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2016年8月,河北省涞源县一家鲟鱼养殖场突发疾病,且出现大量死亡。为确定病原,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28℃培养后,上述三个组织中均分离获得大量形态一致菌落。肝、肾和脾分离的病原菌分别编号为LY160816L、LY160816K、LY160816S,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结果为海豚链球菌。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导致该场鲟鱼暴发性死亡的病因是感染了海豚链球菌。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总砷含量、水溶性砷形态、脂溶性总砷含量分布特征,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水溶性砷形态和脂溶性总砷含量。结果表明,在雌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在雄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性腺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雌蟹和雄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随体质量的增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8个省份中华绒鳌蟹成蟹性腺和肝胰腺中总砷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肌肉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83.3%~99.6%,性腺和肝胰腺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18.8%~51.8%,肌肉组织与性腺、肝胰腺组织中水溶性砷百分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性腺(雌)和肝胰腺(雌、雄)组织中脂溶性总砷的百分比范围为14.34%~72.59%,3个组织脂溶性总砷百分比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3个组织脂肪中总砷含量与相应组织总砷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相应组织脂肪百分含量无正相关性。可见,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存在差异性,水溶性砷是肌肉组织中砷的主要形态,砷甜菜碱(AsB)是水溶性砷的主要成分,在性腺(雌)和肝胰腺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脂溶性砷,尚未见中华绒鳌蟹脂溶性砷种类,新陈代谢,潜在毒性以及来源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43.
鲟鱼属于冷水鱼类,喜低温,因其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北京并逐渐发展起来。鲟鱼最初进行人工养殖时,主要以河道流水养殖为主,水质较好,疾病发生较少。近些年,鲟鱼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水流逐年减少,高温持续时间长,水质环境越来越差及种质退化等因素,使得鲟鱼养殖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时鲟鱼死亡率高达90%,给鲟鱼养殖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其已成为当前鲟鱼养殖业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44.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一种重要的冷水鱼病毒病.如何识别鲑鳟鱼患上这种疾病呢?首先看症状,病鱼出现眼球突出和拖假便是该病的典型特征.感染病毒的鱼体表变黑,鳃苍白,有腹水,腹部肿胀,突眼,体表和体内出血.看水温,水温8~15℃时,大多数鱼苗能够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看鱼的规格.幼鱼更易感IHNV,年龄越小越易感染.  相似文献   
45.
鲤春病毒血症(SVC)是我国动物疫病名录中的一类动物疫病,是必须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申报的重要疫病。SVC是鱼类病毒性疾病,对渔业生产和观赏鱼行业都有巨大威胁。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易感鱼类一旦感染了这种病毒会发病死亡,死亡率可达到100%,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疫病基本特征、诊断技术、防治、风险评估及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其在我国发生的高风险性。  相似文献   
46.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评价指标,应用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对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属于亚健康,可持续利用能力方面属于不健康状态,动态变化方面属于健康状态.以桂林、昆明作为参比地区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3个喀斯特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排序为:桂林>昆明>毕节地区.通过此评价.明确了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子,了解其与其它2个喀斯特地区的健康差距,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及防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一种严重危害冷水鱼养殖的病毒病,被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作者就国内外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的生物学特征、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病毒基因组及其结构蛋白特征、检测诊断技术及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与综述, 旨在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8.
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鲤和锦鲤的病毒。2014年在北京地区确诊的首例鲤浮肿病意味着该病已进入中国。为调查CEV在养殖鲤、锦鲤中的流行现状,同时筛选适宜的CEV普查方法,探索其发病条件,试验于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共采集13个样品,采用日本学者建立的Nest-PCR法及英国学者研究的Nest-PCR法、Real-time PCR法进行CEV检测。结果发现,1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5个CEV阳性,3个为锦鲤样品,2个为普通鲤或杂交鲤样品。Real-time PCR法检出所有阳性,日本的Nest-PCR法检出3个锦鲤阳性和1个普通鲤阳性,英国的Nest-PCR法仅检出3个锦鲤阳性。在阳性样品中,3号和10号样品的养殖鱼并未发病死亡,且3号样品鱼体内的病毒拷贝数高于有临床症状并出现死亡的7号、8号和13号样品。说明目前养殖鲤、锦鲤的CEV阳性率较高,亟需加强该病毒的监测、防控。英国学者建立的Real-time PCR法不会漏检,更适合用于中国CEV的监测普查。没有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养殖鱼即使感染CEV或CEV在其体内增殖,也不一定发生鲤浮肿病。结合鲤浮肿病发病温度范围较宽,提示环境条件刺激才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避免环境刺激是降低该病发生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9.
为探寻环境友好型中药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减施增效效果,采用大田试验,选择5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药肥处理(相比常规化学农药减量20%)下水稻品种生育进程、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性状和病虫防治表现。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中药肥可以显著缩短水稻的生育进程,增加颖花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3.8%~6.7%;中药肥处理下各品种整精米率提升1.4%~7.3%,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3.2%~62.2%、11.6%~59.5%和1.0%~6.5%;中药肥处理下各品种稻瘟病发病率降低0.9%~17.7%,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防效则分别提高2.2%~15.8%和1.0%~8.2%。  相似文献   
50.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是一种严重危害鲑鳟鱼类的重要传染性病原。为建立IPN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PNV VP2蛋白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并优化筛选引物以及探针检测浓度、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对IPNV的检测限为5 copies/μL;特异性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其他病毒核酸扩增均呈阴性;重复性良好,组内与组间重复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3%;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40份经病毒分离鉴定的样品进行IPNV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可检测病毒含量较低的组织样品,对于IPNV的快速检测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