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土地农用适宜性分区的方法,将泗阳划分为农用适宜1~4级区,并叠合现状耕地进行筛选,提出永久保留的耕地、阶段保留的耕地和可非农化转用的耕地等空间布局方案,研究结果显示,3类耕地面积分布为516.5 km2、136.8 km2和27.2 km2,占现有耕地面积的75.9%、20.1%和4.0%。  相似文献   
62.
中国主栽猕猴桃品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规划猕猴桃种植布局,基于中国大陆地区主栽的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的种植分布信息以及1981-2010年2084个气象台站数据,综合生理存在需求和品质形成选取了影响猕猴桃种植分布的9个潜在影响因子,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构建了猕猴桃潜在种植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研究了影响猕猴桃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适宜范围,并利用存在概率这一综合反映各主导因子作用的指标,对不同的气候适宜区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区域猕猴桃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按照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气温、无霜期和降水量,限制性因子是无霜期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猕猴桃的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102oE以东,24-36oN区域。其中,高气候适宜区主要包括四川中东部、重庆中西部、贵州高原、湘西南和陕西秦岭北麓。湖南、湖北和重庆等省市气候适宜度较高,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种植较为集中的秦岭北麓和川西北种植区应适当控制发展规模,着力提升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63.
为解决玉米县域种植环境信息不充分、地理尺度与种子产品推广营销需求对应性差的问题,将GIS技术与种植环境信息数据相结合,利用GIS的图形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县域范围内影响玉米生长的种植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现有的数据精度能够满足种子公司或企业的信息需求,并能为其制定推广策略和分区域销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4.
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吉林省各地区对水土流失的敏感性日趋强烈。该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影响水土流失敏感性的降水侵蚀力、植被覆盖、地形、土壤以及GDP和人口密度等指标的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生态敏感性方程,并对吉林省进行了水土流失生态敏感性分区,以期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保护性耕作是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但目前该技术类型种类繁多且零散、规范性差,限制了其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因此,亟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来研究不同技术的空间适应性和布局,制定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区划,为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撑。基于以往对保护性耕作(以免耕为例)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免耕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免耕区划的指标体系,对免耕这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区划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区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基于GIS的云南省烤烟种植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根据烟草生长发育生态条件,确定烟草种植适宜性气候生态指标和区划原则;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气象、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得到云南省烤烟种植适宜区划数据,为云南省烟草企业进行原料基地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中国生态区和自然生物区的分区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来 《林业科学》1995,31(3):200-210
提出了我国保护区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即区分有功能的自然和近自然生物群落单元、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有等级的分区系统、为资源保护和管理服务的原则和以气候状况及其顶级植被和气流和/或海流的季节性活动和性质作为区分生态区和自然生物区的依据。据此,我国的分区系统:陆地生物群落──2个生物地理界→4个生物群落区→32个生态区(包括86个生态类型区);海岸生物群落──1个自然生物界→3个自然生物区;海洋生物群落──1个自然生物界。最后,对按这一分区系统建立的保护区网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五倍子产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五倍子生产应合理布局,给产区区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9.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沙松自然分布区的天然林高生长与分布的状况,提出了沙松天然林区划;并从立地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方面论述沙松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0.
以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法为原理,对引种银杏的物候期,抗逆性,生长特性进行了观测,利用重复相关系数节选出影响银杏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均气温,年均相对温度,无霜期,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吉林省引种区域进行划分,共分成四个区,其中临江,集安,榆树为引种适宜区,并对吉林省银杏引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