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国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波动性、结构的复杂性、“体质”的脆弱性和调控的滞后性4个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开展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监测,可使耕地管理由静态、被动状态走向动态、主动状态,实现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调控的超前性,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并阐述了耕地生态经济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所包含的警义、警源、警兆和警度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及构建中国耕地生态经济动态监测机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2.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江苏省城市化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研究快速城市化下的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变化驱动机理,并构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驱动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化、经济非农化、人口密度以及非农就业率与土地利用程度呈正相关,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是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强度与土地利用程度呈负相关,国家土地政策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控制土地利用程度无限增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分析城市化与城镇村与工矿用地之间的动态关系,引入“城市化下的边际城镇用地扩张量”指标,发现“城市化下的边际城镇用地扩张量”总体上是一个减小的过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0%情况下,城镇村与工矿用地的总面积将比2003年增加30.7%,可见,城市化背景下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对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协调城市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相互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以典型的快速工业化城郊青岛市城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现行土地利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开发区规划无序,用地低效,区域内工业园区已开发土地面积占规划面积比例普遍较低;(2)生态占用太大,据测算,城阳区人均生态赤字已达到1.542 6 hm2;(3)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纺织箱包、电器机械、化工橡胶、食品工业的产值比例与其工业“三废”的排放比例相当,对环境胁迫性大;(4)不当的土地利用引发社会问题等。据此,论文在运用SW OT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统筹城阳社会经济发展的包括土地集约利用、土地生态保护、推行循环经济机制以及完善社会受益分配机制的土地利用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44.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进行了评价。首先建立全国生态足迹及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1996~2002年),认为2000年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控制不力直接导致中国人均生态供给较规划预期值少0.8%,并建立模型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远期目标(2010年)以及按照现在中国生态足迹强度发展的预期进行了规划的有无对比的足迹预测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按照目前土地利用现状的趋势演变下去,预计到2010年,预期将比规划目标减少2.7%的生态供给,却增加1.53%的生态赤字。并就2001年的全国各省市土地利用现状做了全国生态足迹及其相关指标的区域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45.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土壤》2004,36(2):136-140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有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耕地质量保护形成决定性影响。尤其在我国进入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形成强烈冲击。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发展对耕地质量保护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WTO框架下农业发展主要对农村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保护的微观主体农户行为产生影响;WTO框架下非农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污染扩散、国际污染转移等方式直接影响到我国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户保护耕地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为确定我国耕地质量变化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WTO框架下我国产业升级对耕地质量影响分析,本文提出完善耕地质量保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6.
在分析“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的农户土地转用决策机理的基础上,以江西丰城市的农户调查资料建立了“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计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退耕收益补偿对比值对土地利用变化有显著的影响;(2)“退耕还林”政策中对土地产权的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影响不大;(3)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影响因素不同,土地资源丰度、农户择业行为对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影响较大。并进一步就推进生态友好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引导土地利用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7.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户层次农业土地用途变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理解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利用32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层次的土地用途变更的影响因素。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常熟市、如东县和铜山县,分别代表江苏省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研究表明,农户层次的土地用途变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地市场参与、劳动力市场参与、区位条件、农户土地资源禀赋等;土地市场的参与导致了更多的土地用途变更;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土地用途变更有不同影响;而非农收入的提高则会提高农户土地用途变更比重;农户层次的土地用途变更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8.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98所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该专业主要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实习课组成;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可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实践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无特色和学生就业不理想是制约该专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专业建设是系统工程,通过准确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带动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完善,促进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49.
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结构分析定量方法以及威弗-托马斯组合类型分析法对南京市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区位进行分析,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多样化和均匀化,土地利用区位组合数由3增加到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结构呈线性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创立的10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发展中暴露培养目标不科学、专业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清楚等问题.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认为该专业应该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备综合性、社会性、动态性、创新性特点;专业发展方向由师资力量来确定并要考虑区域发展特点;专业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并要合作编著专业核心课程统编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