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2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低碳意识不强,低碳农业技术受到农业边缘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完善,秸秆、农业废水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农业分散经营、低碳农业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加快“减量化”农业发展、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沼气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以促进广西低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2.
根区局部灌溉(PRI)是新的高效节水技术,由于创造了一个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的环境,从而影响土壤水分养分利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PRI和有机无机氮(N)比例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以及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土壤N、磷(P)含量的影响。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即常规灌溉(CI),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固定部分根区灌溉(FPRI)和3种有机无机N比例,即100%无机N(F1),70%无机N+30%有机N(F2),40%无机N+60%有机N(F3)。与CI相比,PRI玉米耗水量减少7.7%~17.1%,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2.4%~14.1%;玉米生长后期PRI湿润区土壤速效N和P含量较低,而PRI干燥区则较高。3种灌溉处理时,与F1相比,F2和F3时玉米总干物质质量和耗水量有所增加,从而玉米WUE分别提高5.5%~10.8%和0.5%~7.9%。这表明PRI和适当有机N比例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且FPRI较APRI易造成干湿区域土壤速效N和P含量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3.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低碳意识不强,低碳农业技术受到农业边缘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完善,秸秆、农业废水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农业分散经营、低碳农业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加快"减量化"农业发展、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沼气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以促进广西低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在两种施肥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水分亏缺对盆栽烤烟生长、氮钾含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下,与对照(正常灌水)相比,各水分亏缺处理对烟叶生长、氮钾含量和水分利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氮量为0.1gkg-1土,N∶P2O5∶K2O为1∶1∶3时,伸根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对烟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效益较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8.9%和31.2%;而旺长期和成熟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提高效果则不明显。因此,本实验条件下,在较低施肥条件下进行伸根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占田间持水量的50%~60%)可明显提高烟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灌溉与施肥方式对不同品种红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了解红麻水肥利用特点,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水肥管理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供试红麻品种分别为福红992和红优2号,采用沟灌(F)和滴灌(D)两种灌溉处理和60%N、K肥作基肥,40%N、K肥作追肥处理(T1)、40%N、K肥作基肥,60%N、K肥作追肥处理(T2)和20%N、K肥作基肥,80%N、K肥作追肥处理(T3)等3种施肥处理,两品种分别另设置不灌溉、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H和CKF).收获后,测定红麻纤维产量、强力和线密度.[结果]红优2号DT2处理纤维产量最高,为14.5 t/h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T1和T2处理下滴灌处理纤维产量均高于沟灌处理;FT1处理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均为最大,分别为484.1 N和8.580 T,T1和T2处理下沟灌处理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均显著高于滴灌处理.福红992 FT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为11.5 t/ha,同种施肥方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FT3处理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均为最大,分别为448.3 N和7.327 T,同种施肥方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对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影响不显著.[结论]红优2号采用DT2和FT1处理时可分别获得较高产量及较优品质,福红992采用FT2处理时其产量和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56.
生物有机肥和石灰对木薯生理性状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3种石灰水平下,生物有机肥对木薯生理性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25%生物有机肥处理叶片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提高9.2%、3.8%、5.2%、9.2%、14.7%和1.4%;而50%生物有机肥处理叶片叶绿索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  相似文献   
57.
