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有效控制核桃炭疽病田间为害势头,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本文利用壳聚糖盐为载体,创制了溴氰菊酯原液为核心药剂的两种混配剂,经过室内抑菌实验和大田防治测定发现B1GA和XLCH对核桃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0.68%和54.77%。两种混配剂对果实生长均无负面影响,其中B1GA田间防效和稳定性优于XLCH。  相似文献   
42.
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及对水稻生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常规品种辽星1和杂交粳稻辽优5218进行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实地氮肥管理方式(SSNM),辽星1和辽优5218的农学氮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都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两个品种的AE分别达到了30.7kg/kgN和26.0kg/kgN,并超过了热带稻区的AE(15~25kg!kgN)。这两个品种的PFP分别为72.6kg/kgN和73.8kg/kgN,已接近日本的PFP水平(73kg/kgN)。SSNM明显降低了氮肥用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同时产量并未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减少了投入,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43.
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少兵 《作物学报》2016,42(3):313-319
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并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技术, 杂交水稻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杂交稻品种选育策略和种子生产与经营方式没有适应目前水稻生产的转型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这并不是杂交稻技术本身的问题, 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杂交稻仍然代表先进的水稻生产技术。如果我们尽快地调整杂交稻的育种目标, 培育出适合于轻简化和机械化水稻生产方式、综合抗性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稻米品质优良的杂交稻组合, 通过轻简化和机械化栽培技术降低杂交稻的种子生产成本和种子价格, 我国的杂交稻有望迅速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44.
早实核桃不同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9个早实核桃品种新梢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低温胁迫,测定各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核桃叶片各项指标的抗寒系数作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早实核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其强弱排序为:辽宁4号 > 强特勒 > 扎343 > 香玲 > 西林2号 > 西扶2号 > 西林3号 > 辽宁3号 > 鲁光。辽宁4号和强特勒抗寒性最强;扎343、香玲和西林2号抗寒性中等;西扶2号、西林3号、辽宁3号和鲁光抗寒性最弱。综合评价结果与低温胁迫后新梢形态特征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5.
不同药剂处理对金叶接骨木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叶接骨木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绿化树种,本文研究了ABT-2号生根粉、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试剂对金叶接骨木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1的IBA和NAA处理4 h条件下,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都在90%以上,生根类型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  相似文献   
46.
植物组织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可能与其氮效率密切相关。探讨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地上部NH3挥发特征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可为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本试验采用4个氮浓度进行盆栽液培,以扬稻6号、BG34-8、武育粳3号和珍汕97B等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水稻NH3挥发速率(ammonia volatilization rate, AVR)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的AVR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扬稻6号和武育粳3号在幼穗分化期最高,分别为11.0和10.4 mg N h-1 pot-1,而BG34-8和珍汕97B的AVR在孕穗期最高,分别为22.5和23.4 mg N h-1 pot-1;对相同的基因型,随培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植株的AVR增大,氮低效基因型珍汕97B和武育粳3号的增幅大于氮高效基因型扬稻6号和BG34-8;在培养液中氮浓度较高时(80 mg N L-1)植株地上部AVR与氮素积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r= -0.6768**、-0.6158*、-0.6667**、-0.8353**)。综上所述,水稻植株的AVR存在基因型差异,氮高效基因型的AVR较低;在高氮浓度液培条件下,较低的AVR可作为氮高效材料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47.
干旱胁迫对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2年生的努塌滨藜、三角滨藜、四翅滨藜、沙棘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木本滨藜植物通过维持较高的束缚水含量来增加保水能力,沙棘束缚水含量及保水能力远低于木本滨藜。2)干旱胁迫条件下努塌滨藜、三角滨藜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小,四翅滨藜在重度干旱条件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9.3%,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大;3种滨藜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膜透性没有明显升高,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完好,而沙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68%,严重干旱胁迫时增加24.34%,且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细胞膜受严重氧化,造成细胞透性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较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大37.38%和41.58%,细胞膜系统受到较为严重伤害。3)干旱胁迫对滨藜植物光合色素合成影响不明显,而沙棘在严重干旱条件下Chla降低了27.76%(P<0.05),Chlb降低44.18%(P<0.01),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4)根据Farquhar等提出的气孔限制值分析观点判断,除了中度干旱胁迫下三角滨藜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以外,其他Pn下降可能是气孔关闭造成。5)利用隶属函数对4种植物抗旱能力评价由高到...  相似文献   
48.
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晚季,以杂交稻为材料,设置6个氮肥处理,进行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纹枯病病情指数(ShBI)与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的ShBI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施氮量越高,纹枯病发生越严重的趋势.同一氮肥水平下,两个供试品种的ShBI也存在显著差异,汕优63的ShBI显著高于博优998.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孕穗期和抽穗期,ShBI都与单位面积茎数、单位面积的叶重、茎鞘重和地上部干重呈正相关趋势,而与茎粗及茎叶比呈负相关趋势,其中穗分化始期、孕穗期和抽穗期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同一生育期,ShBI与叶重的相关系数都高于ShBI与茎鞘重的相关系数,表明与茎鞘重相比,叶重与ShBI的关系更密切.ShBI与稻谷产量呈正相关趋势,其中博优998的相关系数3年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高产与防病存在一定矛盾.ShBI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而与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培育茎秆粗壮、茎叶比高的品种,采取栽培措施增加茎粗、提高茎叶比,适当控制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控病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9.
大扁杏嫁接部位形成层生化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扁杏嫁接部位形成层相关生化物质含量变化对其成活的影响,探讨杏树嫁接成活机理.在甘肃省泾川县,以2 a生实生山杏为砧木,以6 a生大扁杏(龙王帽)为接穗进行带木质部芽接试验.嫁接后每隔1 d环剥嫁接部位2 cm左右的形成层样品.以未嫁接的山杏相应部位形成层作对照.嫁接4 d后统计成活率,并测定了嫁接初期0~10 d形成层单宁、游离氨基酸、粗淀粉,IAA含量.结果表明,嫁接后嫁接苗形成层单宁含量一直保持高于对照,仅8月12日除外;嫁接苗游离氨基酸含量一直保持高于对照,并且二者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嫁接苗形成层粗淀粉含量一直保持高于对照,仅8月12日测定结果除外;嫁接苗形成层IAA含量在采样前期和后期均高于对照,采样中期低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嫁接后形成层高含量的游离氨基酸、粗淀粉有利于嫁接体的成活,前期和后期形成层高含量的IAA有利于嫁接体成活,高含量的单宁不会影响愈合.试验嫁接成活率为92.3%.  相似文献   
50.
不同施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目的】探索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施肥量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结果】无论在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在不同地点间的变化幅度低于相应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主要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产量升高,氮、磷、钾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单位稻谷所需养分量呈下降趋势。在产量最高的桂东点,其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肥水平(135~225 kg N&#8226;ha-1、29.7~49.5kg P&#8226;ha-1、112.1~186.8 kg K&#8226;ha-1)对超级杂交稻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影响不明显;随着产量的提高,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也可提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