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4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林业   1061篇
农学   794篇
基础科学   1646篇
  606篇
综合类   6066篇
农作物   644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27篇
园艺   1068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657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赵龙  杨波  金鑫 《农业工程》2020,10(3):76-80
针对穴盘苗移栽末端执行器损伤钵苗、结构复杂等问题,运用TRIZ创新理论建立移栽末端执行器的功能模型图,确定技术系统应该改善的特性及被恶化的特性,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得到所推荐的创新发明原理,选取最理想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不伤钵苗、有补水通道的鸭嘴形移栽末端执行器。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设计农业机械可大幅度提高创新产品的质量和缩短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42.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30-132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香樟组培苗移栽基质,将香樟组培苗移栽到3种基质的容器中培养,分别于30、90、150 d测定其成活率和苗高度,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2号基质(黄心土∶椰糠∶泥炭土=5.0∶3.5∶1.5),移栽30、90、150 d后组培苗成活率分别为80.70%、73.00%、67.30%; 3号基质为单一的黄心土,移栽30、90、150 d后组培苗成活率分别为63.30%、58.00%、55.70%; 1号基质(椰糠∶泥炭土=7∶3)移栽效果最差,移栽30、90、150 d后组培苗成活率分别为57.30%、45.70%、44.00%,3种基质的香樟组培苗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均随移栽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组培苗苗高生长最快是2号基质,组培苗移栽3个不同时间的苗高度分别为3.60、14.90、31.33 cm,日平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12、0.17、0.21 cm,其次是3号基质,苗高度为3.30、13.70、30.16 cm,日平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11、0.15、0.20 cm;最差是1号基质,苗高度为3.30、13.60、28.27 cm,日平均高生长量为0.11、0.15、0.19 cm;150 d后1号基质与其他2种基质的香樟苗高生长差异显著(P<0.05)。移栽基质对香樟组培苗生长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香樟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文心兰高效再生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文心兰柠檬绿的无菌苗叶片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其原球茎诱导的影响,开展增殖、生根及移栽研究,建立其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结果]影响文心兰原球茎诱导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次排序为萘乙酸(NAA)>噻苯隆(TDZ)>6-苄氨基嘌呤(6-BA),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NAA、0.5 mg/L 6-BA和0.3 mg/L TDZ的诱导率最高,达48.0%.培养基中活性炭含量及碳水化合物种类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活性炭含量处理间的原球茎增殖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添加1.0 g/L活性炭较添加0.5 g/L活性炭的增殖系数显著升高,不同碳水化合物种类间的原球茎增殖系数排序为海藻糖>麦芽糖>蔗糖,最佳增殖和分化培养基为1/2MS+4.0 mg/L 6-BA+0.4 mg/L NAA+1.0 g/L活性炭+20 g/L海藻糖.添加10%椰子水的文心兰幼苗生根数显著高于添加10%香蕉汁和10%苹果汁,每株平均生根量接近4.00条,即生根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0.8 mg/L 6-BA+0.2 mg/L NAA+10%椰子水.移栽过程中根部用水苔包裹后再移至椰糠中,保证光照、水分适宜,适当添加缓释肥,移栽成活率可达100%.[结论]利用海藻糖或麦芽糖作为碳源的文心兰原球茎增殖效果较优,生根数和生根质量优势明显;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碳源和有机物的添加对文心兰组织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44.
