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篇
  10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多层次防护林体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和田地区多层次防护林区的调查研究,进行了林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评估结果表明,在和田玉北的多层次防护林体系中,生态服务价值居第一位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价值为2.12×106元,占总比例的43.09%;位居第二位的是净化大气环境,价值1.08×106元,占总比例的21.95%;调节大气组分价值排在第三位,为19.35%;涵养水源价值占总比例的11.85%,固土保肥价值量最小,仅占3.76%;在不同的治沙工程措施中,与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区和人工林区相比,多种植物配置区土壤肥力较高,单位面积的价值最高,达到了266.67元/hm2。  相似文献   
52.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热量条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和Log istic生长曲线方法,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田间试验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酿酒葡萄的关键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各生育阶段温度指标和低温冻害指标,为河西酿酒葡萄区域化生产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气候资料。  相似文献   
53.
利用陇东黄土高原旱作玉米拔节至抽雄期降水量与产量及生物量资料,分析降水量与产量及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拔节至抽雄期降水量与产量相关系数达0.8304,通过0.001信度检验,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对果穗长、百粒重和果穗粗影响明显;对抽雄至成熟期鲜重和干物质重的影响基本为正效应,但相关性不显著,对穗的影响具有逐步增强趋势.降水量年型与产量年型完全对应年占总年份的50%,完全对应年和基本对应年占总年份的75%.降水最少的年份为1997年,为19.1 mm,玉米产量为137.2 kg/667m2,最多年份为2005年,为185.3 mm,玉米产量为662.1 kg/667m2,并建立了利用降水预报产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54.
气候变化对陇东冬小麦生态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残塬"董志塬"的变暖及冬小麦生态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董志塬"近35 a来年平均增温线性趋势达0.0505℃,增温表现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同时上升,且冬春季增温速度最快,秋季次之,夏季增温最平缓;增温对冬小麦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生育期(线性趋势0.91 d/a)、越冬期(线性趋势0.85 d/a)显著缩短,春季发育期普遍提前(返青期以0.57 d/a的线性趋势提前,拔节期以0.42 d/a的线性趋势提前,成熟期以0.48 d/a的线性趋势提前),而春季各发育期间间隔日数并未出现缩短的趋势.认为气候变暖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气候变暖,尤其冬春气温显著升高将导致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增大,春旱加剧,不利于春季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冬小麦全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前,能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55.
以黄土高原甘肃庆阳西峰为半湿润雨养农区典型代表,分析研究油菜营养生长阶段苗期、蕾苔期和生殖生长阶段初期开花始期的冠层反射光谱特征与其覆盖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几个时期油菜覆盖度与450、550、650、850、1650nm波段反射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蕾苔期,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研究了10个常用的植被指数同油菜覆盖度间的相关关系,这10个植被指数同油菜覆盖度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性高于同单波段反射率间的关系.并且,利用各时期最优的2个植被指数建立了油菜覆盖度线性及非线性回归监测模型,方程的拟合度都较好.苗期,线形和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差异不大,蕾苔期,以线性方程拟合精度较其它方程高;开花始期则以指数模型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56.
利用春播两年生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平行气候条件观测资料,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的生长高度和速率的时间变化规律,千物重和鲜草重与活动积温的相关关系;根据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光合产量和温度及降水订正模型,计算紫花苜蓿的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春播当年的开花~枯黄,第二年的显蕾~开花期的生长高度增长量达最大,生长速率在萌芽~分枝、显蕾~开花期达最大;干物重和鲜草重与活动积温在分枝~显蕾期同时达到最大值;水分是陇东紫花苜蓿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在中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尚有较大的气候生产潜力有待利用.  相似文献   
57.
在西峰设置田间黄花菜越冬期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小区试验,观察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底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越冬地膜覆盖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库蓄水,增加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春季地温,促使黄花菜生长发育进程加快,生长势旺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春旱造成的危害,对增产增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8.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甘肃省日平均气温≥0℃积温与冬小麦、春小麦产量及≥10℃积温与玉米产量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0℃和≥10℃积温与旱作区和灌溉区的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旱作区冬小麦产量与秋春季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生育期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但是,由于河东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限制了热量资源增加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夏秋作物产量的提高,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显现。  相似文献   
59.
甘肃陇东南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利用程度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种植试验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模拟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土壤水分消耗过程,揭示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累积特点及其土壤水分利用规律。发现1年生紫花苜蓿在开花期物质累积以地上为主,干物质上/下比可达2.92;开花以后逐渐以地下部分为主,到收刈期干物质上/下比为0.57。紫花苜蓿的田间贮水量小于粮食作物,耗水量大于粮食作物。紫花苜蓿的土壤利用率大于粮食作物,是小麦的2.1~2.8倍,玉米的2.0~2.5倍。  相似文献   
60.
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是表征稻米营齐品质的重要指标。选用优质稻品种“云恢290”在云南的蒙自、开远、石屏进行无控制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和稻米品质的实验室化验分析结果,采用积分回归方法y=α0+∫^T α(t)x(t)dt研究了云南高原气象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形成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为云南优质稻生产中品种布局、根据生产目的需要合理安排播期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影响蛋白质、氨基酸的主导气象因子有所不同,蛋白质主要受日照时数和最高温度的影响,而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主要受日照时数及最低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