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盐度与pH对3种南方贝类呼吸率和钙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3种南方重要养殖贝类在20、25、30和35共计4个盐度梯度和8.1、7.7、7.3和7.0共计4个pH梯度下的呼吸率和钙化率。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3种贝类的呼吸率和钙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为20~35,近江牡蛎的呼吸率和钙化率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翡翠贻贝和波纹巴非蛤在盐度为20~30时,呼吸率和钙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30~35时,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pH为8.1~7.0时,3种贝类的呼吸率和钙化率均随着pH的下降而显著性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
选取广东阳江面积为33.33 hm2的海水养殖池塘,混合粗养黄鳍鲷(Sparus latus)、鲻(Mugil cephal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养殖密度为鱼类750 kg/hm2、虾类2 250 kg/hm2、蟹7.5 kg/hm2,投喂罗氏沼虾配合饲料2号和3号,每天2次,每次约280 kg,每周投放1次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250 kg作为蟹类活饵料。通过铺设近2 000个由塑料管和普通渔网构成的浮床单体栽种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研究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技术对海水养殖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与海水养殖池塘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试验区底栖动物的种类相比对照区的7种增加到10种,出现了一些耐污能力较差的甲壳类(中华蜾蠃蜚Corophium sinensis和齿掌细身钩虾Maera serratipalma)以及腹足类(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各次采样中试验区底栖动物个体丰度均高于对照区,平均由2 725个/m2增加到2 764个/m2。试验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较对照区均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由初始的0.68和0.67提高到0.81和0.85。试验区表现出比对照区更强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恢复能力,表明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技术能较好地改善海水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