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12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1686篇
林业   4024篇
农学   2467篇
基础科学   2962篇
  2162篇
综合类   18094篇
农作物   2435篇
水产渔业   1695篇
畜牧兽医   10082篇
园艺   3609篇
植物保护   1206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954篇
  2022年   849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1008篇
  2019年   1401篇
  2018年   1596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965篇
  2015年   1037篇
  2014年   2597篇
  2013年   1819篇
  2012年   1994篇
  2011年   1943篇
  2010年   1883篇
  2009年   2065篇
  2008年   1918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773篇
  2005年   1645篇
  2004年   1568篇
  2003年   1396篇
  2002年   1306篇
  2001年   1218篇
  2000年   1246篇
  1999年   1192篇
  1998年   1199篇
  1997年   1184篇
  1996年   1141篇
  1995年   1060篇
  1994年   1018篇
  1993年   962篇
  1992年   855篇
  1991年   776篇
  1990年   773篇
  1989年   597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254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250篇
  1984年   213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139篇
  1981年   151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53篇
  1965年   24篇
  1962年   25篇
  1959年   28篇
  1957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目的】筛选并确定一种能快速、准确、无损伤地鉴别蓝翅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雌雄成虫的最佳方法,以简化鉴别过程,提高鉴别效率。【方法】通过解剖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生殖器以准确区分成虫性别,并观察雌雄生殖器形态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别对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长、体长、触角长与体长之比、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前胸背板长比宽、腹部第5节长、腹部第5节超出鞘翅长度,和触角腹面及背面形态、腹部第5节形态10个主要鉴别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长、体长、触角长与体长之比、前胸背板宽、腹部第5节长5个鉴别特征差异显著,差值均为1 mm左右;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长宽比、腹部第5节超出鞘翅长度3个鉴别特征则差异不显著;雌成虫触角腹背两面形态和雄成虫基本一致;雌成虫腹部第5节较宽长,且腹面正中央明显有一纵线,雄虫腹部第5节较窄短,且腹面中央无纵线。将根据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有无纵线分组得到的雌雄两组成虫,分别解剖其生殖器加以验证,各组验证准确率均达100%。【结论】腹部第5节的腹面形态特征是鉴别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最佳鉴别特征,通过观察蓝翅天牛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是否有一纵线是在室内外快速、准确、无损伤地鉴别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最佳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2.
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对自相残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群体饲养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在不同龄期的自相残杀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密度(5、10、20头/瓶和30头/瓶)下,不同龄期的幼虫自相残杀率差异显著,不同密度下的自相残杀行为主要集中在5龄幼虫,其自相残杀率均在5龄第2天时最高,在5、10、20和30头/瓶中分别为(14.34±3.28)%、(17.94±3.26)%、(18.21±3.47)%和(27.05±5.52)%,幼虫在5龄前的自相残杀行为并不明显。进一步测定发现,相同数量的4龄和5龄幼虫混合后在3种密度(4、10和20头/瓶)下的自相残杀率无显著差异(F=2.29,df=2,P>0.05),但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死亡的4龄幼虫占总死亡个体的比例升高,而死亡的5龄幼虫所占比例下降。这说明草地贪夜蛾同一龄期的幼虫自相残杀行为具有明显的龄期依赖性,自相残杀行为主要发生在高龄幼虫间。低龄和高龄幼虫同时存在时低龄幼虫被残杀的比例较高。试验结果对于草地贪夜蛾的室内大量饲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降低7.1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秦巴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境内黑木耳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黑木耳主产区之一。充分利用当地黑木耳种质资源,选育出抗逆性强、遗传稳定性好、产量高的优良菌株,以改善黑木耳品质和提高产量。从秦巴山区采集分离野生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8个,经过系统选育,选育出优良菌株A91#,命名为"森盛1号"。森盛1号菌丝体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均匀,子实体单片簇生,抗绿霉等杂菌能力强,属中早熟品种。栽培试验表明,袋料栽培每100千克干料平均产鲜耳82.166 kg,比对照菌株(A268)增产15.35%;段木栽培试验每架平均产量为5.716 kg,比对照品种提高16.49%。  相似文献   
45.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作物花生品种选用鲁花9号。播种期为2014年5月18日和2015年5月20日。播种方式为麦垄人工点播。密度为10 000穴/667 m2(每小区450穴),每穴2粒。(二)供试土壤试验地安排在鲁岗镇齐寨村齐国栋的责任田内,试验田土壤为潮土土壤,肥力较高。(三)供试肥料钼肥为钼酸铵(钼酸铵≥99%),由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提供。花生配方肥氮磷钾总养分≥45%(N:P_2O_5:K_2O=18:18:9),由河南天来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46.
直流供用电和传统的交流电相比较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无功功率导致线路损耗现象的发生,具备有损耗非常低并且效率非常高的优势,但是直流供用电技术现阶段处于发展中,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标准,保护技术也不够完善。本文主要讲述了直流供用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就直流供用电技术的前景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7.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喜迎30年华诞,作为一名兼职编辑,笔者伴随学报走过了四年的岁月,这期间有体验认知,有压力挑战,当然更有成长进步,此文记述一个兼职编辑的心路历程,以此表达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48.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各种并购重组模式中,"PE+上市公司"模式脱颖而出,并引导了潮流。虽然给PE和上市公司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是也出现了各种扰乱市场的问题,比如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抬高股价等破坏市场秩序等消极影响。本文对"PE+上市公司"模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利与弊,并给出了硅谷天堂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索出聊红槐在庆阳市的生长表现趋势,通过对1年生、2年生、3年生的聊红槐(Sophora japonica LiaoHong)树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连续测量,结果表明:聊红槐在树高生长方面,每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树龄越大表现得越为明显,且生长旺季较为提前;而树龄越小则生长高峰出现相对较晚(前后相差近20天),但生长旺季持续时间较长;聊红槐在径生长方面,与高生长规律基本一致,每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高峰期时间也基本相同。径生长与高生长规律不同的是,3年生聊红槐树1年当中有3个生长高峰期,除上述2个高峰期以外,在4月下旬会提前出现一个亚生长高峰期,时长约20天。  相似文献   
50.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衰老由内源遗传发育信号和外界环境胁迫所启动,是一个非常复杂有序的调控过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是脱氢酶的辅酶,在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以及呼吸链等代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水稻NAD生物合成参与调控沉默信息调控因子Sirtuins的生物活性、组蛋白H3K9去乙酰化、植物激素茉莉酸(JA)和叶片衰老。本文综述了有关水稻叶片衰老的细胞生理特征、Sirtuins酶活、NAD生物合成以及水稻早衰的OsSRT1-NAD调控途径和OsSRT1-Me OH-JA调控途径,以期阐明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为高产育种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