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I471938是从美国引进的大豆耐萎蔫抗旱种质资源。为更好了解和利用该材料,分别在灌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比较PI471938与普通大豆品种Dare、丰收黄根系及地上部性状的差异,并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分离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杂交后代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和干旱处理条件下,PI471938的根干重、根体积、主根长均显著高于Dare和丰收黄(P0.01),说明根系发达是PI471938耐萎蔫的重要原因。供试亲本和各世代材料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均与根干重及根体积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对根系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指标。在Dare×PI471938杂交组合的F2代,不论在灌水还是干旱条件下,根干重均以微效多基因控制为主,主基因遗传率较低;根体积在灌水条件下表现多基因遗传,而在干旱条件下则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54.63%。在干旱条件下,丰收黄×PI471938组合的根干重、根体积均以多基因控制为主。以在干旱条件下种植的Dare×PI471938组合的F2代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大豆根系及地上部性状进行QTL定位,检测到位于3个不同连锁群的5个主效QTL,表型贡献率在16.07%~38.44%之间。  相似文献   
52.
53.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度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21至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各功能研究室主任、首批入选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本年度的工作进行考评,讨论2008年新增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的任务规划,讨论并修改<2008年度大豆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和<2008年度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学习农业部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安排2009年度工作.  相似文献   
54.
通过收集19个省(市、区)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开花期、成熟期等数据,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生育期性状的异同,分析二者生长发育的同步性.结果表明,以北纬40°为界,以南地区野生大豆的生育期长于栽培大豆,以北地区则略短;由南向北,野生大豆营养生长期(V)缩短、开花提前,生殖生长期(R)延长,生育期结构比值(R/V)提高.与同纬度地区野生大豆相比,栽培大豆的营养生长期(V)短,R/V比值高.在北纬25°~ 30°区域,野生大豆与春播类型栽培大豆花期不遇,而在北纬35°及以北地区,二者的开花持续期基本重合.鉴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在进化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遗传结构,作者认为对栽培大豆“污染”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的“风险”不应高估.研究结果可为野生大豆的原位保护及在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2005年以来,农业部连续4年开展了大宗农产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工作。4年间,共推介大豆主导品种22个、大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4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介,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充分展现了科技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介绍了农业部推介大豆主导品种的类型、适宜区域和在生产中的比重和作用,分析了主推技术的要点和增产效益,比较了大豆主要品种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大田主要品种覆盖比例的大小。从主要品种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看,六大作物品种区域适应能力排序为:玉米〉小麦〉棉花〉大豆〉油菜〉水稻。作者提出,在今后的大豆育种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品种适应性的改良;在主导品种推介中,应适当增加大豆、水稻等光温敏感、区域性强、适应范围窄等作物的主导品种数目。  相似文献   
56.
西北旱作大豆田不同地膜覆盖模式保墒增温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覆盖栽培是缓解干旱和春季低温等西北地区大豆生产制约因素的有效措施。为比较不同地膜覆盖模式在旱作大豆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中黄41为材料,选用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平作、全膜平铺、半膜覆盖平作4种覆盖播种模式,以露地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模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影响明显。大豆苗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全膜覆土平作和全膜平铺,显著高于半膜覆盖平作和露地平作;分枝期至结荚期,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更加明显,全膜覆土平作、全膜双垄沟播和全膜平铺处理的含水量分别为15.6%~16.8%、15.1%~17.1%和14.4%~16.3%,比露地平作高2.5~5.1个百分点,较半膜覆盖平作高2.0~4.2个百分点。苗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较半膜覆盖平作高2.0~4.6℃,较露地平作高2.9~5.1℃;分枝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较半膜覆盖平作高1.6~2.9℃,较露地平作高2.6~4.5℃;开花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较半膜覆盖平作高0.9~2.3℃,较露地平作高3.5~5.2℃。地膜覆盖处理的产量均高于露地平作,其中以全膜双垄沟播最高,较露地平作增产45.78%。可见,不同覆盖模式均可起到保墒增温增产效果,其中全膜双垄沟播实现了雨水的富集叠加利用,保墒、增温效果好,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7.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拓宽新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大豆在南繁条件下的杂交结实率,本研究选用7个东北春大豆早熟品种,在海南三亚进行光照处理和杂交技术试验,观察供试品种在长日照(18 h)处理和三亚自然短日照条件下植株形态、生长发育进程、花器官特征和花粉育性的变化,并研究光照处理、母本是否去雄和母本花蕾大小对杂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冬季自然短日照致使大豆开花持续时间缩短,株高、花朵数量和单花重量降低,花朵及其各组成部分变小(P<0.01),花粉败育率上升(P<0.01)。以自然短日照处理植株作母本、长日照处理的材料作父本,在母本植株上选大花蕾,采用不去雄杂交,获得64.36%的杂交结实率,可基本满足杂交育种的需要。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南繁条件下提高大豆杂交成功率的综合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8.
在农业部科教司的大力支持下,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特设“大豆科技示范户论坛”(Farmers’Forum)。科技示范户论坛及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引起国内外大豆专家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成为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上的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59.
设置短日照(12 h)和长日照(16 h)两种光周期处理,并以春播模拟低温、夏播模拟高温条件,形成长日+低温、长日+高温、短日+低温、短日+高温4种光温组合。2007年对近年育成的10个北方春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系)和18个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光温反应特性鉴定。2008年对50份材料进行了光周期反应鉴定。结果表明,不论在低温(春播)还是高温(夏播)条件下,短日照均加快大豆的发育进程,导致开花提前;不论在长日照还是短日照条件下,高温均减少出苗至初花的日数。光周期和温度对大豆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互作,随着温度的升高,短日照促进大豆发育的效应有所加强;随着日照的缩短,高温加快发育的作用也有所增大。供试大豆品种生态类型在光周期反应敏感度(PRS)、温度反应敏感度(TRS)及光温综合反应敏感度(PTCRS)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北方春大豆品种的上述3个指标均小于黄淮海夏大豆品种,但前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温度反应敏感度差值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周期反应敏感度差值均较后者高,说明北方春大豆品种光温互作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60.
广适应大豆品种中黄13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黄13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适宜推广范围覆盖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北方春大豆区、南部和南方多作大豆区部分区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为分析中黄13广适应的机制,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中黄13开花期、成熟期等生育期性状,株高、节数、分枝数等农艺件状和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品质性状对光周期的反应,比较中黄13不同性状间以及中黄13与成熟期相近的品种中黄24和凤交66-12间光周期反应敏感性的差算,并分析中黄13在各级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稳定性,以期为中黄13的进一步推广和广适应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黄13在短日照(12 h)、长日照(16 h)和北京自然光照条件下均能正常开花结实,生育期性状的光周期反应敏感性弱于中黄24和风交66-12.随光照长度的增加,中黄13的株制和农艺性状变化较为明显,但与中黄24和凤交66-12相比,其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顶端花序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性状的光周期反应敏感性均较弱,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其蛋白质含量受光周期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光照处理和区域试验的结果,认为光周期反应相埘钝感是中黄13广适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