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1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研究植物生长抑制剂嘧啶醇在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长期保存中的作用,本文对添加嘧啶醇影响试管苗长期保存及其后期存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保存条件下,添加≥15μmo·lL-1嘧啶醇均可显著降低试管苗的株高。恢复生长研究证明,17℃保存条件下添加≥20μmo·lL-1嘧啶醇可以显著提高试管苗的存活率,保存12个月的试管苗可全部存活,保存18个月后Solanum chacosense和CE76品系仍有70%以上的试管苗可以存活。  相似文献   
52.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主要存在于一些野生种中,体细胞杂交是创制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具有对青枯病抗性的体细胞杂种与栽培种杂交产生的100个后代为材料,对其进行青枯病抗性评价,旨在筛选可供育种利用的青枯病抗性资源。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试管苗组培鉴定中100个杂交后代共有6个基因型表型抗青枯病,温室钵栽接种鉴定有8个基因型表现为抗病,在两种接种鉴定中均表现为抗病的有3个基因型(07SF.3-79、07SF.6-8和07SF.6-5)。选用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4对SSR标记引物(STI0051、STI0054、STI0056、STI0057),对100个基因型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有3个标记(STI0051.180、STI0054.180、STI0056.205)可以明确鉴定抗感基因型,它们表现为抗病稳定的3个基因型的标记位点与抗病对照的带型一致,而在感病对照中缺失,与表型鉴定结果吻合,表明筛选的SSR标记可以用于具有S.chacoense遗传背景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3.
试验以“米拉”脱毒苗为基础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和蔗糖浓度条件下,不同浓度BA以及不同时间加入BA对试管块茎形成与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A与光照条件,蔗糖浓度之间在影响块茎形成和生长过程中不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但三者均为块茎形成和膨大的必要条件,短日照有利于匍匐茎的发生,BA有利于匍匐茎顶端的膨大,蔗糖浓度与块茎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本文涉及的试验中,每天光照8小时,蔗糖浓度为8%,使用2p  相似文献   
54.
抑制脂氧合酶对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及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马崇坚  柳俊  谢从华 《园艺学报》2003,30(3):291-295
 采用LOX活性抑制剂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处理,探讨LOX对块茎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抑制剂处理的试管苗,其植株及块茎内的LOX活性以及内源JA含量明显下降,同时块茎形成株率、单株块茎形成数及平均块茎质量等皆明显降低。试验分析显示,匍匐茎中的LOX活性及内源JA含量最高,证明LOX在马铃薯块茎形成及膨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影响JA的生物合成来对块茎的发生及生长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5.
试验采用不同的马铃薯材料进行PCR 技术体系的研究, 建立和完善了马铃薯少量材料的DNA提取方法, 研究了PCR扩增中Mg2 + 浓度、引物和底物浓度对PCR产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以引物为10 mer 的PCR反应体系中, 适当提高Mg2 + 浓度(1-5 ~2-7 mM) 有利于PCR反应的进行, 而引物与底物只有在一个相对适当浓度范围内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过低会使扩增产物达不到可检测的水平, 过高则会影响扩增产物的特异性。本试验中引物的适宜浓度为0-8 μM, 底物为80 ~180 μM。所建立的优化马铃薯PCR 体系同样适用于水稻、玉米、番茄和油菜等作物。  相似文献   
56.
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目前,马铃薯已成为南方冬季农业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和农村经济新的生长点。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围绕产业的相关研究是马铃薯稳定发展的需要,在总结我国马铃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重点研究内容,以期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嘧啶醇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5个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试管苗单节段接种在添加20 μmol/L嘧啶醇的MS培养基中,在光照16 h/d和(17±1)℃温度条件下培养6个月后,分析嘧啶醇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基因型CE76外,20 μmol/L嘧啶醇对于参试基因型试管苗生长速度均有显著的延缓作用,但在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80%左右的基因型在添加嘧啶醇的培养基中培养6个月后其试管苗株高低于8 cm,其抑制率在50%以上.添加嘧啶醇培养基中培养的试管苗长势健壮,节间距显著缩短而节数没有显著减少,嘧啶醇也强烈地抑制根伸长.  相似文献   
58.
司怀军  谢从华  柳俊 《作物学报》2003,29(6):801-805
用两个马铃薯栽培品种"鄂马铃薯3号"和"甘农薯2号"的试管薯为供体材料,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简单、快速和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在含有75 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2~3周可产生抗性芽,4~5周获得完整的转基因植株.筛选出了试管薯遗传转化的优化条件,特别是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2 mg/L玉米素,两个品种的转化频率分别高达45.5  相似文献   
59.
马铃薯新品种华恩1号是从CIP具有晚疫病水平抗性群体组合395075.54×391679.12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7~2008年在贵州省两年区试中667m2平均产量为1742.8 kg,比对照品种Mira增产14.5%;块茎淀粉含量17.0%,还原糖含量<0.1%,Vc含量11.85 mg.100 g-1鲜薯;抗晚疫病,且属水平抗性类型。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寻找与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紧密相关的候选基因,以期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重要标记。【方法】以BCT和PCC1两个马铃薯群体为材料,对38个晚疫病菌诱导表达的ESTs和基因进行定位,再将定位结果与已定位的QTL位点进行比对。【结果】11个候选基因的引物在两个群体中扩增出13个多态性位点,其中12个多态性位点定位到遗传连锁图谱上。定位结果与QTL进行比较显示,07-F08-P1-564位于晚疫病QTL区域。【结论】07-F08-P1-564与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紧密相关。定位的候选基因丰富了马铃薯的连锁群,可作为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桥梁,同时也为筛选重要抗性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