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乌骨绵羊和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色素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黑色素的分类、生物合成机制、分析方法、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分布、沉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新近在云南发现的乌骨绵羊乌质性状形成相关的黑色素的生成的基因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2.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九个县(市)812个反刍家畜常见饲料样品的13种矿质元素及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不同层次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镁、磷、铁、钙、钴和铜与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相关性最大,其次为硒、钾、锰等,它们与多数饲料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呈正相关;与粗饲料的粗纤维呈负相关;对新有饲料钙、镁、钾都与无氮浸出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3.
瘤胃微生物是反刍动物与日粮间的纽带。用传统或经典的亨氏滚管法和最大似然法测定瘤胃内微生物总数的结果可能偏低。采用培养方法培养的已知菌种可能不完全适合或进入了未培养状态。由于缺少可行的方法,未知菌种从未培养过。由于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核糖体,rRNA/rDNA有进化守恒的特性,建立在16S/18S rRNA/rDNA的现代分子技术在不需要培养微生物的条件下,不仅能用于描述分子特性,而且能检测数量和提供用于预测自然进化关系的分类方法。基于不同的16S/18S rRNA/rDNA的守恒区能设计出通用、属、种甚至株特异性探针或引物,通过分子杂交能检测、量化细胞含量和测定细胞活性。杂交可得到某个序列或微生物的相对或绝对量。然而,杂交的灵敏度较低,它仅能检测出超过106个细菌/m l瘤胃液。竞争PCR和实时PCR已开发并用于检测瘤胃微生物,其灵敏度达到检测单个细菌。16S/18S rRNA/rDNA方法已成功用于瘤胃环境研究而且很快获得认可。但是基于16S/18S rRNA/rDNA的现代分子技术不能排斥经典传统微生物方法,但它将成为一项便利技术用于瘤胃微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瘤胃微生物的效率,微生物学家和动物营养学家都致力于瘤胃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但是由于瘤胃微生物大多是厌氧性的,很难培养成功,传统技术在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上受到很多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分子技术也开始逐渐渗透到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中来.文章将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简要划分为纯培养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上述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并重点阐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化学处理提高甘蔗渣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蔗渣细胞壁物质含量高达90 % ,木质素含量为13.5 % ,粗蛋白含量为2.3 %。通过尿素、Ca(OH)2和NaOH处理后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OMD)明显提高。其中 ,尿素的作用较小 ,Ca(OH)2 作用次之 ,尿素和Ca(OH)2 处理后IVOMD只能达到麦秸的水平 ,只有加入NaOH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甘蔗渣通过30g 尿素 +70gCa(OH) 2 g/kgDM、30g尿素 +70gCa(OH)2+20gNaOHg/kgDM、30g 尿素 +40gNaOHg/kgDM、30g尿素 +80NaOHg/kgDM处理后 ,体外有机物消化率从原来的21.82 %分别提高到33.93 %、40.05 %、35.38 %和58.32 %。  相似文献   
5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一种在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进行检测,以定位影响表型性状的遗传因素的分析方法。随着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测序费用逐步降低,为畜禽高密度芯片的开发以及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牛羊朊蛋白基因(PRNP)多态性与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蛋白(PRNP)是近年来造成人和部分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主要根源,该基因的多态性显著影响了人和动物对TSE的易感性或抗病性。本文分析了朊蛋白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简要介绍了绵羊基因编码区突变与致病性的关系;系统分析了牛科动物启动子区域内23bp的插入/缺失、第一内含子区域内12bp的插入/缺失及其与疯牛病(BSE)抗病性的作用机制;全面总结了全球已经报道的牛科动物12和23bp插入/缺失的等位基因与单倍体频率,评价了其发病的可能性。该研究将为牛的分子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8.
大额牛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额牛(Bos frontalis)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为揭示大额牛瘤胃细菌组成的多样性以及开发这一珍稀生物资源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细菌通用引物F27和R1492对目标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利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获得147个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登录号为DQ673466~DQ673612。按照97%的相似性标准,这些序列被分为86个操作分类单元。有16个序列与已培养菌的序列相似性≥97%,占总序列的10.9%;另有22个序列与已培养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0%~97%,占总序列的15%;剩余109个序列为未培养、鉴定菌,所占比例高达74.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大额牛瘤胃细菌主要分布于低G+C含量细菌门(57.1%)和噬纤维菌/屈扰杆菌/拟杆菌门(42.2%),仅有一个序列位于螺旋体门。【结论】本试验获得了大额牛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大额牛瘤胃微生态系统组成及其与饲料消化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钾、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等9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中大多数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红壤区(Ⅰ)相对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中元素含量相对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其次为铜、镁、锰、锌和钾,饲料中碘受地质背景影响最小。因此,在Ⅴ和Ⅰ区,反刍动物添加剂配方中铜、镁、锰、锌、钴、铁和硒添加可酌量减少,而Ⅲ、Ⅳ和Ⅵ区,则必须重点考虑实际添加量。  相似文献   
60.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者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并详细分析总结了TYRP1基因特征及其变异对动物肤色的影响,为研究乌骨绵羊和乌骨鸡乌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