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4篇
园艺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试验经1985年以来的8年研究表明,云大淡绿、英红5号、英红6号、英红10号、云大单株5号、风庆3号等6个无性系均属乔木型大叶种。表现发芽早。芽叶黄绿色、茸毛多或特多。生长势强,丰产性状突出。六年品比平均1/15公顷年产干茶119.~193.5公斤,比云南大叶增产10.4~79.3%,差异  相似文献   
52.
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乌龙茶香气提取法常用SDE法,经浓缩后,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常用内标法,目前已鉴定出乌龙茶香气成分达300多种,其特征香气按含量论,主要是橙花叔醇,茉莉内酯,法尼烯,吲哚,3,7-二甲基-1,5,7-辛三烯-3-辛三烯-3-醇等化合物,而以香气强度论,则目前尚无定论。它们大多数在加工过程中逐渐增多。增加的机理主要是脂质氧化,胡萝卜素氧化降解,氨基酸的转化。糖苷的水解及热芳构作用。  相似文献   
53.
黄棪茶树品种多茶类采制的经济效益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棪茶树品种是20世纪80年代广东茶园品种结构调整、更新替换的主要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省粤东新茶区、粤北茶区、粤西茶区等地区。以生产乌龙茶为主,其品质具有香飘芬芳的特点,在当时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势头较快。近几年,由于市场消费以铁观音和其他茶类为主导,使黄棪生产茶园亩产值下  相似文献   
54.
EGCG与锌离子互作对PC-3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EGCG、Zn2+和EGCG+Zn2+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HPLC法检测了EGCG、Zn2+和EGCG+Zn2+对PC-3细胞内腺苷酸(ATP、ADP、AM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能量负荷(EC)和ATP/ADP比值。结果表明,Hoechst33258染色后正常细胞发出均匀微弱的蓝色荧光,细胞核未见异常,EGCG、Zn2+和EGCG+Zn2+处理后凋亡的PC-3细胞都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细胞核DNA断裂及染色体高度浓缩;EGCG、Zn2+及二者混合物处理后细胞内总腺苷酸含量、EC及ATP/ADP比值都下降,表明EGCG与Zn2+对PC-3细胞能量代谢都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探讨了4种儿茶素单体对Na2S2O4诱导的3T3-L1细胞缺氧损伤和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与修复作用。体外培养3T3-L1细胞,利用Na2S2O4诱导细胞缺氧损伤和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采用先加入诱导剂后加入儿茶素单体和先加入儿茶素单体后加入诱导剂两种处理方式,MTT法检测3T3-L1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先加入诱导剂可严重损伤3T3-L1细胞,再加入4种儿茶素单体均能对3T3-L1细胞进行修复,显著地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而先加入4种儿茶素单体再加入诱导剂,细胞受损程度则显著降低,表明4种儿茶素单体对3T3-L1细胞缺氧或氧化损伤都具有较好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6.
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大淡绿红碎茶的香气化学物有醇、醛、酮、酯、内酯及未知物等6类40种,在已鉴定的35个组分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香气总物质的72.31%,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香叶醇(、反)-2-乙烯醛、水杨酸甲酯、正己醛、苯甲醇、正壬醇、橙花叔醇、2-苯乙醇等化合物为主体特征成分,与云南大叶相比,香气特征总趋势相似,但对红茶花香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含量较高,比例协调,香气指数差异大,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7.
乌龙茶晒青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茶类,主产广东、福建、台湾,属半发酵茶,它综合了绿茶的不发酵和红茶的全发酵的制法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良的品质,具有绿茶的醇厚、香气高和红茶的鲜浓及“绿叶红镶边”等特点,这些特色的形成一是取决于鲜叶的物质基础,二是决定于制造工艺。晒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关键工序之一,是为做青工序打基础。目前,乌龙茶加工受阴雨天气制约,致使适采适制优质茶的原料不能及时加工,影响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传统日光晒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及阴雨天人工处理萎凋技术的研究,为…  相似文献   
58.
2001~2002年,我们从陕西礼泉县林技站引入沙红桃品种,进行主干形高密度栽植。由于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定植一年后,每667m^2产量达1100k,定植2年后,每667m^2产量为4630k。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9.
采用MTT法检测了EGCG、Cd2+及二者相互作用对PC-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了前列腺癌细胞PC-3形态的变化;采用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试剂盒检测了PC-3细胞凋亡;利用ESR法检测了PC-3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表明,EGCG与Cd2+都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二者都可改变细胞的外观形态;80 µmol/L的EGCG处理并未观察到凋亡的PC-3细胞,20 µmol/L的Cd2+处理主要导致PC-3细胞坏死,而80 µmol/L EGCG与20 µmol/L Cd2+共存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EGCG参与的处理都降低了PC-3细胞膜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0.
不同花期石斛花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杂交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Dendrobium nobile)、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及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花的最佳采收期,测量3个不同花期(花苞期、微花期、盛花期)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并进一步测定最佳采收期的石斛花中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盛花期的铁皮石斛、杂交石斛、球花石斛及微花期的鼓槌石斛花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总体上较其他2个时期高;铁皮石斛盛花、杂交石斛盛花、球花石斛盛花、鼓槌石斛微花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63.8%~66.7%,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6.4、65.9、63.1、66.0,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石斛花中K含量最高(≥2.52×10~6 mg/kg),铁皮石斛盛花中Fe(177.33 mg/kg)、鼓槌石斛微花中Cu(107.00 mg/kg)含量较高。这表明石斛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石斛花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