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豆育种家年会于2008年1月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的专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大豆行业科技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大豆科技支撑计划育种项目参加人及部分特邀嘉宾共84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的美国大豆品种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和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从美国引进的4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实验过程中,首先通过喷洒草甘膦对待测材料进行表型鉴定,然后通过PCR分子检测分析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有无,初步判定引进材料是否为转基因大豆,最后对目的基因CP4-EPSPS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所测材料是否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大豆本身的凝集素基因作为PCR检测的内置检测标准,有效排除了由于DNA质量、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46个引进品种中,5个是抗草甘膦转基因品种,41个是非转基因品种,它们可作为我国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3.
2014年8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37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门、推广机构、种子及加工企业、期刊编辑部等4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冷建田  陈应志  王英  吴存祥 《大豆科学》2007,26(3):293-299,304
应用2004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全国166个参试品系的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对同一生态区的品系进行主成份分析,对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与纬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可分为6个特性不同的组群,组群间各性状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生态区之间育种目标的差异;不同生态区主成份个数和主成份因子不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与纬度均存在一元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1和0.2868,回归模型分别为Y=46.4183-0.1357×1和Y=18.1613+0.05014×2.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及为国家区试点分布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TMTL,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获得26株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4株为阳性,初步证明γ-TMT已整合到这4株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MADS-box家族蛋白是一类序列特异的转录调控因子,在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中起作用。本研究对MADS-box家族蛋白在植物开花、果实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根瘤形成中的功能作了概述,提出了部分MADS-box家族蛋白的双功能调节性质,并对MADS-box基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表型鉴定和PCR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国储库拒收的疑似转基因大豆进行了转基因成分检测.表型鉴定方法为草甘膦叶片涂抹,PCR分子检测对象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目的基因CP4-EPSPS.利用大豆自身的凝集素基因作为PCR检测的内标基因,以有效排除DNA质量、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材料不抗草甘膦除草剂,也不合所检测的外源基因,由此判断该批次材料不是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8个分属MG000~MGVIII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 通过多点对比试验, 对来自16个试验组的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个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与划分。所有品种均在北京、武汉两地春播, 并选用部分代表性品种在18个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表明,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介于MG0~MGVI之间。不同区域的对照品种可归属相同的生育期组。北方春大豆区晚熟组、西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及西南山区春大豆区的对照品种均属MGIII;长江流域春大豆区、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区对照品种属MGV或MGVI。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区2个对照品种福豆301和泉豆7号所在生育期组差异较大, 分别归属MGII和MGIV。根据生育期组并考虑其他因素, 建议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组由目前3个组以黄河为界划分为2个组, 并对南方部分试验组进行调整。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和西北春大豆区对照品种尽管生育期组相当, 但因品种抗旱性要求不同, 建议分别设置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兴聚农业合作社社员和周边个体农户实地调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下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情况。农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次序为:农业机械和设施>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个体农户技术需求的次序为: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业机械和设施>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在同类技术的需求内容及最终效益方面亦有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依据不同生产规模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高中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比较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3种不同播种方式的节本增收效果,并分析了间苗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的产量、效益均较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处理高;间苗可改善植株的农艺性状,但在3种播种方式条件下均不增产,同时降低净利润;在不间苗条件下,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处理净利润较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处理分别增加1053.60、2109.45元/hm2,增效分别为31.7%、93.0%,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处理成本利用率分别是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处理的1.4、2.3倍,表明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为黄淮海夏大豆节本增效的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