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16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753篇
林业   4988篇
农学   1527篇
基础科学   707篇
  1450篇
综合类   8559篇
农作物   683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4071篇
园艺   1266篇
植物保护   90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724篇
  2020年   852篇
  2019年   740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535篇
  2009年   1809篇
  2008年   1626篇
  2007年   1548篇
  2006年   1580篇
  2005年   1165篇
  2004年   1207篇
  2003年   996篇
  2002年   904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园艺作物挥发物合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挥发物作为其重要的次生代谢物,主要包括绿叶挥发物、萜类挥发物和苯环类化合物,对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间的三级营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其合成调控机理,对探索其在植物防御以及生长发育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园艺作物挥发物是影响其品质、功能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成分。为此,本文对园艺植物挥发物的种类、合成途径以及调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生物学方面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控制潜力,开展了不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对不同龄期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干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东亚小花蝽捕食1龄或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时,其捕食功能反应与HollingⅡ模型拟合度较好。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在20℃、25℃和28℃下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772 4、1.090 0、0.673 6,处理单头幼虫的时间为0.174 9、0.173 7、0.295 5 d,对2龄幼虫,在20℃、25℃和28℃下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794 5、1.153 8、0.392 2,处理单头幼虫的时间为0.218 9、0.805 6、0.696 0 d;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量表现出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上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同一温度下,东亚小花蝽对1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和寻找效应均高于2龄幼虫,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成反比;东亚小花蝽对3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日均捕食量为0;田间自然状态下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控制率为34.62%。  相似文献   
44.
DGAT基因包括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前者属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基因家族,后者属于单酰甘油酰基转移酶(MGAT)基因家族,分别编码微粒体酶DGAT1和DGAT2,这两种酶控制着甘油三酯的合成,均是定位于内质网的跨膜蛋白,其膜拓扑结构具有与其他蛋白质和细胞器相互作用的能力,影响脂肪代谢及脂类在组织中的沉积,参与调节动物机体的能量合成和分解代谢,影响心脏和肝脏中甘油三酯的代谢;同时DGAT基因的多态性影响着牛乳中脂肪的含量及泌乳量。因此,了解DGAT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对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DGAT基因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基础应用,如参与哺乳动物生产调控的脂肪沉积、乳脂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16年完成的勐海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结合近期卫星影像变化情况,运用"3S"、野外考察等技术方法对保护区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其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从5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发展对策,为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确定妊娠前期和中期云南半细毛羊的钙需要量,选用体况良好、年龄一致、体重(45.14±3.94) kg、配种日期一致的经产2胎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42%、0.45%、0.56%、0.65%和0.82%的试验饲粮。从妊娠第46天算起,试验期共7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在妊娠前期(妊娠第70~75天)和中期(妊娠第100~105天)分别从各组中选择5只羊进行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妊娠前期和中期云南半细毛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饲粮钙水平的升高,妊娠前期和中期云南半细毛羊进食钙和排泄钙显著增加(P0.05)。钙表观消化率在妊娠前期表现为0.82%组显著高于0.45%、0.56%组(P0.05),在妊娠中期表现为0.82%组显著高于0.42%、0.45%、0.56%组(P0.05),0.65%组显著高于0.42%、0.45%组(P0.05)。妊娠前期0.82%组沉积钙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65%组显著高于0.42%、0.45%、0.56%组(P0.05),妊娠中期0.82%组沉积钙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65%组显著高于0.42%、0.45%组(P0.05)。在钙沉积率方面,妊娠前期0.82%组显著高于0.45%和0.56%组(P0.05),妊娠中期0.8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各组(P0.05),0.65%组显著高于0.42%、0.45%组(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钙水平不影响妊娠前期和中期云南半细毛羊的生长性能,但显著影响钙的进食量、排泄量、沉积量、表观消化率及沉积率。妊娠前期和中期云南半细毛羊的钙维持需要量分别为0.108 7和0.131 0 g/(kg W0.75·d),钙总需要量分别为0.490、0.508 g/(kg W0.75·d)。  相似文献   
47.
自然保护地原则上按核心区和一般管控区实行分区管控。各类保护地巡护道路设计体系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文章对保护地内巡护道路的等级、平纵设计指标、横断面指标的确定需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指标和参数,以期对后续巡护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探明有利于减少水肥投入和降低养分残留的烤烟育苗方法,在烤烟育苗环节以常规水肥管理(CM)为对照,设置了控水节肥模式一(OM1)和控水节肥模式二(OM2)两种控水节肥育苗措施,考察了两个试验点不同控水节肥措施下的水肥利用、肥料残留和烟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CM)相比,控水节肥(OM)处理下烟株出苗率、茎高、全株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点一和试验点二氮、磷、钾养分残留量分别平均减少52.7%和58.9%、47.8%和60.2%、45.1%和61.5%;与控水节肥模式一(OM1)相比,控水节肥模式二(OM2)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点一和试验点二氮、磷、钾肥残留量分别减少48.6%和28.1%,42.9%和37.7%,36.3%和41.1%,烟苗茎围分别增加了1.8%和27.0%.控水节肥模式二(控制维持水层深度8 cm和初始氮素浓度50 mg/kg)能够在保障烟苗移栽素质的前提下,减少育苗氮肥投入47.7%,降低苗池水体氮、磷、钾养分残留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绿色高效育苗水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分布式网络中流媒体的实时传输问题,该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环境实时监视网络系统的通信效率、实时性和可靠性.考虑到农业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对流媒体数据传输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异构性.通过分析流媒体数据包和音视频帧的依赖关系,建立基于边缘节点的实时传输模型,在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节点计算的实时传输机制.并通过模拟带宽缓慢变化和不规则抖动两种网络环境在玉米大田中进行仿真和试验分析.对所提出的传输机制的迟延和丢包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认证.结果 表明:这种传输机制能够降低动态网络中流媒体数据的传输迟延和丢包现象,为农业环境监视提供了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50.
养殖家畜的冠状病毒,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其基因序列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可引起猪肠道感染并导致仔猪大量死亡,对动物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对美国猪群PEDV流行毒株表观流行率的数据挖掘作为先验信息,以2019年美国生猪入境中国西南陆路口岸的实验室抗体筛查为知识更新,利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估计美国猪群PEDV发生的真流行率分布。结果显示,PEDV在美国猪群中的真流行率分布中位值(median)为0.005 22(95% CI=0.000 424~0.022 5),95%的高置信上限(upper confident limit,UCL)的流行率分布为3%。后验分布流行率高度右偏的概率密度统计特性推断美国猪群PEDV真流行率最大可能分布主要集中在2.5%百分位数(P2.5%=0.000 2)与中位数(P50%=0.005 22)之间,但不同生猪畜群间PEDV真流行率分布值可能会存在有小概率溢出分布大于0.03(P≤2.5%)的可能。此外,在现阶段口岸筛查的试剂选择方面,建议口岸首先使用基于N蛋白的ELISA抗体作为初筛,然后以基于S1重组蛋白ELISA抗体筛查作为复筛,来提高口岸对来自美国生猪的α-冠状病毒入境我国的风险认知、管控和鉴别能力。以先验分布和口岸实验室检测结果优化为基础的贝叶斯统计推断监测技术,可以为在现有知识和认知基础上最大程度阻断来自异域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基于科学证据的风险决策技术支持,对口岸检验检疫、抽样监测和风险决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