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9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227篇
  279篇
综合类   2004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1154篇
园艺   29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41.
应对长期粮食安全的挑战,转基因生物技术是把"双刃剑"。本文以美国产业化20多年的转基因玉米为例,综述了其环境及经济方面的效益和潜在风险,并运用趋势剔除模型对1988—2019年的美国玉米单产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生态方面,主要有农药使用量减少带来的效益及靶标害虫抗性、杂草抗性、次要害虫爆发和基因漂移等潜在风险;在经济方面,美国玉米单产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率均有所下降,稳定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存在直接损失、市场交易、出口贸易等风险。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形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风险的长期准备。  相似文献   
42.
43.
为了解栝楼雌雄株的差异,从植株形态、生理、性别相关多态性标记等方面对雌、雄栝楼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其他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雌雄栝楼的性别鉴定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伴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养猪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规模化猪场的污染及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以北方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热解成生物炭施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生产相比,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提高了水稻生育中期的叶、茎含氮量,但同时降低了后期穗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率、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下降5.28%、11.65%和16.19%,使产量有降低趋势;少量秸秆生物炭施入有助于提高生育中后期叶、茎含氮量并促进穗氮素累积量增加,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02%和7.71%,有增加产量的潜力;大量秸秆生物炭施入降低了叶、茎和穗含氮量,氮素回收率负向效应强度高达34.31%,但氮素生理利用率增加45.62%,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大量秸秆生物炭施入对水稻氮素吸收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不利于产量的提升,少量秸秆生物炭施入则能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46.
传统的畜禽饲喂方式易产生畜禽营养不均、饲料浪费等问题,且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节省饲料和人工成本、促进畜禽营养均衡、保障畜产品品质及安全等为显著优势的精准饲喂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研发应用。该文阐述了畜禽精准饲喂中饲养信息获取、饲料精准配方及智能饲喂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与核密度分析,评价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现状,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镶嵌体的概念,通过分析镶嵌体内部的重叠板块占比情况,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较于传统重叠率分析方法,为分析一个区域内多层重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多元重叠率计算方法。  结果  (1)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最邻近比率为0.904,表明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属聚集型分布;(2)结合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辽宁省自然保护地主要形成4个聚集区域;(3)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情况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50.43%,重叠面积占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8.63%。重叠情况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之间,数量共107处,面积达134 421.1 hm2;(4)辽宁省存在重叠的斑块中两层重叠82处、三层重叠13处、四层重叠1处;(5)辽宁省可划分为36个自然保护地镶嵌体,其中内部重叠率高于5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8处,最高为81.34%;低于1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6个,最低为1.82%。  结论  将重叠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时,镶嵌体重叠率过高代表保护服务功能与划定保护范围过剩,整合时对于这种情况所涉及的保护地建议以合并为主。下一步对于计划新建自然保护地应将现有保护服务力度较低或中等区域进行补充完善,将如辽东半岛阔叶落叶林与湿地区南部的沿海陆域利用起来。在解决重叠与地质遗迹等情况后确保保护等级不下降,保证保护力度与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48.
中国竹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竹资源丰富,竹业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竹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乡村地区竹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当前,中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竹资源丰富地区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战场,竹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文章分析了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乡村地区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竹产业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5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也在不断进,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农村经济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农村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基于此,首先总结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提相关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