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在网棚内,采用基质栽培模式,研究了猪粪、沙子组合基质与微型薯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微型薯单粒重、单株粒重、繁殖效率的效应(R)是猪粪>蛭石>沙子;因素间最佳容积比是:A2B3C3,即沙子、猪粪、蛭石容积比分别为0.40:0.40:0.20。微型薯存活率、基本苗变化顺序是:传统蛭石(CK)>组合基质;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经济效益变化顺序是:组合基质>传统蛭石(CK)。组合基质与传统蛭石(CK)比较,微型薯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干重分别增加35.68 cm、0.14 cm和2.47 g/株;单株粒重、单粒重、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分别增加了0.88 g/株、0.15 g、0.18粒和30.14粒/m2;产值、利润分别增加了10.55元/m2和16.15元/m2;基质成本降低了5.60元/m2。  相似文献   
42.
氮、磷、钾及其配施对制种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缺氮(PK, P_2O_5∶K20=138∶72)、缺磷(NK, N∶K_20=448.5∶72)、缺钾(NP, N∶P_2O_5=448.5∶138)、氮磷钾配施(N∶P_2O_5∶K_2O=448.5∶138∶72)5个处理,研究河西地区氮、磷、钾及其配施对制种玉米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NPK)对制种玉米生物量的累积有明显促进作用,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到9 834.0 kg·hm~(-2),缺氮(PK)、缺磷(NK)、缺钾(NP)处理产量分别较氮磷钾配施(NPK)降低6.06%、10.07%和4.88%。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次为磷、氮和钾。氮磷钾配施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4%、26.82%和60.10%,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N 1.33 kg·kg~(-1),P_2O_5 7.17 kg·kg~(-1),K_2O 6.66 kg·kg~(-1)。因此,河西地区制种玉米生产中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加强氮肥的节肥增效管理。  相似文献   
43.
在网棚内采用基质栽培模式,研究了4种组合基质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在基质配方中加入羊粪、鸡粪促进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长发育,但是羊粪和鸡粪是热性肥料,对试管扦插苗的存活率有抑制作用。将沙子、牛粪、蛭石容积比按0.4:0.4:0.2配制的混合基质与传统蛭石比较,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殖效率、产值、利润分别增加了11.47粒/m2、4.01元/m2、10.41元/m2,基质成本降低了6.4元/m2。  相似文献   
44.
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内陆灌区连作8a的制种玉米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改土型专用肥与制种玉米田物理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依次是:CO(NH2)2>(NH4)2HPO4>PVA和ZnSO4.7H2O;因素间最佳组合是:PVA 30kg/hm2,CO(NH2)2 736kg/hm2,(NH4)2HPO4420kg/hm2,ZnSO4.7H2O 52kg/hm2。随着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田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在增大,而容重在降低。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增加后,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在增加,但单位(1kg)改土型专用肥的增产量则随着改土型专用肥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出现报酬递减律。随着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在1 350kg/hm2的基础上,再增加337.50kg/hm2,收益出现负值。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 350.01kg/hm2,玉米理论产量为6 700.99kg/hm2。  相似文献   
45.
几种功能性肥料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几种功能性肥料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功能性肥料与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施肥利润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营养性专用肥改土性专用肥保水性专用肥生物性专用肥抗重茬性专用肥传统专用肥。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多重比较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6.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多功能复混肥对甘肃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团聚体、EC(电导率)、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随之增大,而容重和pH在降低.多功能复混肥施肥量与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呈正相关,与单位肥料增产量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呈递减趋势,施肥量在1875kg· hm-2的基础上,再增加施肥量,收益出现负值.多功能复混肥与玉米产量间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3043+1.0109x-0.0002088x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x0)为1875 kg.hm-2,玉米预测产量(y,)为5672 kg· hm-2.在风沙土上施用多功能复混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了制种玉米的施肥利润和产量.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制种玉米连作根内微生物、土壤氮素与根腐病发病率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大田试验及高通量测序技术,以不同连作年限(5、10、15、20、25年)制种玉米田为研究对象,未种植玉米的地块为对照(CK),调查玉米根腐病发病率,测定玉米根部内生菌与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CK)比较,连作25年的地块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降低,至0.72 g/kg;铵态氮含量显著升高,至72.97 mg/kg;而硝态氮与水解氮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5个连作地块的酸解氮、水解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除连作5年外,其余4个连作地块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增加,全氮、非酸解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连作显著降低根内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P<0.05)。在属水平,制种玉米根内优势细菌13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地杆菌属(Pedobacter)与泛菌属(Pantoea)丰度最高;优势真菌10个属,其中隔孢伏革属(Peniophora)、曲霉属(Aspergillu...  相似文献   
48.
3.甘肃敦煌种业股摘要:日光温室内采用基质栽培模式,研究了几种组合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子、牛粪、蛭石按体积比4:4:2配制的栽培基质与蛭石(CK)相比较,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长分别增加了0.17cm、0.04cm、0.18片、0.05cm;存活率、单株粒质量、单粒质量、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分别增加了2.21%、0.52g/株、0.15g、0.08粒、26.75粒/m^2;利润、投资效率分别增加34.42元/m^2、7.53。处理间差异经LSR检验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9.
在黑河上游的冰沟流域,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和养分的剖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论是林地还是草地,土壤容重、物理性砂粒、pH值、CaCO3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增大;而孔隙度、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CEC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林地与草地土壤剖面的容重、物理性砂粒、pH值、CaCO3由小到大变化顺序为林地<草地;而总孔隙度、团聚体CEC、有机碳、全氮、全磷由大到小变化顺序为林地>草地.不同林地土壤剖面容重、物理性砂粒、pH值、CaCO3由小到大变化顺序为青海云杉<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而总孔隙度、团聚体CEC、有机碳、全氮、全磷由大到小变化顺序为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黑河上游冰沟流域不同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为黑河上游冰沟流域水源涵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4种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均表现为:森林灰褐土>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山地栗钙土,且垂直分布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说明黑河上游冰沟流域的森林灰褐土比其它土壤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储存和积累。森林灰褐土0~1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54 kg·m-2,略高于我国森林土壤0~10 cm土壤平均碳密度(4.24 kg ·m-2),说明黑河上游冰沟流域的森林灰褐土区雨量充沛,林下植被丰富,凋落物现存量充足。4种土壤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是整个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的30.69%~37.99%,有机碳密度是整个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的29.31%~36.77%,说明黑河上游冰沟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在表层具有很强的表聚性,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极易造成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减少,应增加黑河上游冰沟流域植被覆盖度,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4种土壤有机碳、全氮、CEC、田间持水量、团聚体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土壤容重、pH值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经回归统计分析,4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田间持水量、团聚体、全氮、CEC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变化规律与多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