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白僵菌产品的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螟、大蜡螟、柞蚕、黄粉虫、小菜蛾、棉龄虫对球孢白僵菌产品不敏感,感染期长,部分供测昆虫在感染期化蛹,结果无法统计。致乏库蚊和白蚊伊蚊对白僵菌敏感,白蚊伊蚊的LC50值分别为8.83、7.06、8.8mg/ml,致乏库蚊的LC50分别为20、29、31mg/ml,白蚊伊蚊LC50的变异系数小于0.2,致乏库蚊的LC50的变异系数大于0.2,白蚊伊蚊幼虫可作为白僵菌产品的生测指示昆虫  相似文献   
62.
兰存子  刘旭  刁丽丽  刘振生  张明明 《野生动物》2011,32(4):191-193,227
2008年11~12月,在姚家坪小熊猫繁育基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9只圈养小熊猫指名亚种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小熊猫1d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56.2%),其次是运动(25.1%)和采食(9.9%),其余行为分配的时间较短。在行为节律上,休息行为除9:00~9:55外,其余时间均为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为,出现4个休息高峰,分别为8:00~8:55、11:00~11:55、14:00~14:55和17:00~17:55,在9:00~9:55出现极低值16.3%,此时是运动和采食的高峰;运动行为在9:00~9:55、13:00~13:55和15:00~15:55形成波峰;采食有2个高峰,分别为9:00~9:55和19:00~19:55;标记行为在9:00~9:55、10:00~10:55和13:00~13:55出现频率较高,超过5%,修饰行为在9:00~9:55超过5%,其余时间标记和修饰行为均低于5%;其他行为所占比率较低。不同年龄组间小熊猫的行为时间分配有差异,老年在休息行为上明显高于幼年和成年,约占总行为的72%;幼年在休息、运动和标记行为上略高于成年;成年的修饰行为明显高于幼年和老年。  相似文献   
63.
岩羊善于攀岩跳跃,岩羊的运动步态变化规律是研究仿生四足机器人运动机理的基础。本文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以岩羊为试验对象,建立岩羊三维步态试验系统,运用VFW方法进行岩羊运动视频的采集,并运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Sigma Scan进行图像处理,最终得到岩羊四肢关键点的位置、加速度曲线。试验获得完整的岩羊步态信息及分析结果,可...  相似文献   
64.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分配政策,至今已为各级政府筹集了超过7万亿元的资金,为增加地方财源,为推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支持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2009年3~8月,对上海动物园圈养马来熊进行了春夏季昼间运动场区域利用性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利用率分别为a区30.7%、b区7.41%、c区37.9%、d区9.74%、e区14.2%;春夏季各区域利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a区的利用率高于春季,其他各区域利用率均低于春季;马来熊昼间多在c区的树上或树洞内休息,运动行为主要发生在a区,社群行为e区比较突出,乞食行为85%左右在a区,刻板行为集中在a区和e区,b区和d区各行为均有少量发生,无突出行为存在。  相似文献   
66.
Pres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f tiger research in Chi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滕丽薇  李枫  刘振生 《林业研究》1999,10(4):243-246
  相似文献   
67.
白僵菌产品生测指示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僵菌产品的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螟大蜡螟大蜡柞蚕,黄粉虫,小菜蛾,棉龄虫对球孢白僵菌产品不敏感,感染期长,部分供测昆虫在感染期化蛹,结果无法统计。致乏库蚊和白蚊伊蚊对白僵菌敏感,白蚊伊蚊的LC50值分别为8.83,7.06,8.8mg/ml,致乏库蚊的LC50分别为20,29,31mg/ml,白蚊伊蚊LC50的变异系数小于0.2,致乏库蚊的LC50的变异系数大于0.2,白蚊伊蚊幼虫可作为白  相似文献   
68.
制动系统是车辆传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系统。制动系统根据情况分为轮边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通常称为“手刹”)。对于工程运输车辆,不分主、从动桥都设置轮边制动器,但对于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其转向从动桥的行走轮较小、较窄,制动器附着能力较差,往往不设置轮边制动器,其原因可从  相似文献   
69.
2010年冬季,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繁殖场内5只红斑羚进行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冬季红斑羚有54.17%的时间趴卧休息,其次是摄食行为(22.17%)和站立行为(15.34%),运动行为、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占的比例非常小,分别为5.32%、2.71%和0.29%。卧息行为一天中有2个高峰,分别是7:00之前和摄食之后10:00~13:00时之间,持续时间较长。摄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分别是9:00~10:00时和14:00时以后。站立行为和运动行为伴随着摄食行为,同样在8:00~9:00时和14:00~15:00时形成了2个高峰,只是运动行为所占比例很小,高峰期不明显。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是随机发生的,分布比较平均。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贺兰山野化牦牛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方法]2014年4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贺兰山野生耗牛的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牦牛行为谱。[结果]贺兰山野化耗牛的各种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行为占时间比例分别为:取食34.18%、卧息18.58%、移动18.38%、站立17.77%、反刍5.95%和其他5.14%。取食的高峰期在每天9:00~11:00和15:00~17:00,卧息的高峰期为11:00~13:00和14:00~15:00,反刍的高峰期出现在13:00~15:00,与卧息的高峰期部分重叠,移动与取食的高峰期是相并行的,站立行为在1 d中的发生较为随机,高峰期不明显,但在牦牛卧息高峰期时所占比例最低,而其他行为所占的比例在全天的峰值都很低。通过对贺兰山不同年龄阶段牦牛春季昼间的各行为分析发现其差异不显著。[结论]牦牛可通过调节自身的行为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这是动物长期进化以适应自然环境改变的综合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