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美洲黑杨×欧美杨F1无性系12 a的生长数据,对黑杨派种间杂种的生长进行了动态分析.各无性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前3 a生长不稳定,从第4年开始,遗传力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胸径、树高和材积第11年的遗传力分别为0.65、0.75、0.51,表明胸径和树高比材积更受遗传的控制.第4年与第11年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 6(树高)、0.948 0(胸径)、0.925 1(材积),说明树木生长的早晚相关是非常密切的,早期选择宜在第3年进行.通过Logistic曲线对12 a的数据进行数学模拟和年增长量的计算可知,黑杨派种间杂种的速生期为定植后2~6 a,黑杨派种间杂种超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皆伐时间最早宜在第6年.  相似文献   
52.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转Bt单基因和转Bt CpTI双价基因杨树叶片饲喂杨小舟蛾,幼虫中肠酯酶的活力在饲喂初期显著升高,但在饲喂一定时间后受到抑制:转Bt单基因杨树在饲喂24 h开始受到抑制,48 h受到明显抑制,较对照下降了15.8%;而转双价基因杨树在饲喂12 h受到明显抑制,较对照下降了38.1%.转双价基因杨树对中肠酯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转Bt单基因杨树.转Bt单基因杨树对幼虫中肠羧酸酯酶的抑制能力不强,而转双价基因杨树对中肠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转Bt单基因杨树,饲喂12 h后活力开始受到抑制,饲喂24、36、48 h的活力分别较对照下降了33.4%、22.5%、29.6%,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杨树主要通过抑制幼虫中肠酯酶和羧酸酯酶这2种解毒酶活性而干扰昆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害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油茶组(Camellia Sect.Oleifer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全国14个省(区),种植面积达300万hm2.茶油为油茶组多个树种种仁油的统称,其中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为常见,其次是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和短柱茶(C.brevistyla)等.  相似文献   
5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上,数量遗传学被认为是指导林木育种的唯一有效工具,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林木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性状,如树干材积生长、木材纤维长度及适应性等,均是以数量方式遗传的性状,并且控制这些性状的每一个过程是假设受微效多基因所控制的;第二,林木具有很长的世代间隔,很高的遗传杂合性和很高的遗传负荷,这些特性限制了一些经典的遗传材料,如近交系,突变体及特异类型的产生。然而,传统的数量遗传学方法用于指导林木育种的实践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林木个体高大,占地面积大,且大多栽植在非农用耕地上,这样的环境异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性状遗传力的提高,有些林木树种人工杂交比较困难,很难获得足够大的家系,从而产生不平衡的交配设计。Namkoong 和Roberds(1976) 认为,不平衡的交配设计很难获得准确的遗传参数估计。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成功的林木育种方案往往都是基于对表型的简单选择。这种表型选择不能利用林木固有的非加性效应,以及对异质环境的反应潜能,因而育种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分子标记技术为现代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利用中性标记与影响数量性状的位点(QTL) 之间的连锁关系,人们已经提出了一套统计方法用来鉴定重要的Q  相似文献   
55.
大花序桉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伐倒木取样,按国家标准制作试件,采用SANS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MOE),研究了18年生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 11个种源木材MOE在种源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大花序桉部分种源间、株间和高度间的木材MOE均有显著差异,B47种源的木材MOE最大,为26.71 GPa;12195号种源的最小,为23.50 GPa,并显著小于B47、D47和17008号这3个种源.11个种源中有7个种源的株间木材MOE差异达显著水平.各种源内树干高度间的木材MOE只有2个种源的高度间差异显著;各种源木材MOE沿树干高度的变化趋势有2种:有7个种源随树干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另4个种源沿树干高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杨树新无性系冠层特性与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 5年生黑杨无性系的冠层特性与材积生长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材积生长与全树总叶面积TLA、树冠表面积TCA和冠型率CS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密度CLD呈负相关。冠层内上、中层的叶面积对材积生长起了决定性作用 ,下层叶面积与材积生长关系不大。水平方向 ,冠层内、外部叶面积特性对材积生长贡献较大 ,而中部叶面积特性贡献小。阐明了杨树生长的理想冠层特性。  相似文献   
57.
我国杨生褐盘二孢菌菌株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北京和吉林6个省(市)的不同杨树上收集了42个杨生褐盘二孢菌标本,比较和分析了它们的分生孢子大小和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方面的差异;并观察了它们之间的菌丝融合情况。42个菌株间的分生孢子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和分隔位置存在差异不显著。菌株个体内单个分生孢子变异幅度很大。分离自白杨派杨树上的菌株孢子萌发时均产生一个芽管;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较快(25d菌落直径在1c  相似文献   
58.
黄花柳基因组微卫星分离及多态性位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素标记的(CT)15和(GT)15为探针进行杂交,借助磁珠筛选出含微卫星的Sau3A I酶切片段,构建了黄花柳微卫星富集文库,获得960个阳性克隆.随机挑选36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发现含有微卫星的克隆比例达45%,最后获得的44条非同源性克隆中共含有53个微卫星位点,其中(TC/AG)n,(GA/CT)n,(CA/GT)n比例最高,占74%.随机选取其中的18个微卫星位点设计引物,用5个种个体混合DNA组成模板池,检测引物种间的多态性信息,初步筛选出5对引物在柳属种间有很好的通用性.说明微卫星富集法开发SSR标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转抗虫基因(Bt和CpTI)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ha cv.'Nanlin895')为转基因受体材料,以嫩芽或腋芽为外植体材料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基因和CpTI基因.结果显示较合适的组培再生与遗传转化系统为叶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mg/L+TDZ 0.002mg/L,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 0.2mg/L+TDZ 0.00lmg/L+Km 10mg/L+Carb 50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 1.0~1.3左右,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4d,叶盘转化频率可达28.7%.对Kmr植株经PCR分析,筛选获得了18株整合有Bt基因和1株整合有CpTI基因的转基因植株.部分转基因植株的初步饲虫实验表明,饲喂转基因杨树叶片可明显抑制杨小舟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0.
美洲黑杨叶片主要化学物质差异及其对杨四瘿螨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等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差异及对杨四瘿螨抗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等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苗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等性状差异与抗杨四瘿螨有密切关系,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抗性关系不密切.苗期叶片中总酚含量越高,美洲黑杨对杨四瘿螨抗性越强,反之抗性就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