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毛祖法 《农业考古》1995,(2):250-251
唐代的浙江茶业浙江省农业厅毛祖法浙江省现有茶园15万公顷,年产茶11万吨,是目前中国茶叶生产、科研、贸易、文化的中心。据稽考,茶叶自汉代传入浙江,迄今已有二千年历史。在这悠悠二千年的产茶历史中,唐代是浙江茶叶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时茶区辽阔、贡茶众...  相似文献   
42.
巴西柑桔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巴西是世界柑桔第一大生产国 ,其浓缩橙汁产量几乎占世界产量的一半 ,左右国际橙汁市场。为了解巴西柑桔特别是橙汁生产情况 ,借鉴其发展经验 ,探索我国柑桔发展的战略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了十人代表团于 2 0 0 2年 10月 13— 2 8日对巴西柑桔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巴期间 ,对巴西柑桔主产区圣保罗州的品种、苗木、种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出口、科研、产业组织、成本与价格等内容进行了现场参观和座谈 ,先后参观了巴西最大、中等和较小的三类加工厂 4个 ,一个研究中心、一所大学以及柑桔保护基金会 (Fundecitrus)。之后 ,到巴西首都…  相似文献   
43.
绪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虽然是门新兴的学科,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环境制御手段的进步,这一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植物育种上。但是由于木本植物的细胞培养技术,增殖技术、再分化技术的开发比草本植物更为困难,因此,在育种上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4.
茶树新梢枯死病从1973年最早在日本静冈县被发现以来,现已扩散到日本16个府县的14700公顷茶园中,成为日本全国性的主要茶树病害。近年来,我国湖南等地也发现了此病。为便于开展对此病的调查研究,现将日本对此病的研究成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症状新梢枯死病的症状是在新梢成熟时,其基部鳞片或鱼叶脱落部周皮发生坏死,上部失水而枯死。病斑很小时,病梢无异状,随看病斑扩大,叶片褪绿失活,数日后落叶枯死。发生消长对剪采茶园调查发现(表1),在气温  相似文献   
45.
浙江省万亩机械化采茶综合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祖法  罗列万 《茶叶》1992,18(3):20-23
本项目为农业部下达的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浙江省农业厅等11个承担单位在1990~1991年实施期间,在应用《机械化采茶配套技术规程》基础上,采取4条技术措施,使全省10130.05亩机采示范茶园,1991年,平均亩产171.68公斤,比非机采园增产24.0%,每公斤均价为4.75元比手采提高0.56元,茶叶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每公斤鲜叶机采成本0.089元,比手采减少52.4%。本项目合计增加经济效益265.07万元,平均每亩增收261.67元。  相似文献   
46.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我省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是挖掘了一批地方良种。从五十年代开始,我省就先后对重点茶区的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整理,发掘了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如淳安的鸠坑种,东阳的木禾种、笋头茶,临海的水古茶、藤茶,温州的黄叶早,  相似文献   
47.
机制龙井茶摊放与青锅工艺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祖法  龚淑英 《茶叶科学》1998,18(2):95-107
茶鲜叶原料适度摊放试验表明,用于机制龙井茶的鲜叶原料其失重率控制在15.0%~17.0%为最佳。对机制龙井茶青锅的投叶量与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0~150g/槽的青锅投叶量和170℃左右的锅槽内壁温度,有利于青锅叶的色泽和扁平、挺直的外形的形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锅时适量使用制茶专用油有利于改善机制龙井茶的形状和色泽。用于青锅作业的加压棒掌握在直径3cm、重量500g左右,加压时间控制在鲜叶投放3~5min后进行,这样有利于青锅叶的成形和良好色泽的形成。  相似文献   
48.
龙井茶是浙江省主要的名优茶种类,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称于世。传统龙井茶的加工为手工炒制,对炒茶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工效较低,与当前龙井茶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新型龙井茶炒制机(长板式龙井茶炒制机、  相似文献   
49.
陆德彪  金晶  毛祖法 《茶叶》2015,(4):184-187
基于对"十二五"浙江省茶产业规模、茶树品种改良、生产机械化、公共品牌建设、质量安全保障、生产流通多元化等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浙江省"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提升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阐述了推进"机器换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园保障能力、培育龙井茶品牌、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等五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50.
经过对机制龙井茶过程中青锅温度变化的50多次的测试、比较、分析和辉锅温度变化的30多次测试、分析,又结合产品的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有利于机制龙井茶品质形成的温度为:①青锅槽壁起始温度控制在150~180℃,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120~180℃,且低于150℃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应少于3min);②锅槽空气起始温度控制在90~105℃,整个过程控制在80~125℃;③辉锅槽壁温度控制在120~145℃,辉锅槽内空气温度控制在70~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