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经SPF鸡胚增殖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其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0^-7.36/0.05mL),经滴鼻途径人工感染小鼠,无菌采取感染致死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肺、脑等脏器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感染致死小鼠以肺脏损害最为明显。光镜观察,肺泡腔不同程度缩小,胞腔内有少量蛋白样浆液渗出,肺泡间隔不同程度增宽,肺内小血管及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扩张、淤血,支气管充血。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一些肺泡上皮细胞和浸润的单核细胞胞浆内见到该病毒抗原的阳性染色颗粒。电镜观察,小鼠肺泡扁平上皮细胞表面和肺泡腔中见到短杆型和圆型的流感病毒样粒子。  相似文献   
42.
口服蓖麻毒素对小鼠肠道及免疫器官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灌胃小鼠纯化蓖麻毒素(1/5 LD50),对毒素在机体内对胃肠道及免疫器官的毒效应进行了分析.中毒初期,小鼠体增重及胸腺、脾脏相对重均明显下降,随着毒素的不断排出,小鼠的体征有恢复正常的迹象.病理切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蓖麻毒素可引起一系列肠道病理反应,肠粘膜损伤极其严重;脾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和坏死症状.  相似文献   
43.
犬冠状病毒YS1株人工感染犬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从腹泻犬体内分离获得的犬冠状病毒YS1第5代CRFK细胞培养物,以不同剂量人工感染50只2 ̄3月龄健康幼犬 ,14d内计有16只犬发病,其中14只耐过,2只死亡,发病率为32%,死亡率为12.5%,患犬粪便经电镜检查和RT-PCR检测,前者见有CCV样病毒,后者扩增出CCV特异核酸片段。48只试验犬血清对该病毒的SN抗体效价随接毒量的不同分别平均为1:310、1:245、1:185、1:115  相似文献   
44.
犬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5份患出血性肠炎犬的粪便,通过猫肾细胞(F81)传代培养后,成功分离到2株病毒。对2株病毒进行病毒形态学、理化学、血凝试验、PCR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后,证实分离株是犬细小病毒,通过VP2结构蛋白测序分析表明,新分离到的2株细小病毒抗原型分别属于CPV-2a和CPV-2b。  相似文献   
45.
鸡源类人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S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揭示动物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打下基础,以人乙肝病毒S基因两侧的保守区域作为模板,采用套式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鸡源类人乙肝病毒部分基因(1.2kb)。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鸡源类人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S基因似有一定的同源性,但在保守区域(S区)内存在较大的核苷酸序列差异。  相似文献   
46.
犬乙肝病毒S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乙肝诊断试剂盒,对检测出来的“三阳(HBsAg,HBeAg,抗-HBc)犬的乙肝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并以人乙肝病毒S基因两侧的保守区域作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犬乙肝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其核苷酸序列为1157bp,编码385个氨基酸,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S基因保守区内有27个编码氨基酸与人的不同,其中16个为性质相反或不同的氨基酸置换,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5%和93.4%,系统发育进化树比较表明二者的遗传关系较远,揭示犬乙肝病毒与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保守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与鸡,羊乙肝病毒S基因保守区序列相比较,遗传变异更大。  相似文献   
47.
对霉形体进入DK传代细胞内,并进行增殖的情况,作了详细的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霉形体靠近传代细胞膜表面呈串珠样排列;霉形体与传代细胞膜表面接触部位融合增厚,电子密度增高,向内凹陷,将霉形体裹入细胞质,形成由膜结构包着的包涵体.(2)在传代细胞质中,除可见由膜结构包裹着的霉形体性包涵体外,还可见没有任何膜包着的散在的霉形体,并且均可见到霉形体的裂殖增殖相和出芽增殖相.(3)在传代细胞核的核周池和核质中,均见到典型的霉形体及其裂殖增殖相.(4)霉形体在传代细胞中大量的增殖,致使细胞崩解,霉形体即被释放出来.(5)霉形体使传代细胞出现严重的超微病变.本文还讨论了传代细胞培养污染霉形体后难以救治的根本原因是,霉形体在传代细胞内增殖,故仅仅着眼于消除培养液中的霉形体是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相似文献   
48.
电镜负染色技术,为快速检出病毒的常规方法,但对于有些病毒,如狂犬病病毒经磷钨酸负染色后,病毒形态由正常子弹形变为不规则圆形、椭圆形,这给准确辨认病毒粒子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应用蛋白A—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先使病毒  相似文献   
49.
对临床分离和实验室药物压力下筛选的鸡毒支原体耐药株与敏感株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鸡毒支原体敏感株呈多形性,柔软且有较大的变形性,可清晰观察到细胞膜分为外、中、内三层膜,并可观察到裂殖繁殖方式;有的支原体在繁殖时先在极端产生泡状突起,形成不均等分裂.在恩诺沙星药物压力下敏感株产生耐药性后其外膜显著增厚,导致支原体的多形性减弱或消失,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圆形;细胞膜内层周围存在排列整齐、结构紧密、类似微管样的结构,胞内电子密度明显升高.临床分离的耐药株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实验室条件下筛选的耐药株一致:凡是超微结构发生变化的,均存在耐药表型,而且高水平耐药株的超微结构变化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耐药性的产生可导致鸡毒支原体超微结构明显的改变,并可能引起抗原性变异.  相似文献   
50.
将狂犬病病毒 SRV9减毒疫苗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 T)混合 ,分别经口腔滴入、灌胃、灌肠等途径免疫小鼠。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化率、CTL反应、Ig G、Ig A、SIg A等免疫指标 ,并结合攻毒保护 ,探讨了狂犬病病毒经消化道不同途径接种产生的免疫效果以及 L T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肠道接种组的狂犬病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口腔和胃接种组的免疫应答水平 ,L T可增强狂犬病病毒减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