蔬菜移栽机斜插夹钵式取投苗装置研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目前中国蔬菜穴盘苗全自动移栽作业,取投苗装置复杂、易失败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斜插夹钵式取投苗装置。通过对取投苗装置原理的分析,运用投影法对装置进行设计,确定了装置各结构参数。为保证装置具有良好的取投苗效果,对苗盘倾斜角度及苗夹入穴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分析其运动过程,对比仿真轨迹曲线和试验实际轨迹曲线,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影响取投苗效果的因素,以取投苗成功率作为取投苗效果评价指标,选取弹簧刚度系数、主动杆转速、苗盘倾斜角度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因素水平下,当弹簧刚度系数为500 N/m,主动杆转速为12 r/min,苗盘倾斜角度为45°时,取投苗效果最佳,此时基质破碎率为3.13%,钵苗脱落率为2.43%,取投苗成功率为94.44%,装置的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全自动化移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根系构型影响作物的抗旱能力,研究磷肥施用深度调节苦荞根系分布的可行性,为贫瘠干旱地区苦荞的生长提供科学养分管理措施。  【方法】  以‘黑丰1号’苦荞 (Fagopyrum tataricum L.) 为试验材料,进行根管土柱 (直径25 cm、高50 cm) 栽培试验,设置田间持水量65%~75% (W1)、45%~55% (W2) 和35%~45% (W3) 3种土壤水分条件,磷肥施用深度分别设置距离地表10 cm (P10)、20 cm (P20)、30 cm (P30) 以及3层均匀施用 (P-all) 4种方式,共有12个处理。在苦荞幼苗三叶一心期进行处理,生长22天后取样,测定根系构型,并记录生物量。  【结果】  干旱胁迫抑制了苦荞植株生长、干物质量的积累以及根系发育,其中W3水分条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导致苦荞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较W1水分条件分别下降17.20%、18.03%和23.17%;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下降16.97%、20.39%和17.39%;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根系干物质量分别下降39.16%、28.60%。干旱胁迫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深层土壤中的根系分布。与W1水分条件相比,W2、W3水分条件下0—10和10—20 cm土层平均根长分别下降30.18%和27.55%、41.83%和41.02%,根系干物质量分别下降36.62%和33.61%、49.72%和48.11%;而20—30和30—45 cm土层中的苦荞平均根长则分别增加33.53%和42.52%、31.74%和50.95%,根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3.70%和26.84%、5.85%和28.64%。深层施磷促进施磷层土壤根系生长,与P-all处理相比,P10处理10—20 cm土层根长平均增加18.96%,P20处理20—30 cm土层平均增加32.39%,P30处理30—45 cm土层平均增加28.73%,根系干物质量依次分别增加26.62%、30.74%和24.6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水分处理条件下,0—10和10—20 cm土层根系干物质量均表现为P1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施磷处理,且其他处理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而20—30、30—45 cm土层根系干物质量则表现为P20、P30施磷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结论】  水分和施磷深度对苦荞苗期植株生长以及根系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在干旱胁迫下,增加磷肥的施用深度可促进苦荞根系在20—45 cm深土壤中的分布,显著扩大根系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获取空间,并最终促进苦荞的生长。本试验条件下,采样仅限于苦荞苗期,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磷肥以10 cm的施肥深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筛选不同温度下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后枯斑三生烟(Nicotiana tabacum var. Samsun NN)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lncRNA在枯斑三生烟抗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N基因的温度敏感性使枯斑三生烟在25℃时具备对TMV的抗性、在31℃抗性丧失,在这两个温度条件下对枯斑三生烟接种TMV和磷酸盐缓冲盐水(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48 h后提取系统叶总RNA,构建链特异性文库后进行深度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过滤后利用HTSeq将有效数据与近缘品种TN90(N. tabacum var. TN90)基因组比对,筛选得到lncRNA后利用FPKM法估计lncRNA的表达水平。通过edgeR筛选差异表达lnc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并利用qRT-PCR技术对这一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共定位及共表达分析预测DElncRNA的靶基因,通过参考基因组注释、GO和KEGG富集分析研究靶基因的功能。【结果】 4个处理共12个样本经lncRNA-seq各测得约8 000万条clean reads,共获得4 737条已知lncRNA、40 169条新lncRNA。其中64个lncRN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TMV侵染后存在差异表达,qRT-PCR测定结果显示这些lncRNA的测序正确率在80%左右,表明本研究所得测序数据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对DElnc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发现一些基因同时被25℃下调和31℃上调的DElncRNA靶向。靶基因注释功能丰富,主要参与植物抗病、激素和代谢等生理过程。