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4篇
  24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根据分子连接性指数估算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晓霞  陶澍  李杭  朴海善 《土壤学报》1999,36(3):334-340
根据分子拓扑理论,研究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有机污染物吸附系数的关系。通过对300种有机化合物的1^X与logKoc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X与非级性化合物Koc的对数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当在模型中引入1^X^v、^2x和^2Xv时,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2.
在水培玉米幼苗的暴露实验中,控制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物(DOM)的浓度水平(0、0.5、1、2、5、10mg·L^-1),观察其对水培溶液中多环芳烃(芴与菲)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洗脱条件,将根部多环芳烃分为弱吸着(氯化钙提取)、强吸着(甲醇提取)与吸收(索氏提取)3种不同的形态。结果表明,短期暴露(4d)后,培养液中多环芳烃浓度迅速下降至起始浓度的10%左右,玉米幼苗对菲的吸收强于对芴的吸收,而吸着量相似,大部分以强吸着态存在于根表。低浓度可溶性有机物(小于2mg·L^-1)的加入有助于芴与菲在根表的吸着,浓度继续增大时,对吸着过程则产生抑制作用;吸收量随可溶性有机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逐渐趋于稳定。吸着与吸收总量在DOM浓度约为1mg·L^-1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DOM浓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3.
天津武清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03年11月于天津武清陈楼村采集了7件TSP样品(24h),测定了其中的16种优控PAHs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PAHs谱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中高环化合物占绝对优势,与同一地区城区样品十分相似,但含量为城区样品的1/2左右。研究期间降水造成的湿沉降导致大气中颗粒物及PAHs浓度显著下降,降水过程之后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不同化合物相对浓度说明测得的PAHs主要源于燃煤排放。  相似文献   
44.
天津市区土壤多环芳烃含量与国外若干城市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天津市区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与国外的曼谷、塔林以及新奥尔良市区土壤中PAHs的含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发现,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土壤PAHs含量的总体水平较高,城市地区土壤PAHs污染一般以燃烧为主要来源,某些情况下,油矿类污染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从大尺度上看,气候是影响土壤中PAHs含量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中PAHs的挥发、光解等自然降解过程的强度存在着一定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该过程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5.
腐植酸对土壤持留多环芳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腐植酸(HA)提取3种土壤(污灌区土壤、经过氧化的清洁土壤和未经氧化的清洁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对比其提取PAHs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AHs的可提取率受其自身性质和PAHs在土壤中持留时间的影响,并随着H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氧化土壤相比,未氧化土壤中PAHs的可提取量较小,表明天然HA增加了土壤中PAHs的持留。污灌区土壤中PAHs可提取率较低,其可提取程度远远小于人工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46.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将玉米根部环境设定一系列不同的Cu和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浓度条件,研究Cu在玉米根部的吸附和在玉米植株中的积累变化,同时以水和MSCh二级提取方法探讨Cu在玉米根部的结合状态。结果表明,附着在玉米根表与根际分泌物结合的Cu很容易受水相DOM存在的影响。与根部吸附位结合的Cu则不易被水相DOM竞争。植物根对Cu的富集浓度超过茎叶,两部分富集量均随暴露溶液C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茎叶中Cu的富集量与暴露Cu浓度呈非线性相关。根内富集Cu与根表吸附位结合Cu呈现良好的对数线性相关。在相同Cu暴露浓度条件下,DOM对植物组织中富集Cu量影响更加不显著。试验发现作为一种有机配位体,DOM暴露浓度较高时对Cu由根表吸附位进入玉米内部这一过程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47.
气候变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易受灾害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城市群相互叠加,而且城市群作为城市分布的密集区,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高度集中,因此,城市群成为易遭受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损失的高风险区.中西部地区五大城市群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敏感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8.
不同作物根际环境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根垫法研究了玉米、大豆和小麦根际环境对污灌土壤中铜、镉、铅、锌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交换态铜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态金属则表现为减少趋势,有机态几无变化。形态变化的幅度与植物种类有关,其中大豆根际土壤中金属形态的变化比小麦和玉米显著。  相似文献   
49.
中国东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含量与地域分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甲珅  陶澍  曹军 《土壤学报》2001,38(3):308-314
测定了代表中国东部主要地带性土壤类型的19个表土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含量,分析了水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地域分异规律、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土壤样品的水溶性有机物C含量在0.008至0.379mgg∧-1之间,中值为C0.159mgg∧-1。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特征,南北方向的变化幅度较东西方向大,总体呈现出沿北偏东9.6度向南偏西递降的一般趋势。富里酸含量和pH是影响土壤A层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和地域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0.
陈宝梁  朱利中  林斌  陶澍 《土壤学报》2004,41(1):148-151
当前,对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热点之一[1],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修复;但迄今仍没有经济有效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实用技术.因此,利用在土壤中注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吸附区,截留有机污染物,阻止有机物迁移,并对固定污染物进行修复,无论对土壤及地下水有机物污染防治,还是生产优质农产品都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截留非极性有机污染物[2~7],而对溶解度较大且易于迁移的极性有机物截留研究较少;并且认为表面活性剂增强土壤截留有机物的机理由土壤表观有机碳含量增大所致.对硝基苯酚、苯酚是环境中优先控制有机物,它们是重要化工原料,也是农药的降解产物.本文以极性化合物对硝基苯酚、苯酚为目标污染物,探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强固定作用及机理,为有效防治土壤有机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