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7篇
  71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为分析山东省桃生产成本的构成变化趋势及经济效益,2011—2014连续4年对山东省桃主产县市盛果期桃园生产成本与效益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劳动成本已超过物资成本,占桃果生产总成本的53%;土地租赁成本、人工成本所占比例上升最快,成为制约果农增收的关键因素;桃果产量及价格稳中有升,果农总收益、纯收益逐步提高。最后提出了宽行密植种植模式、提高桃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多样化销售渠道等桃园节本增效的技术措施,为山东省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已经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杂交水稻制种方面,泰宁县下渠乡近年来借助机械化的培育,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该文对下渠乡杂交水稻制种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同时介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现状,以实现杂交水稻经济效益更大化,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帮助,同时也对未来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带来更加完善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3.
耕作管理对潮土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累积的长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淮海平原潮土区耕作管理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累积的长期效应,为提升潮土地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方法】采集河南省封丘县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连续8年保护性耕作的不同处理原状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和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结果】与常规翻耕处理相比,长期免耕和间歇性翻耕使0-10 cm土层粗大团聚体和10-20 cm土层细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分别提高了63.4%和28.1%。秸秆还田主要提高了0-20 cm土层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平均提高率为3.0%。降低翻耕频率或秸秆还田处理,使不同土层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前者使0-10 cm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值分别增加了11.9%-31.6%和4.1%-13.7%;后者使0-20 cm MWD和GMD值分别增加了3.5%和4.5%,翻耕频率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在0-1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随翻耕频率的降低而提高,而秸秆还田对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可以深入0-20 cm土层。耕作方式耦合秸秆还田处理对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显著大于降低翻耕频率或秸秆还田处理。潮土有机碳积累的主要贡献来源于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通过降低翻耕频率,可以提高0-10 cm土层粗大团聚体和10-20 cm土层细大团聚体对潮土有机碳积累的相对贡献,提高率分别达49.2%和29.1%。【结论】长期免耕和间歇性翻耕结合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潮土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其稳定性,通过提高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贡献,可以增加潮土碳累积量。  相似文献   
44.
分析海南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提出热科院的发展战略中应当包括休闲农业的研究、设计、示范和推广,通过对休闲农业的研究提升自身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推动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45.
“新岛红”(暂用名)桃,系从新泰汶南镇国家庄新川中岛桃园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实生变异植株,经多年高接鉴定和果园栽培,表现遗传性状稳定,早实丰产性强,果肉脆硬、不溶质,品质优良,极耐贮运。果实平均单果重208.4g,最大单果重290g;果皮着色全面艳红,果肉乳白色、不溶质,风味甘甜,香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13.0%-15.0%,最高17.0%,果肉硬度4.63×10^5Pa,成熟期8月中旬。  相似文献   
46.
对大连瓦房店地区10 a树龄红富士苹果树进行不同的钙、镁肥的施肥处理,在喷与不喷硫酸镁溶液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硝酸钙土施和喷施以及氨基酸钙喷施,探讨苹果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含量及苹果"苦痘病"病果率状况。结果表明:钙的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钙镁组合处理对苹果树各器官营养元素以及病果率影响差异很大。单独施钙和钙镁配合施用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叶片中N、P、K、Ca、Mg的含量,而单施镁会降低营养枝叶片中Ca含量。Ca、Mg单施和配施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P含量;Ca对苹果果实N吸收累积具有抑制作用;而Mg则有促进作用。与CK比较,单施Mg处理使得病果率提高了9.5%;单施Ca处理较Ca、Mg配施防病效果更明显。各施钙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苹果"苦痘病"发病率;不施Ca、Mg处理病果率为4.2%,喷施氨基酸钙、硝酸钙和土施硝酸钙处理病果率分别为0.9%、1.4%、1.2%,病果率依次降低了79%、67%、71%;在施钙的基础上加施硫酸镁后病果率分别为1.9%、2.4%、2.2%,病果率依次降低55%4、3%、48%。钙肥处理以氨基酸钙肥喷施效果最好,而镁肥会加重苹果"苦痘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7.
‘魁金’杏是以‘二花槽’为母本,‘红荷包’为父本育成的早熟优良杏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9.1g;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洁美观;果肉黄色,肉质细,汁液中多,风味酸甜可口,有香气;果实硬度4.28kg·cm-2,可溶性固形物13.2%,总糖10.9%,可滴定酸0.93%。具有早熟、大果、优质、高产、多抗、自花结实及早果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8.
晚秋叶面喷肥对设施杏发育前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秋叶面喷肥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充足的营养供给是保证果实细胞分裂的重要条件,也为果个增大奠定了基础。晚秋叶面施氮肥影响了设施杏树花前枝条内的激素含量变化,ABA和GA在杏树的解除休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5%尿素对枝条内激素的影响更有利于解除休眠和芽的生长发育。不同的尿素浓度都影响了树体枝条内花前激素的含量,显著增加了前期的新稍生长量,对果实的纵横径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左右的尿素浓度更适宜于在设施内杏树晚秋追肥中应用。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朔州市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采取典型小区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复垦21、22 a的4种混交林复垦模式(刺槐+油松、刺槐+榆树+臭椿、刺槐+柠条+沙棘、沙棘+榆树)、2种纯林复垦模式(刺槐纯林、沙棘纯林)以及复垦耕地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率(WSAR)、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破坏率(PAD),并通过和原地貌及未复垦地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来研究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多年复垦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在团聚体DR0.25(0.25 mm团聚体质量)、WSAR、MWD和GMD值上呈现出4种混交林复垦模式2种纯林复垦模式未复垦林地,以及林地内排耕地的总体趋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PAD值呈现出相反的排序。上述复垦模式中,刺槐+油松复垦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最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中,DR0.25、WSAR、MWD与GMD之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AD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及土壤重构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0.
山东省设施果树栽培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山东省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猛,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质量有了全面提高。与此同时,有关果树设施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也进一步广泛深入,成为全省果品产业发展的一个科技支柱,设施果树栽培成为果树栽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设施果树生产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山东省果树设施栽培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