来看,该河段DO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63.
园林植物的景观艺术,反映于其姿态、疏密、色彩、质感等等方面,从而表现出一定风格。如果再加上人们赋予的文化内涵——如诗情画意、社会历史传说等因素,就更需要在进行植物栽植时,加以细致而又深入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一、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创造地方风格为前提 植物既有乔木、灌木、草本、藤  相似文献   
64.
周丛生物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周丛生物是一种普遍生长在稻田水-土界面中的微生物聚集体,在调节稻田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周丛生物对氨挥发的影响,分析田间氨挥发通量与周丛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田面水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控制稻田氨排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野外田间微区试验研究稻田周丛生物对氨挥发的影响,分别设置了周丛生物正常生长以及添加特丁净(C10H19N5S)调控周丛生物生长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于基肥(BF)、分蘖肥(SF1)、穗肥(SF2)施加后测定周丛生物影响下的氨挥发速率,计算整个水稻生长期内的氨挥发通量,分析不同稻田周丛生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田间理化性质与土壤氨挥发的关系,构建基于周丛生物的稻田氨挥发预测模型。[结果] 结果表明:周丛生物正常生长状态下基肥和分蘖肥时期氨挥发累计损失量分别达到24.8±1.1 kg?hm-2,10.9±0.1 kg?hm-2,添加了C10H19N5S后氨挥发累积量分别降低了71.3%,39.3%,穗肥期氨挥发差异不显著。淡色藻门Ochrophyta(8.1%~~67.6%)、隐真菌门Cryptomycota(3.9%~~54.8%)、线虫动物门Nematoda(0.6%~42.6%)为周丛生物中真核微生物优势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2.1%~23.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58.1%~16.8%)、绿湾菌门Chloroflexi(14.6%~0.8%)、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1.0%~3.3%)为原核微生物优势门。相关性分析表明,周丛生物生物量,田面水氮素含量,风速是影响日氨挥发通量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使用C10H19N5S调控周丛生物生长能够有效的降低基肥以及分蘖肥期间稻田土壤氨挥发,减缓因氨挥发造成的氮肥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65.
中国全新世气候变迁相位差与亚洲季风及西风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区域由于其主导气候影响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自然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气候影响机制及相互耦合关系。通过中国不同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区与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期间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干冷的早全新世、暖湿的中全新世、气候恶化的晚全新世,而西南季风区与东部季风区全新世期间表现出两次季风加强阶段,但西南季风要比东南季风加强提前约3~4ka。该文认为黄土高原区与西北干旱区可能受同一气候系统制约,从而表现出类似的气候变化特征。西南季风区与东部季风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有很好的对比性,可能是由于亚洲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在全新世的推进与退缩共同受到行星风带南北移动的影响,使其气候表现出类似的变化特征,但由于海洋巨大的热容导致东南季风的加强延后,从而导致西南季风区与东南季风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具有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超级稻产量,开展超级稻病虫种群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的调查研究,采用检疫、农业、物理、生物、生态控制措施综合应用,减轻超级稻病虫的发生及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7.
为了提高生物炭对四环素(TC)的吸附效果,通过共沉淀和热解法制备了锰铁氧体改性的橘子皮生物炭(BC@MnFe2O4),采用 SEM、BET、XRD、FT-IR 和 XPS 对不同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通过批处理实验研究了初始 pH、生物炭用量、TC 浓度、共存离子对 BC@MnFe2O4吸附 TC 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铁氧体可均匀负载到生物炭表面。相比于原始生物炭,BC@MnFe2O4具有更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由改性前的2.86 m2·g-1,提高到306.12 m2·g-1。FT-IR结果显示BC@MnFe2O4表面存在—OH、—Mn—O、—Fe—O官能团。BC@MnFe2O4对TC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67.50 mg·g-1,是原始生物炭(13.21 mg·g-1)的12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机制以化学吸附为主,多层吸附占主导。BC@MnFe2O4拓宽了pH的适用范围,随着pH从3提高到11,吸附效率逐渐降低,但在pH=11时,去除效率仍有80%。共存的NO-3和SO2-4对BC@MnFe2O4吸附TC的影响不显著,随NH+4浓度增加,TC吸附量略提升了5.44 mg·g-1。而腐植酸由于与TC竞争吸附点位,明显抑制了TC的吸附。BC@MnFe2O4在循环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61.65%的吸附量,有良好的应用潜能。XPS分析表明,Mn—O和Fe—O等含氧官能团对TC的吸附起主要作用,吸附后Mn和Fe元素的化合价上升,以及官能团的改变,说明改性生物炭与TC发生了电子转移,形成了共价键。研究表明,锰铁氧体改性显著提高了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在较宽的pH范围内仍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且受水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干扰小。  相似文献   
68.
分别用敌马烟剂0.5kg/667m~2、5%杀螟松乳油、27%敌百虫粉剂、2.5%辛硫磷乳剂、8%乐果乳油、0.05%阿维菌素粉剂、糖醋液等7种药剂对云杉梢斑螟(Dioryctirin schutzeella Fuchs)虫害进行防治。通过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其防治效果不同,0.5kg/667m2的敌马烟剂和0.05%阿维菌素粉剂对云杉梢斑螟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9.
<正>六盘山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跨宁夏、甘肃、陕西3省(自治区),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森林公园,区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植被覆盖较好。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林地面积逐渐增加,区内植被覆盖度逐渐提高,自然环境逐渐好转。近年来,区内日益增加的开矿、修路、伐木等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植被,对区内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限于手段,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还不能  相似文献   
70.
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导因子,施用磷、钾肥增产作用明显,配方施肥区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施肥区。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0.9%、13.75%和31.0%;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9%、15.3%和37.0%;从而分析出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00、1.55、6.0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