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比对照内香优3号分别增产10.4%和2.5%,与对照Ⅱ优838产量相当,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达中抗,产量、抗病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为贵香优1号,其每穗粒数为182.24±23.35,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适宜在湖南西部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实验室生态试验法进行了盐度和pH对长肋日月贝能量代谢的研究。试验设定了5个盐度梯度(16、21、26、31、36)和5个pH梯度(6、7、8、9、10),并将试验贝分为A、B组两种规格,其肉干质量分别为(0.52±0.17)g和(0.68±0.10)g。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长肋日月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0.05);pH对该贝的耗氧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耗氧率和排氨率峰值分别出现在盐度为21和pH为9时,随着设定梯度偏离该峰值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为下降趋势。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体质量较大的B组贝其耗氧率和排氨率较A组贝小,体质量与耗氧率和排氨率之间呈负相关。随着盐度的增高,氧氮比缓慢上升,比值为14.77~16.71;pH为6~9时,氧氮比随pH上升而变大,pH9时氧氮比则急剧下降,比值为10.26~14.22。在一定范围内,盐度和pH对长肋日月贝的生理代谢影响较小,适合于沿岸浅海或海湾内进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43.

附着基是苗期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表面藻际细菌对幼体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对附着基藻际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在杂色鲍育苗期间定期采集附着基样品, 再利用PCR-DGGE技术对藻际细菌群落进行多样性及变化规律分析。相似性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 藻际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变迁呈现出连续性变化, 相邻两天细菌群落的戴斯相似性系数Cs高达80.9%~96.1%, 但育苗前期与育苗后期的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 育苗前期藻际细菌多样性随时间变化趋于丰富, 之后多样性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受附着基上藻类生长状况及鲍摄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细菌多样性指数出现一定波动。本研究旨为鲍的科学育苗与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变化与鲍苗期细菌性病害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4.
黄边糙鸟蛤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幼虫生长发育时期的合适饵料,研究了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效果。用浓度为105个·m L-1的9种单胞藻分别饲喂2、6、10、14和18日龄幼虫,1 h后观察幼虫摄食情况,对已摄食单胞藻的幼虫过滤冲洗后转移至过滤海水中观察其消化效果。结果表明,幼虫在所有日龄都能摄食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6日龄开始摄食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14日龄摄食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18日龄摄食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但对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较难消化,水体中单胞藻投喂过多使单胞藻不消化或不完全消化。因此,在幼虫培育中应选择容易摄食和消化的绿色巴夫藻、湛江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作为开口饵料并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  相似文献   
45.
为实现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陆基循环水养殖,优化养殖设施和完善养殖技术参数,开展了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条件下,小头鲔口径与全长的关系、非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幼鱼摄食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及非摄食期间幼鱼水层分布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小头鲔幼鱼45°和90°口径均随着全长的增长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摄食阶段,初始发现食物时,小头鲔幼鱼做爆发性游泳运动,游泳速度与摄食游泳速度和摄食后游泳速度差异显著(P<0.05);捕食时和捕食后,小头鲔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会随食物的深浅变化而变化;而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变化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小头鲔陆基养殖、繁育等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开展南海金枪鱼陆基驯化养殖及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浅埋滴灌水氮钾互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浅埋滴灌水肥互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以灌水量(W)、施氮量(N)、施钾量(K)为自变量,WUE为因变量,于2017—2020年开展了不同水肥用量组合对浅埋滴灌春玉米WUE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因子作用下,WUE随水肥用量的提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影响大小为W>N>K;2个因子互作时,WN、WK、NK对WUE的影响均呈1个凸面趋势变化,且存在最大值,影响大小为WN>NK>WK;W、N、K 3个因子共同作用时,WUE随W、N、K 3个因子编码水平的共同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化,中水中肥较低水低肥和高水高肥用量组合可获得较高WUE。通过模型寻优,得出在灌溉量为43.25~58.87 mm、施氮量为229.93~382.97 kg/hm2、施钾量为104.94~148.49 kg/hm2条件下,可获得较高WUE (≥25.00 kg/(hm2·mm))。研究结果可为试验区春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优化管理、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鸢乌贼是丰富且极具开发潜力的软体动物资源,探究鸢乌贼作为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蛋白源的可行性。【方法】设计7种鸢乌贼质量分数(33.1%、43.1%、53.1%、63.1%、73.1%、83.1%、100%)的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以杂鱼为对照,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37(±0.03)g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试验期90 d,以日均增重、日增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为指标,对养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以63.1%鸢乌贼处理的方斑东风螺日均增重0.034g、日增长率9.3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0.029 g和7.96%;该处理的饲料系数为1.33,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的2.27;该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为3 168.6 g/m2,高于对照处理(2 856.8 g/m2),但差异不显著;其他试验处理的日均增重和日增长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添加鸢乌贼处理的方斑东风螺成活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其中添加63.1%以上鸢乌贼的处理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无需清除残饵残渣,可减少养殖工作量;且可降低对杂鱼的依赖,...  相似文献   
48.
为实现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陆基循环水养殖,优化养殖设施和完善养殖技术参数,开展了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条件下,小头鲔口径与全长的关系、非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幼鱼摄食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及非摄食期间幼鱼水层分布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小头鲔幼鱼45°和90°口径均随着全长的增长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摄食阶段,初始发现食物时,小头鲔幼鱼做爆发性游泳运动,游泳速度与摄食游泳速度和摄食后游泳速度差异显著(P<0.05);捕食时和捕食后,小头鲔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会随食物的深浅变化而变化;而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变化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小头鲔陆基养殖、繁育等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开展南海金枪鱼陆基驯化养殖及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为探索热带地区华贵栉孔扇贝养殖群体的选择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情况,对在三亚同一海区养殖的三亚、湛江两个华贵栉孔扇贝群体的成活率、壳高、壳长、壳厚和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并分析了两个群体的养殖效果、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及其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亚群体的最终养殖成活率为84.75%,比湛江群体高9.42%;三亚群体壳高、壳长、壳厚和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分别为224.24、227.34、73.09μm/d和0.27 g/d,湛江群体壳高、壳长、壳厚和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分别为200.26、206.59、63.17μm/d和0.23 g/d,两个群体间差异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湛江两个群体壳厚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很小,分别为0.168和0.182,说明壳高和壳长才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就三亚群体而言,壳高对其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是最大的,而湛江群体则是壳厚对体质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这说明两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两个华贵栉孔扇贝群体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_(三亚)=-78.91+0.846x_(SH)+0.693x_(SL)+0.914x_(ST),Y_(湛江)=-56.848+0.623x_(SH)+0.631经_(SL)+0.833x_(ST),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不同群体华贵栉孔扇贝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