部分可能与激素通路相关的lncRNA,在25℃下TMV侵染时呈现下调趋势,而在31℃下TMV侵染则呈现上调趋势。GO富集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参与构成膜、囊泡等组分,具备钙、钾离子通道抑制剂活性等分子功能,使相应离子得以转运引发随后的反应,同时也参与发病、抗原加工和呈现、细胞分裂素代谢等生理过程。KEGG分析发现靶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25℃下调和31℃上调的DElncRNA靶基因同时富集在激素信号传导、ABC运输蛋白、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通路。【结论】 不同温度(25℃和31℃)条件下TMV侵染枯斑三生烟后,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DElncRNA通过作用于激素信号传导、物质转运等过程参与寄主系统获得性抗性反应。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中lncRNA的调控功能以及新型抗病毒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避免水稻钵体软盘穴播量检测过程中的秧盘背景分割和稻种特征的手工设计及提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钵体软盘穴播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可自动学习和提取不同穴播量的水稻种子特征,实现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钵体软盘穴播量为0、1、2、3、4、5、6及7粒以上共8种播量的自动检测。本文在每层卷积单元网络结构参数保持固定的前提下,选取2~4层共3种不同卷积单元数量的网络结构对RiceCountCNN模型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模型深度加深,模型检测精度逐渐提高。本文在3层RiceCountCNN模型网络框架下,按卷积核的大小递减和数量递增原则选择得出不同的卷积核网络参数组合方式,最终优化得出网络结构为9C16-AP2-7C32-AP2-5C64的模型性能最佳,平均正确率达到98.76%。为测试RiceCountCNN模型的性能,每个水稻品种选取1幅19穴×14穴的图像作为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得出模型针对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的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97.37%、98.12%和90.98%,每幅图像的检测时间小于2.33 s。研究结果满足精密育秧播种实际工况检测要求,该研究为实现水稻精密衡量播种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针对山东地区辣椒春播秋收为主的一年一作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半自动移栽机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大蒜(或小麦)+辣椒"新型轮作种植模式及高密度辣椒栽培方式,并设计了适用于该模式的可一次完成开沟、自动送苗、自动取苗、自动栽植及覆土等功能的自走式高密度智能辣椒移栽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以较好地实现高密度栽植且栽植株距稳定,当设定株距为16cm时,株距变异系数为4.1%,整体栽植合格率为91.4%。机具各项指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9.
多变环境下基于多尺度卷积网络的猪个体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现复杂多变环境下非接触式猪个体身份识别,提高畜牧行业的生产效率。【方法】以猪舍环境下猪的脸部图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多变环境下的猪个体身份识别模型。利用改进的多尺度网络结构,该模型实现了深度和宽度的扩展,网络深度达到了86层。网络不仅使用了对称和非对称的两种方法拆分卷积核和多通道的方法并行提取猪脸特征,还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和Batch Normalization结构过滤掉通道中的冗余信息。避免了深层网络参数激增,增强了模型对猪脸特征的提取能力并提高模型的识别速度。利用预处理后的11 695张猪脸数据集训练并验证模型,通过设置7组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实验,分析改进的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效果。【结果】86层的基于多尺度分类网络的识别模型权重大小和每轮样本的训练时间分别为498.4 M和66 s,比16层的VGG网络权重小1140 M,每轮训练速度快8 s。利用7组测试集的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7种环境下的识别率都高于其他网络,尤其是在真实养殖环境下识别率高达99.81%。当猪脸图像中出现遮挡和旋转的情况时,提出的模型识别率皆高于92%。【结论】提出的针对脸部特征的猪个体身份识别模型是有效的,并在多变环境下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为实现一体化管理及追踪溯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独角石斛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独角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独角石斛侧芽作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移栽等进行优化。[结果]独角石斛侧芽可诱导出不定芽,以MS+2.0 mg·L~(-1) 6-BA+0.1 mg·L~(-1) NAA+30 g·L~(-1)蔗糖+7.5 g·L~(-1)琼脂为培养基,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丛生芽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5 mg·L~(-1) KT+0.4 mg·L~(-1) NAA+30 g·L~(-1)蔗糖+7.5 g·L~(-1)琼脂,增殖系数达4.78;丛生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4 mg·L~(-1) NAA+0.5 mg·L~(-1) IBA+0.5 g·L~(-1) AC+50 g·L~(-1)土豆+50 g·L~(-1)香蕉泥+20 g·L~(-1)蔗糖+7.0 g·L~(-1)卡拉胶,生根率达100%,苗生长健壮;组培苗经15 d炼苗后移栽到水苔基质中,45 d后成活率达90.5%。[结论]通过侧芽直接诱导不定芽,可以建立独角石斛高效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