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0篇
  免费   2034篇
  国内免费   1908篇
林业   6196篇
农学   2621篇
基础科学   348篇
  2705篇
综合类   16745篇
农作物   1820篇
水产渔业   2562篇
畜牧兽医   4803篇
园艺   2707篇
植物保护   1485篇
  2024年   275篇
  2023年   1171篇
  2022年   1358篇
  2021年   1344篇
  2020年   1404篇
  2019年   1601篇
  2018年   828篇
  2017年   1293篇
  2016年   1522篇
  2015年   1499篇
  2014年   1883篇
  2013年   1875篇
  2012年   2425篇
  2011年   2438篇
  2010年   2250篇
  2009年   2198篇
  2008年   2300篇
  2007年   1792篇
  2006年   1449篇
  2005年   1555篇
  2004年   1849篇
  2003年   1680篇
  2002年   1151篇
  2001年   953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437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 刈割是草原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植物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判别干扰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生态学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干扰下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了解刈割干扰下草原功能群与多样性变化过程和机制,为退化割草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时空刈割配置为试验平台,于2014—2018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即每年8月初),采用样方法对各个小区进行群落植被调查。分析一年一割(G1)、两年一割(G2)、漏割带10 m(G3)、漏割带5 m(G4)和对照(CK)处理下草甸草原群落功能群和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及刈割时间和不同刈割处理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不同刈割制度下均为优势物种,但是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呈现出羊草重要值逐渐降低,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等重要值增加的趋势;两年一割处理下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长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和草地早熟禾(Poa ratensis)等植物重要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一年一割和常年不刈割处理下草地植物禾本科和豆科植物重要值所占比例减少,以退化植物居多的菊科和莎草科植物所占比例增加,在漏割带为10 m处理草地的豆科植物增加;刈割处理5年后,不同刈割制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其中漏割带为10 m处理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增加明显。5个刈割处理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其中G3和G4处理草地的群落均匀度有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16%和5.8%,G1、G2和CK草地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其中G1下降最大(下降了1.8%),其次是CK(下降1.6%),G2草地下降最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分析表明经过5年不同刈割处理,漏割带10 m处理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植物功能群禾本科重要值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毛茛科和菊科重要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长期高频度刈割会导致草原退化,同样对草原长期不利用也会致使草原发生逆行演替;两年一割和漏割带为10 m的连年刈割均可以缓解群落中禾本科等优势植物比例下降,促进毛茛科植物比例增加;经过5年的不同刈割处理,漏割带为10 m的刈割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所提高,即对草原进行适度刈割干扰(两年一割和漏割带10 m)有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43.
对两种不同质地类型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质地的变化及相关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后35~40 d为软、脆两种甜瓜质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软肉型甜瓜‘NSL’细胞面积与间隙增大,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面积为脆肉型甜瓜的115.35%,软肉型甜瓜‘NSL’与脆肉型甜瓜‘XZM’质构参数差异显著,脆肉型甜瓜果实4种细胞壁酶活性总体低于软肉型甜瓜。花后35 d,软肉型甜瓜‘NSL’细胞壁扩展酶基因(CmEXP3、CmEXP5、CmEXP9)相对表达量为最大值,显著高于脆肉型甜瓜‘XZM’。  相似文献   
44.
45.
干旱是中国西北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干旱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红砂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和主要建群种之一,对多种环境胁迫尤其是干旱胁迫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因此,研究红砂对不同水分生境的响应及适应机理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不同水分条件自然生境中(小红山地区和长流水地区)的红砂叶片形态、表皮微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揭示红砂适应干旱胁迫的叶片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生境中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红砂叶片厚度增大,叶面积及气孔开度减小,角质层增厚,从而降低植物蒸散过程中体内水分的散失。表皮细胞面积减小,表皮细胞密度增大,细胞壁增厚,增加了表皮细胞弹性,有助于降低干旱胁迫下植物失水造成的机械损伤。与此同时,栅栏组织增厚,且细胞排列更加致密,海绵组织的厚度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因此,红砂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其对干旱具有极强的耐受性。研究揭示了荒漠植物红砂的叶片形态结构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响应,为理解荒漠植物对水分限制的响应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6.
金寨毛竹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析法制取毛竹纤维,观察并记录纤维长度和宽度,计算纤维长宽比,按照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以此对3~5年生金寨毛竹不同竹干高度、径向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金寨毛竹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1500μm,且随着竹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度上变异规律不明显;平均纤维长宽比均大于100,在竹干高度为5.5 m处达到最大值;灰分质量分数随竹龄的增加而减小,随竹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综纤维素质量分数随竹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竹干高度的增加趋于稳定;苯醇抽提物和纤维素质量分数随竹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综上可知,金寨毛竹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47.
通过全花观察、体视镜下解剖、显微鉴别等方法对穿心莲花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探究。结果发现,穿心莲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小花长度1.3~1.5 cm,全花附腺毛和微毛;花萼5片,披针形;唇形花冠,上唇瓣2瓣合生1浅裂,白色;下唇瓣3瓣合生2深裂,有深紫色斑纹;雄蕊2枚,花药连生,花丝有白色绒毛;雌蕊1枚,柱头伸至两花药之间,子房上位,2心皮,2室,中轴胎座;花粉粒长椭圆形或圆球形,表面具浅纹,有纵沟,3个萌发孔;穿心莲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和绒毡层组成;花粉小孢子有单核期、双核期与成熟期,单核期的小孢子又分为单核居中期与单核靠边期。上述鉴别特征可用于穿心莲的鉴别,也可为穿心莲繁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
秧草营养丰富,利用价值高,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种植户的重视。简要介绍了秧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利用价值,并从秧草种子挑选及处理、选地及整地、播种期和种植方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留种等方面阐述了秧草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9.
《现代园艺》2019,(23):179-180
南华山是海原县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水源涵养人工造林区,具有内蒙古草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典型山地草原森林生态系统,是宁夏中南部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南华山现有落叶松林533.3hm2,2000年发现落叶松红腹叶蜂,2002年部分林区成灾,2004年落叶松林区全部受害,严重威胁了南华山林区生态环境安全。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落叶松叶峰的发生、为害症状、生物学习性,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旨在分析转录因子DREB2A基因在不同水稻种质中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水稻耐渗透胁迫遗传改良提供分子工具。利用单倍型分析、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对85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中DREB2A基因的功能性核苷酸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5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12个位于编码区,43个位于非编码区;鉴定出12个DREB2A等位基因型,其中来自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的3个等位基因型表现大片段变异;根据DREB2A基因的序列变异鉴定出39个单倍型,其中33个为新单倍型;将所有单倍型分为三组(Group I、II和III),其中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中的10个单倍型单独分为一组(Group III);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均表明Group III与其他两组具有较大差异。对85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中DREB2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中的DREB2A等位基因在序列变异、系统进化关系和密码子偏好性方面均明显不同于其他种质材料中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