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介绍了澳洲杉的引种状况及生物学特性,从繁殖、盆景苗栽培管理、绿化苗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澳洲杉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澳洲杉的引种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亲本穗部性状差异较大的3个杂交组合,大头稻/呆长青(组合Ⅰ)、老来红/盐粳2号(组合Ⅱ)和呆长青/上海青(组合Ⅲ)的后裔世代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离分析,得到了这些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组合Ⅰ每穗总粒数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主基因+加性 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而组合Ⅱ、Ⅲ为一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组合Ⅱ、Ⅲ的单株有效穗数受一对主基因控制,组合Ⅰ则受两对主基因控制;组合Ⅰ、Ⅱ千粒重的遗传模型为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组合Ⅲ为一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每穗实粒数为两对主基因遗传模型。选用P1、P2、F1、B1、B2、F2六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相比于单个分离世代的分析方法,增加了试验的精确度,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可鉴别多基因的存在。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性状、不同组合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43.
油茶树赋     
正莽莽青山,那油茶树根深叶茂,蔚然成林,终年常青,是四季里永不衰败的风景。油茶树的干淡褐色,质地坚韧。小时候,常拾其枯枝作柴火,火力猛而持久。油茶树的叶革质,表面像搽了油,绿而发亮;形如椭圆,或卵状椭圆,边缘有细锯齿。小时候,用笊筢捞回落叶熏腊肉,烟雾大,火力持久,熏出来的腊肉,味美而香。  相似文献   
44.
45.
朱德富  唐海荣 《现代园艺》2019,(17):146-147
沙糖桔目前在我国柑桔销售市场中非常受欢迎,有效带动镇隆镇的经济发展。围绕沙糖桔病虫害展开讨论,对其病虫害的种类进行划分,并总结发生病虫害的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6.
47.
森林分类经营作为我国林业改革的关键一环,要走的路还很长,在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类经营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提出森林分类经营实施的关键问题是统筹安排,分门别类。对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概括和总结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形成和评价,归纳了富营养化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最后阐述了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49.
研究脑炎原虫病兔外周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采集20只病兔和12只对照兔的淋巴结、脾脏和圆小囊,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病理切片的HE染色、吉姆萨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病兔淋巴结内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生发中心明显,髓索增粗,副皮质区增宽。脾脏的脾小结增多,变大,具有明显的生发中心,边缘区明显增宽,动脉周围淋巴鞘明显变大,聚集大量淋巴细胞。圆小囊的淋巴小结增大,数量增多,生发中心明显,淋巴小结周围弥散大量淋巴细胞。通过α-ANAE和sABC染色,在淋巴结、脾脏和圆小囊中均可检出大量T细胞、巨噬细胞和IgG阳性细胞。据此认为患脑炎原虫病时,病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增强,但以细胞免疫反应更强。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ZZ2004株引起鸡生长缓慢的发病机理,本实验将100只7日龄SPF雏鸡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经口服病毒进行感染,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超微病变观察进行研究.病理解剖学检查表明,实验组鸡各肠段有不同程度卡他性出血性炎性变化.病理组织学显示,小肠绒毛变短,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炎性细胞增多.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肠绒毛的游离端常断裂,固有层裸露,在肠上皮细胞之间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开口,并见大块状的分泌物渗出.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残存的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严重破坏;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滑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呈囊状或泡状,在内质网中出现大量病毒颗粒;核周隙扩张,在核质中能够检出成熟的病毒颗粒.本研究结果表明:IBV ZZ2004株可以在肠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肠的吸收上皮和肠绒毛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感染鸡代谢障碍,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