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2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699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594篇
基础科学   82篇
  366篇
综合类   3072篇
农作物   370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2886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25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为研究Izumo1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关系,本研究利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Izumo1基因D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BLAST分析,并和本课题组前期绵羊重测序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出Izumo1基因SNP位点。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其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群体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尾寒羊Izumo1基因DNA全长序列3 385 bp,苏尼特羊Izumo1基因DNA全长序列3 382 bp;筛选出8个Izumo1基因SNP位点,经过初步筛选,将在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滩羊、萨福克羊、杜泊羊、草原藏羊这6个绵羊品种中位点分布没有差异的SNP位点排除,最终筛选获得的g.54412135AG和g.54412107CA 2个位点。Izumo1基因g.54412135AG位点在多羔和单羔绵羊品种中存在GG、GA和AA 3种基因型,G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g.54412107CA在多羔品种中存在CC和CA 2种基因型,而在单羔品种中存在CC、CA和AA 3种基因型,C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单、多羔绵羊群体间的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群体遗传学分析得出g.54412135AG多态位点在6个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都属于低度多态(PIC0.25);g.54412107CA多态位点在杜泊羊中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在其他5个品种中都属于低度多态(PIC0.25),然而,关联分析发现Izumo1基因g.54412135AG和g.54412107CA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小尾寒羊不同胎次产羔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P0.05)。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铝胁迫时六堡茶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而为六堡茶选育栽培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六堡茶苗为材料,在溶液p H值为4条件下,设计0(CK)、50(T1)、100(T2)、200(T3)、400 mg/L(T4)的铝浓度进行水培处理,并于30 d后测定叶片中MDA含量和CAT、SOD、POD活性,以及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随着铝浓度增大,六堡茶苗的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T3处理的MDA含量最低,与CK差异显著,T1处理则略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 CAT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T2处理的CAT活性最高,是CK的2. 76倍,其它处理则与CK无显著差异; 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的SOD活性升高12. 69%,与对照差异显著,其它处理则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POD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趋势,T3处理的POD活性最大,T1处理最小,均与CK差异显著; DNA甲基化水平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T3处理的5-甲基胞嘧啶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4.
《畜牧与兽医》2014,(12):40-43
对2只来自同一细胞系的克隆山羊和3只无亲缘关系的白山羊应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基因型和乳蛋白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只克隆羊基因指纹图谱完全相同,相同遗传背景的克隆山羊产后羊乳中乳蛋白组分存在差异,其中C50克隆羊酪蛋白含量和种类明显高于同一克隆的C4克隆山羊;1#、2#、3#正常白山羊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相互不存在亲缘关系,3只正常白山羊产后第15天、第20天、第25天、第30天和150天奶样品乳蛋白电泳图谱不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山羊乳蛋白多态性不仅与遗传多态性有关,而且可能与非染色体遗传或表观遗传相关。这一结果有助于乳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也可能为高产奶山羊培育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
有效成分:氯氟吡氧乙酸200克/升。剂型:乳油。陶斯果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死亡。登记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冬小麦(1)防除猪殃殃、泽漆、繁缕、大巢菜、田旋花。冬用:陶斯果  相似文献   
56.
牛冠状病毒(BCoV)引起犊牛腹泻,对养牛业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采用交叉引物扩增(CPA)方法和核酸检测装置相结合,建立了BCoV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PA体系Mg2+最佳物质浓度为2.0 mmol/L,甜菜碱最佳物质浓度为0.4 mmol/L,d NTPs最佳物质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最佳浓度为1.5 U/μL,60℃为最佳反应温度,60 min为最佳反应时间。采用CPA BCoV-N反应体系同时检测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等犊牛腹泻相关病原,层析试纸条检测显示只有牛冠状病毒呈现检测线,未出现交叉反应。结果显示,CPA BCoV-N具有较高的特异性,CPA检测BCoV不需要昂贵的PCR仪器,简单的水浴或培养箱即可完成DNA扩增,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避免了气溶胶污染,对结果的判断更加直观客观,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BCoV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确定引起新疆石河子地区集约化牛场常发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同时进行病原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采集有典型咳嗽、流涕症状的牛鼻拭子10份和病死牛肺脏组织1份,用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病原培养纯化,对纯化后的分离株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Dienes染色、生化试验及16S rRNA测序和进化分析,通过测定颜色变化单位(CCU)测定分离株生长曲线,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PCR结果显示,10份鼻拭子中检测出7份牛支原体阳性样本,1份病死牛肺脏组织也检测为阳性;在涂有肺脏组织研磨液培养液的PPLO固体培养基上长出针尖状的菌落,纯化后分离株菌落形态为典型的煎蛋状;Dienes染色可见明显的深蓝色中心脐;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不水解明胶、精氨酸、七叶苷,不发酵乳糖、葡萄糖和甘露醇,不分解尿素,可还原氯化三苯基四氮唑;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牛支原体国际标准株PG45相似性为99.7%,与国内牛支原体地方流行株XBY01、Ningxia-1、NM2012、Tibet-10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9%;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分离株在培养基中生长6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54 h时达到高峰进入稳定期,72 h后进入衰亡期;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呋喃妥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对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中介,而对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及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结论】本研究成功从肺脏组织中分离鉴定出1株牛支原体,培养54 h是该分离株的最佳收获时间,与国内大多数牛支原体地方流行株差异较小,整体遗传进化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耐药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对牛支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也为牛支原体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