灌溉方式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常规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R)、控制灌溉(controlled irrigation,CIR)和间歇灌溉(intermittent irrigation,IIR)等3种灌溉方式和不同比例有机氮和无机氮(F1:60%无机N+40%有机N;F2:80%无机N+20%有机N;F3:100%无机N)配施对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水稻土壤酶(转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从孕穗期至抽穗期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MBC和MBN均不同程度提高,并达到峰值,而从抽穗期至乳熟期则逐步下降;CIR和IIR处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MBC和MBN一般高于FIR处理;有机氮和无机氮肥配施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MBC和MBN一般高于单施无机N肥,且高有机肥比例的F1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有机无机氮配施F1处理条件下,节水灌溉方式(CIR和IIR)能有效地提高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弄清"薄浅湿晒"和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下稻田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CIR:常规灌溉;TIR:"薄浅湿晒"灌溉;DIR:干湿交替灌溉)和3种施氮处理(FM1:全尿素;FM2:猪粪替代30%尿素;FM3:猪粪替代50%尿素),测定了分蘖期、孕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脲酶、羟胺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分析了各微生物活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孕穗期不同处理土壤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较多,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且DIR方式下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较高。FM3处理下,与CIR方式相比,DIR方式下的土壤亚硝酸细菌数量在分蘖期提高2.31倍,分蘖期至乳熟期的平均土壤硝酸细菌数量及脲酶、羟胺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增加2.07、0.81、554.72和1.78倍,但是4个时期的平均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下降31.34%和43.82%。TIR方式下的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指标与CIR方式的差异因施肥处理和生育期而异。DIR方式下,与FM1相比,FM3处理显著增加乳熟期土壤亚硝酸细菌数量、孕穗期和成熟期硝酸细菌数量、分蘖期和成熟期反硝化细菌数量、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分蘖期和乳熟期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以及孕穗期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除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硝酸细菌数量、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他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水稻孕穗期是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的活跃时期,DIR方式能有效提高分蘖期和孕穗期大部分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指标,而TIR方式和FM3处理在乳熟期或成熟期可显著增加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9.
为获得减少稻田N_2O排放的合适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对生育期内稻田N_2O排放通量和不同时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和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并分析了采样当天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无机氮含量和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关系。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即常规灌溉(CI)、"薄浅湿晒"灌溉(TI)和干湿交替灌溉(DI),以及2种施氮处理,即全部施用尿素(RN1)和50%尿素+50%猪粪(RN_2),2种施氮处理氮用量相同。相同施氮处理下,TI模式可以降低稻田N_2O排放;DI和TI模式土壤无机氮含量、硝化细菌数量和亚硝化细菌数量较CI方式高,而CI和TI模式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较DI模式高。相同灌水模式下,RN1处理可显著降低稻田N_2O排放,且RN1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硝化细菌数量、亚硝化细菌数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较RN_2处理低。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和NH_4~+-N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309,P0.01),且土壤NH_4~+-N含量与硝化细菌数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之间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555,P0.01)。因此,"薄浅湿晒"灌溉和尿素处理可以降低稻田N_2O排放,且稻田N_2O排放通量受到土壤NH_4~+-N含量、反硝化细菌数量和硝化细菌数量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0.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中氮肥用量高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提高氮肥利用率,本研究以‘桂糖4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对比5种施氮量(N150:150 kg/hm2、N225:225 kg/hm2、N300:300 kg/hm2、N375:375 kg/hm2、N450:450 kg/hm2)和2种施氮次数(R1:3次施入,30%氮肥作基肥、30%作分蘖肥和40%作攻茎肥;R2:2次施入,30%氮肥作基肥和70%作攻茎肥)下宿根蔗生长、产量、含糖量以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1)蔗茎产量受施氮量影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2种施氮次数的蔗茎产量均呈现递增趋势。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次数的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R1N375、R1N450、R2N375和R2N450处理甘蔗产量较高,分别为106.4、112.2、106.4和109.1 t/hm2。(2)随施氮量增加,蔗糖分先增加后减少。N375和N450下,R1的蔗糖分显著高于R2。随施氮量增加,R1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无显著变化的趋势,R2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N375和N450下,R1的产糖量显著高于R2,R1N375和R1N450处理甘蔗含糖量较高,分别为14.95和14.58 t/hm2。(3)R1和R2的当季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2%~36%和20%~32%。因此,当施氮量为375 kg/hm2,以30%基肥、30%分蘖肥和40%攻茎肥是蔗叶还田下宿根蔗的最优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