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21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40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聚乙二醇对谷稗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处理谷稗种子对其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谷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水分胁迫的关系,旨在研究引发对促进供种萌发和活力的效应,为谷稗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15%、20%、25%、30%浓度的PEG6000对谷稗种子进行24h、60h、100h浸种渗透处理,研究谷稗发芽率、发芽速度、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适宜的PEG6000浓度和浸种时间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谷稗种子的萌发,表现为谷稗种子发芽率增高、发芽速度加快、相对电导率下降。当25%PEG6000浸种24h时,脯氨酸含量达633.31ug/mg,是CK的3.56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PEG6000处理提高了谷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和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25%PEG6000浸种24h是PEG引发谷稗种子较为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62.
黄瓜靶斑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菜田常用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和EC50。同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证明百菌清和多菌灵效果较好,但防效分别只有52.88%和52.03%,在防治中要加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3.
我国海产贝类体中的麻痹性毒素及其来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燕棠 《水产学报》2001,25(5):479-481
在目前已知的海洋藻类毒素中麻痹性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是毒害事件发上频率最高、对人类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毒素。文献记载最早发生该类中毒事件的地区,主要是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海域[1、2]。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因食用染毒贝类引起的中毒事件有几十起,主要发生在东海和南海海域。因此,贝类麻痹性毒素的含量状况和上市贝类的质量是消费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有关海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条件之一。为维护和发展贝类养殖业,保证海产品的质量和促进海产品的出口贸易等,深入…  相似文献   
64.
影响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绩效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海水珍珠养殖核心区域流沙湾,通过设置不同术前处理方法、不同配液进行小片保养和不同模式育珠三个实验,比较其对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绩效的影响。术前处理方法分别为抑制性腺、温度差促排、盐度差促排和对照组(A_1、A_2、A_3、AD);小片保养分别为配液1号、配液2号、配液3号、和对照组(B_1、B_2、B_3、BD);育珠模式分别为海区休养与育珠、池塘休养与育珠和池塘休养与海区育珠(C_1、C_2、C_3)。经休养、育珠结束后,比较其育珠绩效相关指标值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Ⅰ中各术前处理组间育珠贝的育珠绩效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处理组(A_1、A_2、A_3)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成珠率、优良珠率和育珠绩效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P0.05),其中温度差促排组(A_2)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实验Ⅱ中各不同配液保养组间育珠贝的育珠绩效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细胞小片保养各组(B_1、B_2、B_3)的育珠绩效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BD)(P0.05)。其中配液1号组(B_1)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实验Ⅲ中各不同育珠模式组间育珠贝的成活率和留核率:(C_1)与(C_2)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C_3)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育珠贝的成珠率、优良珠率和育珠绩效值:(C_1)与(C_3)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C_2)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池塘休养与海区育珠组(C_3)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  相似文献   
65.
产毒赤潮藻与其共生菌的互作关系是揭示麻痹性贝毒(PSP)产生机制的关键,而其共培养菌群的分离及其多样性解析是开展此研究的必要前提。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是典型产PSP赤潮原因甲藻,为揭示其共培养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信息,本文通过免培养海洋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东海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共培养菌群的种类、丰度及多样性信息。结果表明,其共培养菌群共有87个种与已有数据库匹配,此外尚有5%的未知种。其包含57个属,其中优势菌属5个,分别为Rhodobacteraceae、Marinobacter、Methylophaga、Nitratireductor及Phycisphaera。研究表明东海产PSP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含有物种丰富的共培养菌群,且具有发掘海洋特殊生境微生物新种属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66.
2012年5月和9月,2013年3月和6月,在自然水温条件下,采用呼吸瓶法比较了不同温度(5.6℃、10.5℃、14.4℃、21.2℃)下普通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虾夷扇贝选育新品种海大金贝(Haida golden scallop)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水温范围内(5.6~21.2℃),普通虾夷扇贝和海大金贝的耗氧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温度达到14.4℃之前,实验贝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14.4℃后,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两种贝最大耗氧率分别为1.67 mg/(g·h)和1.27 mg/(g·h),其中在5.6℃和14.4℃海大金贝耗氧率显著小于普通虾夷扇贝(P0.05);10.5℃和21.2℃时,两组贝类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普通虾夷扇贝和海大金贝排氨率随温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前者从5.6℃开始,随温度的升高,排氨率缓慢升高,水温为14.4℃时达到最大值,为0.063 mg/(g·h),然后逐渐降低,14.4℃水温的排氨率显著大于10.5℃和21.2℃(P0.05);而从5.6℃到10.5℃,后者的排氨率逐渐降低,10.5℃时达到最低值,为0.029 mg/(g·h),然后随温度升高缓慢升高,到21.2℃达到最高值。海大金贝组在温度条件为5.6℃和21.2℃时排氨率高于普通虾夷扇贝组(P0.05);而水温为14.4℃时,普通虾夷扇贝组排氨率显著高于海大金贝组(P0.05);10.5℃时两者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实验组耗氧率Q_10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O/N结果表明,普通虾夷扇贝在本次研究的设定温度区间内以消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海大金贝以消耗蛋白质为主,当温度逐渐升高,转化为以消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当水温达到较高的水平,又转换为以消耗蛋白质为主。  相似文献   
67.
毛蚶稚贝池塘中间培育的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稚贝的中间培育过程中,采用60目、40目和20目3种网袋吊在池塘中进行暂养(共15个密度).结果表明:60目网袋中每袋放20 000粒稚贝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81.2%,壳长达(1.89 ±0.02)mm,壳长日生长为(26.8 ±0.8)μm;40目网袋中每袋放4 000粒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75.5%,壳长达(4.38±0.07)mm,壳长日生长为(126.3 ±3.7)μm;20目网袋中每袋放2 000粒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92.3%,壳长达(5.80±0.10)mm,壳长日生长为(60.0±3.0)μm.  相似文献   
68.
我国麻痹性贝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贝类毒素是海洋藻类产生的天然产物,能引发赤潮的海洋藻类有260多种,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由于许多有毒的藻类,被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摄食,其毒素在这些生物体内蓄积,这类毒素称为贝毒,人们食用染毒的贝类可发生中毒,根据中毒症状可分为5类:①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  相似文献   
69.
桑园间作浙贝、元胡、能多层次利用土壤地力和桑园光能,只要增施一定的肥料和科学管理,能使土壤肥力和桑叶产量持平,蚕农经济收入增加,达到桑,药双丰收。  相似文献   
70.
合浦珠母贝3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我国广东大亚湾、广西北海、海南三亚的合浦珠母贝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9对引物中筛选出31对有效扩增引物,种群扩增获得9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29.03%.它们在3个群体共96个个体中产生了4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产生4.889个.3个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90、0.600、0.615;平均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393、0.425、0.32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是0.530、0.551、0.556.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平均遗传偏离指数分别为-0.324、-0.336、-0.304;哈代-温伯格平衡检测发现,3个群体27个位点中21个位点偏离平衡状态.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海南群体与广东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广西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