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30篇
  641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8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武耀星      张梅    杨勇    吕泽民  张秀卿  王亮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129-134
桂花是我国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被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饮食和药用,桂花的栽培品种在城乡园林景观中较为多见,但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生境恶化,物种多样性也随之减少。该文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对桂花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可探究气候变化下该物种的生境变迁,并了解其地理分布与气候间的相互关系,为桂花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根据影响桂花适生区分布的31个环境因子和当前桂花生境的368个自然分布点,对当前和未来(2050年、2070年)桂花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用刀切法检验来评估气候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在当前环境条件下,桂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33°N以南的地区,总潜在分布区面积约224.23×104 km2;2)干燥季节的月降水量、潮湿的频率、干旱季节的平均温度是影响桂花生境的主导环境因子;3)随着未来气候的改变,桂花的潜在分布区向北偏东高纬度地区发生迁移,西南地区潜在分布区减少,建议该地区的桂花居群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数据伦理难题,亟需探究与开放科学创新生态相适应的数据处理伦理准则。建立与开放科学创新生态构建相匹配的数据处理伦理准则,指导开放科学创新生态中的参与主体在数据创造、共享、传播、利用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开展行动,约束数据处理行为向好向善、造福社会,对于营造良好开放科学创新生态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法,立足数据处理伦理的相关法律、指南、框架草案、政策以及典型数据管理模型,从普适的角度出发,立足数据获取、存储、管理、使用和销毁的实践,面向广义的社会性数据,同时兼顾一部分科研数据,关联整合不同的准则内容,寻求现有准则间的共有主题和内容,归纳数据处理伦理准则的一般维度和认可度较高的准则内容。其次,本研究结合开放科学理念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从国内最新规划政策与开放科学内涵中,提炼出开放科学创新生态环境下的数据处理伦理准则需求。最后,本研究通过矩阵分析综合比较两项结果,从共性和特性、准则内容与政策及理念协同等角度,分析得出开放科学创新生态构建中的数据处理伦理准则框架。[结果/结论]现有的数据处理伦理准则在开放科学创新生态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但仍需动态拓展。本研究结合开放科学理念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开放科学创新生态数据处理伦理准则框架,包括长治久安、协调有序和系统科学3个维度和15个要素,旨在服务于适应中国开放科学创新生态发展的数据处理伦理准则文本的进一步制定,并为机构的数据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人地矛盾,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下,研究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远程数据采集技术、GIS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情信息的实时采集、综合利用,构建基于"3S"的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系统的构建包括农情采集终端硬件设计、农情采集终端嵌入式软件开发、精准农业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开发。  相似文献   
54.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绿洲边缘区,于8月中旬,对大田甜叶菊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田甜叶菊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中午光合下调现象,日均值为(9.97±0.34)μmol/(m~2·s);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日平均值为(5.99±0.54)mmol/(m~2·s);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相似,日变化平均值为(0.15±0.01)mol/(m~2·s);甜叶菊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76μmol CO_2/mmol H_2O.同时分析了光合指标与植株生物量,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发现光合速率与干叶产量,茎干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广东省农用地产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空间插值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各二级区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 分析,探讨了广东省农用地产能与人均GDP 的空间关联特征,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院广东省 农用地产能受耕地空间格局影响显著,农用地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受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影响明显,人均GDP 与 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关联性具有差异性,广东省二级区人均GDP 与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关联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粤东沿 海地区和雷州半岛中部>粤中南地区和粤北地区>粤西南地区和潮汕平原区>珠三角平原区。  相似文献   
56.
以青藏高原六棱裸大麦(即青稞)和其他地区大麦共323份种质为材料,探讨其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标和千粒质量6个性状。结果显示,6个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5.68%~15.67%,多样性指数为1.83~2.07,表明参试材料种子表型变异大,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除密度指标与种子面积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的6个种子性状分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4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对323份大麦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Ⅱ类群主要是青稞农家品种和育成年份较早的品种,第Ⅲ类群主要是青稞现代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第Ⅳ类群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以外的二棱皮大麦。可见,在开展青稞种质资源内杂交的同时,不同棱形材料间杂交是改良青稞种子性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7.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8.
林火烈度的量化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野外样点实测数据,根据火烧迹地各组分生物量,构建了火烧烈度的量化指标:火烧烈度指数(Fire Severity Index,FSI)。依据构建的FSI,对过火林分的火烧烈度进行了量化分级,并通过野外记录的综合火烧指数(Composite Burn Index,CBI),对FSI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FSI能够直接量化火烧烈度严重性,可准确地揭示不同火烧烈度对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青海湖鸟岛地区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个体与群落水平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旨在:(1) 在小尺度上调查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草地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2) 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检验同速生长理论;(3) 为青海湖周边地区地下生物量估计提供数据支持,并讨论环境因素对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值(R/S)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水平上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青海湖流域鸟岛地区个体水平上根长、株高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3~6.0,均值和中值分别为1.6和1.3;个体水平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也有较大的变化范围(0.4~11.3),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5和1.5;群落水平地上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21.59~352.77 g·m-2,地下生物量变化范围为741.98~1182.20 g·m-2,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4~7.1,均值和中值分别为3.0和1.9。土壤水分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都影响到了植物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的分配。基本表现为:个体水平上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该区域草地生物量分配规律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都不支持等速生长假说。  相似文献   
60.
氮肥形态对伴矿景天生长和锌镉吸收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锌镉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为供试植物,采用单边根袋法盆栽试验研究了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施用对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Zn、Cd的化学行为,以及伴矿景天生物量和Zn、Cd吸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硝态氮肥更能提高根际土壤Zn和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增大植物体内Zn和Cd浓度(P0.05),增率分别为38.2%和110%,但施用铵态氮肥更有利于促进伴矿景天的生长,增率为49.4%;氮肥形态对伴矿景天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植物地上部Zn、Cd浓度的效应,施用铵态氮肥显著提高Zn和Cd总吸收量,增率分别为53.3%和123%,施用硝态氮肥对其则无显著影响。施用铵态氮肥较硝态氮肥更能提高伴矿景天的污染土壤Zn、Cd吸取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