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3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早选3号是最新育成的早毛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大粒等优良性状,在2000年、200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57.98kg/667m^2,比对照1合丰35、对照2台湾292分别增产21.04%和10.28%.最高鲜荚产量1300kg/667m^2。该品种还具有稳产、耐病毒病等优点,适宜江苏省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52.
4种浓度的植物生长素处理苗期的结球白菜反义BcpLH基因转化株后发现, IAA处理的转化株叶色变淡,叶片外卷.激素浓度在0 ~ 0.01 mmol·L-1和1.0~10.0 mmol·L-1两个区域时,转化株和非转化株的叶形指数略有增加,而在0.01~1.0 mmol·L-1范围内,两者的叶形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IAA在此浓度范围内,叶肉细胞沿主叶脉方向的纵向生长受到的抑制强于横向生长所受到的抑制.虽然0.1 mmol·L-1以上浓度的IAA对转化株和非转化株的叶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但与非转化株相比,转化株的反应较为迟钝.对非转化株的下胚轴生长有不同作用的IAA拐点浓度是0.01 mmol·L-1,而转化株的拐点浓度是1.0 mmol·L-1.IAA对转化株和非转化株的主根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但转化株对IAA的敏感性弱于非转化株.  相似文献   
53.
洋葱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葱素有保健食品的美称,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洋葱的品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蛋白质、丙酮酸等是洋葱的重要品质性状。高营养、高干物质含量、耐贮运、具甜味及适宜脱水加工的洋葱品种是国际上洋葱育种的主要方向[1]。目前,有关洋葱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国内外研究较少,仅有关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丙酮酸含量、总糖含量和非还原性糖含量遗传的报道[2~5]。为进一步了解洋葱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提高洋葱品质性状的育种效率,我们对洋葱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  相似文献   
54.
陈新  唐浩  严继勇  高兵 《大豆科技》2007,(3):34-35,46
以来自5个国家的9个辐射诱变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纬度来源的大豆品种在泰国的表现.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82~96 d,产量为0.51~2.34 t/hm2,其中以来自泰国的Sukhothai产量为最高,来自中国的HC18M产量为最低.构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每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这说明在热带地区每株荚数对产量因素的贡献为最大,每荚粒数为其次,而百粒重等对产量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55.
野生大豆抗草甘膦基因漂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种植从阿根廷引进的抗草甘膦大豆,并在其四周50m范围内种植野生大豆Y-8104,野生大豆收获后第二年继续种植,通过喷施高剂量草甘膦,发现一株抗草甘膦野生大豆,对该抗草甘膦大豆在田间种植,取其叶片提取DNA,再经过PCR检测,确认为阳性,初步判定该株野生大豆为基因漂移植株.  相似文献   
56.
黑腐病是影响甘蓝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致病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全国各地发病田间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致病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来源不同的该菌株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以Xcc8004为接种菌,采用喷雾法对11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黑腐病菌DNA序列存在碱基差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相近地区黑腐病菌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致病力测试初步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收集到的黑腐病菌致病力较强;供试材料均未表现免疫和高抗反应,不同材料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筛选到抗病材料3份,耐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3份,高感材料2份。建立一套有效的黑腐病生理小种划分鉴定方法并筛选高抗黑腐病材料是今后黑腐病抗病育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7.
毛豆新品种早选3号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选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出的毛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区试平均鲜荚产量9 780kg/hm2,居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1合丰35和对照2台湾292分别增产32.98%和25.35%,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播种至采收85d,为中熟品种;百粒鲜重70.7g,属大粒品种,适于外贸出口.利用日光温室提早或延迟播种,可获得较好效益.对该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亦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探讨低温胁迫下甘蓝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细胞内Ca2+分布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越冬甘蓝的耐寒性机理研究及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低温培养箱模拟逆境条件处理甘蓝幼苗,研究其对甘蓝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内Ca2+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品种间差异.5℃低温处理时,甘蓝叶片大多数细胞器基本无损,排列有序,表明耐冷材料和冷敏材...  相似文献   
59.
以20份类型丰富的F1及亲本甘蓝为试材,探讨了不同甘蓝类型、F1及其亲本材料、供体植株的生长温度、供体植株的花期、高温热激时间、NLN培养基pH值等因素对甘蓝小孢子胚胎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为建立高效、完善的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叶球类型与小孢子的产胚率无明显相关性,但不同栽培季节及熟性的甘蓝品种间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春秋类型的早、中熟甘蓝要明显好于晚熟的越冬甘蓝;用产胚能力强与产胚能力弱的材料分别做亲本杂交,所得杂交种的出胚率介于两亲本之间,表明小孢子产胚能力是一种受基因调控的遗传性状;供体植株的生长温度对于结球甘蓝胚状体的产生并无显著影响;从胚胎发生频率及胚胎质量来说,初花后10 d内(开花初期至盛花中期)是取样的最佳花期阶段;对于大多数基因型而言,32.5℃热激预培养48 h较24 h更有利于胚胎发生,热激32.5℃48 h并结合NLN-pH6.2为最佳处理组合,比目前在甘蓝类蔬菜中常用的32.5℃24 h+NLN-pH5.8的培养体系在基因型反应范围及胚胎发生频率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0.
秋季专用平头甘蓝新品种锦秋6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秋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秋季专用平头中熟甘蓝新品种。该品种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秋季栽培,中熟,定植后70 d左右收获,适应性好,抗黑腐病、病毒病、枯萎病等病害;球形美观,颜色绿,品质佳;单球质量1.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3 650 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