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BmNPVT3株中p10基因侧翼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埃及株(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nus strain Egyptian,BmNPV Eg)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p10基因(GenBank登录号:AF533970)。扩增片段全长为877bp。含有1个213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0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量为7.5kD。序列分析表明:与苜蓿银纹夜蛾(Autographa califoraica)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p10基因及张耀洲得到的BmNPVp10基因相比,BmNPV埃及株及BmNPVT3株的p10基因由于在ORF的第209nt后缺失了1个dATP,从而导致他们的编码区减少了24个氨基酸残基。与BmNPVT3p10相比,BmNPVEgp10又缺失了终止密码子TAA后66~67nt的1个10bp的序列,其中包括poly(A)信号序列。  相似文献   
42.
信息化是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针对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现状,本研究在深入实地考察和调研下属各研究所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基础上行,召集院内外专家、信息化支撑部门人员、各单位信息化主管领导进行讨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并据此设计问卷。在获取各研究所评估问卷各项数据之后,通过专家打分和自动计算两种方式进行评分,并根据结果对各研究所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不断总结信息化建设经验,推进全院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43.
为给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决策者提供一个科学、便捷的软件工具,研究立足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过程,构建了适合农业科研机构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模型,并研发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分析平台。然后利用该平台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科研机构划分为科技创新型、科学创新型、技术创新型、经营主导型、基础实力型、相对劣势型,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4.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重大问题,而我国是全球遭遇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高发、频发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能力,解析近年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舆情发展、传播路径与特征,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开展防控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该文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采用主题抽取、热点话题识别、情感倾向分析、舆情演化分析等技术,重点梳理自2000年以来的重要网络外来生物入侵舆情事件,归纳总结舆情演变过程,分析提炼舆情特征规律;并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网络舆情的发展大致分为萌芽阶段、发酵阶段和爆发阶段3个阶段,综合分析舆情特征,发现当前网民对外来入侵生物的态度趋于理性,参与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意愿高涨;媒体报道调性以正向为主,舆论引导力提升;监察部门积极发挥监察职能,通过公益诉讼参与外来入侵生物治理,整体舆论形势向好,已经构建了政府-媒体-公众多元治理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4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把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放在国家战略高度,协同创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行之有效的路径。从构建农业农村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的政策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深度剖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农业科研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原创算法模型、数据应用创新和数据安全防护等瓶颈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数据”+“算法”+“算力”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了服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农村科研协同创新平台,简化并加速人工智能(AI)模型和数据的迭代和流动,实现大规模异构计算资源调度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和友好的开发支撑环境。该平台致力于协助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将数据、模型、算法和算力等资源深度整合,打造即开即用的交互式云端开发环境,应用到教学、科学研究、科学数据集和算法研究等多个场景,形成人工智能融合多学科的生态闭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