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00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金银花尺蠖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别名二花、双花、忍冬、老翁须、通灵草、鸳鸯花等。系忍冬科忍冬属,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封丘县金银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成为全国著名的金银花生产基地。目前栽植面积2万hm2。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jinyinhuaphaga)是近  相似文献   
52.
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适宜的养殖模式,跟踪调查了2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前期单养对虾,后期混养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测定了混养前、后养殖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群落组成,水质指标以及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混养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混养前(P0.05),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混养前(P0.05),混养模式对虾养殖产量提高;经鉴定,混养前浮游植物共6门46种,混养后共6门44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7.32×10~6个/L和7.84 mg/L、53.69×106个/L和4.24mg/L,混养后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均降低;浮游动物混养前共4门23种,混养后共4门17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 014.6 ind./L和3.981 mg/L、1 201.65 ind./L和0.968 mg/L,混养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密度均降低;混养后,浮游植物多样性提高,浮游动物多样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与单养模式相比,混养模式能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等含量,减少浮游生物数量,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同时降低浮游动物多样性,促进养殖水体藻相稳定,有利于提高对虾产量。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评价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养殖过程中冰鲜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冰鲜杂鱼,饲料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大口黑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在商品鱼上市前,冰鲜组和饲料组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再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冰鲜组(0.01≤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低于冰鲜组(P0.01)。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0.01≤P0.05),且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饲料组。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C18∶2)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营养品质特别是蛋白质品质及氨基酸组成要优于饲料组,且健康状况也优于饲料组,但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含量较冰鲜组极显著升高。因此,大口黑鲈的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来满足消费者对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55.
小线角木蠹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标准编号:DB 1301/T 297—2018)规定了小线角木蠹蛾的虫情调查、发生为害程度划分、防治标准、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检查等内容。该规程为有效控制小线角木蠹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6.
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基质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水质修复的一种方法。介绍了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包括基质类型、放置密度及水体C/N等,并探讨了生物膜处理养殖废水对池塘生态环境和水产产量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趋势,并指出生物膜技术是一种提高水产产量、净化水体、减少养殖废水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浮床技术作为生物操纵方法的一种,是一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它是利用浮床植物根系或者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植物的收割(收获)以实现降低或者消除水体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修复环境的目的.综述了生物浮床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及生物浮床的应用效果,并结合生物浮床的技术特点探讨其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观察和记录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同时就气温对中华花龟产卵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产卵行为观察表明,中华花龟产卵巢址一般都选择在高出人工搭建的池边产卵场平面21.148(+6.943)cm (n=60)的地方,整个产卵过程可分为6期:第Ⅰ期选巢、第Ⅱ期掘巢穴、第Ⅲ期产卵、第Ⅳ期盖巢穴、第V期护卵和第Ⅵ期回水体,回归关系分析表明,第Ⅲ期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统计分析了6年的气温与产卵情况的关系,结果显示每年12~2月平均气温之和与2月份的产卵量正相关(P<0.05),12~2月的气温之和决定了中华花龟每年初始产卵的时间.回归关系表明,产卵时长与繁殖性能呈显著正相关,这种选择压力促使雌龟产生质量更好的后代.  相似文献   
59.
国外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广东饲料》2005,14(1):31-32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研究范围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淡水品种,海水品种涉及较少;(2)缺乏对代表种的系统深入的研究;(3)对营养添加剂的研究开发重视不够;(4)对饲料原料的开发与质量控制重视不够;(5)多学科交叉不足,高新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生产中应用不普遍。了解国外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0.
设施渔业集成了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可实现渔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广州市渔业发展的加速,设施渔业正受到越来越多渔业养殖单位的关注。为加快广州市设施渔业发展,在全面客观分析广州市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广州市设施渔业发展的对策,为广州设施渔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