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选取广东阳江面积为33.33 hm2的海水养殖池塘,混合粗养黄鳍鲷(Sparus latus)、鲻(Mugil cephal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养殖密度为鱼类750 kg/hm2、虾类2 250 kg/hm2、蟹7.5 kg/hm2,投喂罗氏沼虾配合饲料2号和3号,每天2次,每次约280 kg,每周投放1次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250 kg作为蟹类活饵料。通过铺设近2 000个由塑料管和普通渔网构成的浮床单体栽种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研究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技术对海水养殖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与海水养殖池塘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试验区底栖动物的种类相比对照区的7种增加到10种,出现了一些耐污能力较差的甲壳类(中华蜾蠃蜚Corophium sinensis和齿掌细身钩虾Maera serratipalma)以及腹足类(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各次采样中试验区底栖动物个体丰度均高于对照区,平均由2 725个/m2增加到2 764个/m2。试验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较对照区均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由初始的0.68和0.67提高到0.81和0.85。试验区表现出比对照区更强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恢复能力,表明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技术能较好地改善海水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52.
针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投喂技术问题,开展常规投喂、高频率投喂和饱食投喂3种不同投喂方式对卵形鲳鲹生长特性和鱼体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与每天投喂3次的常规投喂组相比,每天投喂4次的高频率投喂组,鱼体成活率高,大小更均匀,且鱼体肝脏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减少了脂肪肝患病率,但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对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总体效益的提高意义不大;(2)每次加大投喂量的饱食投喂组,鱼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成活率低,饲料系数增大,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鱼体大小严重不均匀。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避免饱食投喂。  相似文献   
53.
为明确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在河南省的发生规律,于2012—2013年在该省各地采用灯光诱集法对二点委夜蛾成虫进行诱测。结果表明:河南省二点委夜蛾每年发生4代,其中越冬代成虫在4—5月陆续羽化,未形成明显的高峰,第1代成虫高峰期为6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8月下旬9月初为第3代成虫高峰期,其中第2代成虫密度明显大于第1代和第3代。2012年二点委夜蛾在河南省北部地区发生较重,浚县第2代成虫密度为4 916头,2013年河南省中东部发生较重,民权县和长葛市第2代成虫密度分别达到8 409头和5 390头。对成虫监测结果分析发现,2012—2013年河南省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期与降雨量和温度的关系不稳定,但每年第2代成虫密度与该年5、6月下旬日均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依据5、6月下旬的降雨量和温度建立的2012年和2013年第2代成虫密度自然对数回归方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12和0.752,可较好地反映二点委夜蛾第2代成虫的发生密度。  相似文献   
54.
为比较铺设海马齿生态浮床的鱼、贝混养池塘(实验塘)和鱼、贝单一养殖池塘(对照塘)的养殖质量,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黄鳍鲷、尼罗罗非鱼、鲻3种鱼的鳃、内脏和肌肉及近江牡蛎、泥蚶两种贝类软体部分的Ni、Cu、Zn、Cd和Pb 5种重金属含量,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同时,测定了两种模式下养殖的黄鳍鲷与尼罗罗非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一般营养成分,以进行肌肉品质评价。结果显示,实验塘中各种水产品食用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水产品相关限量标准;对照塘中近江牡蛎软体部分中Cu和Cd的含量分别为57.113 mg/kg wet wt.和1.163 mg/kg wet wt.,泥蚶软体部分中Cd含量达到1.231 mg/kg wet wt.,均超过了限量标准。黄鳍鲷、尼罗罗非鱼、鲻3种鱼类肌肉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两组鱼肉的摄入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实验塘黄鳍鲷肌肉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塘,而实验塘尼罗罗非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鲜味氨基酸含量DAA均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实验塘两种鱼肌肉中粗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P0.05)。研究表明,实验塘鱼体肌肉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塘,且肉质更加鲜美。  相似文献   
55.
于2013—2021年1、4、7、10月,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设置2个采样区,各3个采样点,调查分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并初步评估水体受扰动状况。结果表明: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共鉴定出171种浮游动物(含9类浮游幼虫),其中一区鉴定出156种,二区鉴定出116种;浮游动物分属于8个类群,主要优势类群为轮虫(57种)、桡足类(48种)和纤毛虫(33种);一区浮游动物丰度为6.00~240.33 ind/L,平均为(59.27±58.39) ind/L,二区浮游动物丰度为3.00~62.58 ind/L,平均为(19.20±16.82) ind/L;一区和二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区域差异显著,一区物种数和丰度显著大于二区的,一区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显著小于二区的,一区浮游动物丰度年际变化波动大于二区的,可见一区环境较二区更加敏感,一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2013—2016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轮虫(污染指示种),2017—2021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桡足类(非污染指示种),更替率为100%,除一区2017—2021年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小于2013—2016年的外,两区域其余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13—2016年的,说明保护区水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夏季与秋季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在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中生理生态活动,利用生物沉积物捕集器与密闭式代谢瓶,对海马齿生态浮床中不同规格泥蚶的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进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泥蚶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在夏、秋季有明显变化,相同规格泥蚶夏季均大于秋季,相同季节表现为:大个体组中个体组小个体组。夏季和秋季,泥蚶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31~1.09 g/(ind·d)、0.09~0.65 g/(ind·d),耗氧率变化范围分别10.29~19.10 mg/(ind·d)、6.51~13.56 mg/(ind·d),排氨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76~2.63 mg/(ind·d)、0.06~0.28 mg/(ind·d),排磷率变化范围分0.05~0.18 mg/(ind·d)、0.01~0.03 mg/(ind·d)。方差分析显示,季节、龄期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泥蚶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为有效评价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田间为害水平,采用5级法调查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植株上的为害程度,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5级法与其他分级法评估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方法在田间药效评价试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叶片5级法与Williams 9级法评估的虫情指数之间、植株5级法与Davis 9级法评估的受害等级之间以及叶片5级法评估的虫情指数与植株5级法评估的受害等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表明5级法可用于田间草地贪夜蛾为害水平的评价。植株受害程度较低时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出现频次较高,植株受害程度高时高龄幼虫的出现频次较高。不管是在未施药小区还是施药小区,采用叶片5级法调查的小区玉米倒一叶和倒二叶的平均受害等级及基于上部4片叶片的平均虫情指数均与小区总虫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采用植株5级法调查的小区玉米植株整体平均受害等级与小区总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基于5级法调查的玉米倒一叶、倒二叶、植株整体平均受害等级推算的农药田间防治效果与基于虫量法推算的防治效果接近,说明5级法能用于评价农药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8.
在室内温度15℃~25℃(平均18℃)、相对湿度70%、光周期12 L:12 D条件下,测定黏虫在玉米和小麦上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组建黏虫在两种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结果表明,与幼虫期取食小麦相比,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极显著缩短(1.168±0.337)d;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历期分别显著缩短和延长(1.063±0.435)d、(2.692±0.991)d;单雌平均产卵量增加240.533±153.965粒;蛹质量、世代存活率均明显提高。生命表参数表明,幼虫期取食玉米的黏虫种群净增殖率(R_0)、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573.96、0.10和1.10,较取食小麦的高;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_d)分别为66.59和7.27,较取食小麦的低。黏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小麦和玉米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小麦相比,玉米更适宜黏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为近年来黏虫频繁在玉米上暴发成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