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常规压片法对云南省境内的12个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Wilson)野生居群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以便为这些野生居群的进化、遗传变异和育种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全部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12,共有24条染色体,无B染色体,核型类型均为3A。第1、2对染色体均为具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且第1对染色体上均具有随体。各个居群的染色体组成、随体数、随体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均有差异。从核型公式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以及10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包括石坎居群、双河居群、石林居群、马关居群、龙陵居群和泸西居群等6个居群;另一类是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1对具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和9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包括大关居群、旧城居群、扎西居群、文山居群、西畴居群和师宗居群。各居群的随体数为3~6个,主要分部在第1、2、6、8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各居群的染色体长1.64~1.92,臂比6.41~8.24,核型不对称系数较高,在78.66%~82.05%之间,从高到低可以将12个居群排列为:马关居群石坎居群龙陵居群旧城居群石林居群=泸西居群双河居群西畴居群=师宗居群大关居群文山居群扎西居群,都属于不对称性较强的类型。聚类结果表明,当阈值取1.04时,可以将12个居群分为3类:第Ⅰ类包括大关居群、扎西居群和文山居群,它们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和臂比值相对最低,且它们均是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1对具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和9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所组成;第Ⅱ类包括旧城居群、石坎居群、龙陵居群、双河居群、西畴居群和师宗居群;第Ⅲ类包括石林居群、马关居群和泸西居群,它们的染色体长度比值相对最高,核型公式均由2对具有中部(m)或具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型染色体以及10对具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所组成。研究表明,泸定百合染色体数相对稳定,染色体变异主要表现在结构变异;各个居群的染色体组成、随体数、随体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均有差异;泸定百合各居群间存在明显的核型变化。  相似文献   
52.
为深入了解甘蔗重要亲本粤农73-204(YN73-204)及其衍生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甘蔗亲本粤农73-204及其衍生系、相关品种共计20份甘蔗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52对SSR引物检测到512个变异位点,每对引物平均为9.8个,变幅为5~20个.20份甘蔗材料遗传多样性GS变幅为0.6518~0.9086,整体遗传差异相对较小.54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50,平均为0.29.UPGMA聚类分析将20份甘蔗材料分成4大类,聚类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53.
对小水榕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3株污染细菌分别属于4个类群(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的11个属(Paracoccus、Sphingomonas、Agrobacterium、Delftia、Roseateles、Cupriavidus、Herbaspirillum、Stenotrophomonas、Acinetobacter、Microbacterium、Mycobacterium),其中Betaproteobacteria为优势种群,占总数的38.5%;所有菌株和其同源菌株的相似性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54.
绿萝作为北方常见的花卉品种,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真正能养好这个大众花卉对于大多数花卉爱好者是个不小的难题。文章主要阐述了环境因子中的温度、光照、湿度、水分和土壤肥料方面对绿萝的影响,提出更新复壮及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作为藻类和维管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苔藓植物不仅占有重要的进化地位,它同时可作为园艺上的观赏植物。目前对很多苔藓植物的培养条件、基因组大小等信息非常缺乏,且已进行基因组测序的苔藓物种较少,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苔藓植物系统学的研究和资源利用。本研究以基因组大小为942 Mb的野生番茄(Solanum pennellii)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种苔藓植物的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拟短月藓(Brachymeniopsis gymnostoma)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91.40 Mb,绒叶青藓(Brachythecium velutinum)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86.96 Mb,尖叶梨蒴藓(Entosthodon wichurae)的基因组大小约为441.01 Mb,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um)的基因组大小约为493.21Mb,明叶藓(Vesicularia montagnei)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37.94Mb。本研究为苔藓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研究、亲缘进化研究以及园艺苔藓品种开发和育种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6.
为从转录水平上解析穿心莲体内主要进行的生物进程及其分子机制,选取生长60天的福建漳州生产用穿心莲苗为材料,利用超长单分子测序技术测得其根、茎和倒三叶的全长转录组初始序列信息。对初始序列进行筛选、去冗余、校正、功能注释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穿心莲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合成途径。bHLH、bZIP、MYB和WRKY等直接参与次生代谢的转录因子含量位居前10。穿心莲内酯前体合成途径基因出现可变剪切,主要为内含子保留。其中,有1个基因产生了6个可变启动子式的内含子保留mRNA亚型。总之,次生代谢是穿心莲的主要生物活性进程,相关功能基因可通过结合丰富的转录因子和进行高频的可变剪切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低温和GA3处理对斑叶黄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低温处理时间会缩短斑叶黄精的定植萌芽时间,并增加新萌发的根茎数量和重量,但是低温处理对斑叶黄精的株高、叶数、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5℃低温处理60d可以有效打破斑叶黄精根茎的休眠,从萌芽到切枝需要17 d,而其他处理都需要30 d左右;GA3处理对斑叶黄精的萌芽时间、株高、叶数、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新萌发的根茎数量和重量会随着GA3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给出了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统计分析中,约束方程系数矩阵C^TC的结构模式,指出了该矩阵结构的优良特征和特性,不仅便于记忆和使用,便于计算机处理,而且易检查是否有错,为便于推广,本文还介绍了用最小平方法分析二因子随机区组,次级样本含量不等且考虑交互作用时的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个实用例子。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5、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090717x6。用此方程预测干叶产量,其可靠程度可达R2=09998894。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对8个杂交杜鹃组合F_1代3年生植株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宽以及叶柄长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中,叶片长的遗传最为稳定,叶柄长的变异度最大;在8个杂交组合中,‘安娜’ב门铃’杂交F_1代的叶片性状遗传表现为超亲趋势,‘安娜’ב莫泽之栗’次之,其余6个组合均表现为衰退趋势;各杂交组合的F_1代叶型遗传更倾向于母本,表现出超亲趋势;‘安娜’ב宽杯杜鹃’杂交F_1代叶片的各性状皆与双亲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