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保护区经营类型系统促进我国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东来 《林业科学》1996,32(6):553-563
国际保护组织IUCN提出把保护区区分为类型有1/4世纪了,对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取得了相汉的成就和经验。我国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本文一方面介绍国际上保护区区分类型的背景、目的以及1978年和1994年IUCN、CNPPA推荐的两人此营类型系统,引荐国际保护区经营类型系统和应用经营类型的实例;另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保护区经营类型系统。希望能有助于我国保护区事业特别是经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研究如何将辽宁省青山保护区科学合理地区划为重点青山保护分区及合理利用区的技术方法,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建立青山保护分区决策树模型,估算出重点青山保护分区面积;其次,以兼顾经济建设发展为原则,合理调整重点青山保护分区,最终确定辽宁省重点青山保护分区和合理利用区范围。  相似文献   

3.
正自今年4月28日起至2020年4月27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对严格保护区实行最严生态保护、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公园内十万古田、金童山、十里平坦3处严格保护区将实行封禁管理,以便对生态环境进行自然和人工修复。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湖南目前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面积670.56平方公里,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生态体验区、传统利  相似文献   

4.
基于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重点保护对象分布情况、区划范围,根据生态完整性原则、物种的有效保护原则,采用自然区划和人工区划相结合,对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根据分区,保护区总面积21734hm2,其中:实验区面积11163hm2,缓冲区面积4487hm2,核心区面积6084hm2。  相似文献   

5.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多彩的旅游资源。在保护区试验区内开展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活动,既能起到向游客宣传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唤醒人们对在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能为地方部门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针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景观资源、项目规划、旅游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大熊猫分布区域的自然分异规律为基础,应用发生学观点,结合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对大熊猫分布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影响大熊猫生存和栖息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阐明大熊猫分布区的地域分并规律及分区的原则依据,并拟定分类系统、单位,初步将大熊猫分区的立地类型分为5个立地区,9个立地亚区,27个立地小区。并对各立地区的立地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然保护管理、林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宏观战略措施.同时,指出了大熊猫分布区立地的低级分类尚待深入调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应用景观生态学、山地学和系统学原理,在分析系统内地貌、水热条件、森林植被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森林地理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分区系统。按照“森林分区”、“森林区”和“森林小区”的三级分区系统,将三江并流区划分为3个森林分区,9个森林亚区和22个森林小区。  相似文献   

8.
该文是在太行山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分区分类的多级序原则建立的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分类系统及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共划分了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类型,为本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生态类型特别是森林生态类型多样,生物种质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较多,随着国家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各级党委、政府对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视,广西自然保护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到目前,经区划的保护区有64个,总面积17886.4km~2,其中综合性自然保护区12个,水源林保护区35个,珍贵动物保护区4个,珍贵树种保护区4个,鸟类保护区6个,红树林保护区3个,已有52个经国家、自治区和有关地、县行署、政府批准建立了管理机构,其中属国家级地区管理的2个,地区级地区管理的7个,地方级县(市)管理的43个。这些保护区已成为自然生态本底和生物种源的储源地及自然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使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我区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从这一期起,本刊将选择一部分保护区陆续刊登,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依据动物地理分布特点和自然经济发展状况,将白山市区划为9处保护区,8处禁猪区,2处森林公园,2处狩猪场和1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然保护体系重构的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管控方式、方法与强度的探索,保护政策的有效落地更需要区分同一自然保护地内不同区域的管控措施。荒野,不管是作为单独的自然保护地还是作为某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特殊区域,都是客观存在并急需采取保护措施的非常宝贵的资源区域。文中追溯了荒野思想的形成及其3大要义,分析了美国840处荒野保护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管理经验,发现美国《荒野法》颁布之后的30年间是法定荒野数量和面积增长的最鼎盛时期,法律和政策积极主导了荒野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政务公开、数据共享激活了全民保护意识,美国4大荒野主管机构有效管理并发动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开展荒野保护研究与实践。提出了3点启示:一是发展中国荒野保护思想并借鉴美国荒野管理经验;二是识别客观实在的荒野空间,研发不同尺度的荒野地图作为我国各级、各类保护地规划的底数和底图;三是应考虑将荒野保护作为子系统纳入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自然保护地森林资源生态保育制度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系统是否稳定、可持续的重要指标,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建设和完善中,自然资源保育制度尚存在许多不足。文中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研究,发现其通过规划、管理、立法等政策调整,将自然保护地立法与相关林业立法相互协调,同时重视公众参与、引入特许经营以及界外管理等措施能够对森林资源生态保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对构建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保育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区保护地是世居民族基于当地传统生态智慧自发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实践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保护地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指出其发展贯穿于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保护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区保护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阐明其在保护主体、保护方法、保护对象、保护动力、保护效果等方面均与自然保护地相补充,可多方位助力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社区保护地由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的多元价值体系进行挖掘剖析,旨在提高认知深度,为后续保护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是世界和中国在保护区数量攀升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应采取宏观调控与保护区自身管理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改进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建立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改善保护区的投资渠道、完善保护区法律体系是建立有效管理的外部保障系统的主要途径;完善保护区自身的有效管理过程需要从资源保护与监测、环境影响评估、加强科学研究、规范生态旅游、开展环境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黄竹天然竹林资源现状和保护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竹在我国生长于热带北缘湿热地区,在澜沧江中下游河谷地区形成大面积的天然林分,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天然热带性大型丛生竹林。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天然黄竹林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范围,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科学的规划,近年来天然黄竹林群落和以黄竹林为基础的植被环境破坏严重,亟需对其资源进行保护研究。本文对黄竹的资源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黄竹种质资源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建立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有绪 《林业科学》1990,26(3):262-270
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其应用,是造林营林工作的科学基础。建立全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就包含了“立地区划”的任务,森林立地分类单位就是立地区划单位。本文阐述了立地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单位,并提出了我国包含3个立地区域、17个立地带、58个立地区和163个立地亚区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控制论在林业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控制论的观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管理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林业经营管理与综合效益的关系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是我国国家治理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学规划、完备制度"是保护地体系稳健发展的必然路径,保护地规划制度研究及建设非常紧迫。文中剖析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组织管理结构与国家公园体系的构成,梳理了国家公园体系百年发展的重要法案历程,探析了隶属NPS的丹佛规划设计研究中心(DSC)全权负责下的规划体系,发现NPS垂直式统筹管理和从"一园一法"到"基本法"进而"各专项保护"的法案发展历程,二者正是美国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建设发展的双重基石。研究启示有3个方面:一是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亟待与管理体系的重构协同发展;二是完善立法以实现强制性保护和引导性发展;三是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特征,提出由6个层级构建规划体系及其规划制度建设设想,以期探索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科学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有效保护天然林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践证明,仅靠政府的投入而忽略社区的角色和作用是难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面临着来自当地社区的比自然保护区管理更大的压力。社区林业的实践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管理可能是天然林有效保护的途径之一,社区将是天然林有效保护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